洪劬颉:语文教育的困惑与追求

文 / 徐伯钧 责编 / 未知 2011-11-28 点击 7892

语文教育的困惑与追求

在第四届长三角语文论坛上的发言

洪劬颉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但我只是江苏的一个代表,并不能代表江苏。我是第一次参加我们长三角语文论坛,我用三句话表达我参加盛会的感受:一是见到了很多的老朋友,认识了更多的新朋友,尤其是见到了我从大学就开始读他的文章,一直想见却无缘见到的南帆先生;二是听到了我一直想听到的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话语,这些话语必将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三是经历了一场语文教学的盛宴,是智慧碰撞的盛宴,是教学策略展示的盛宴。

       我从南帆先生碎片式的思考领悟到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深度,从金建人先生的宏大叙述中感受到学术体系的妙处,从耿老师、郑老师和曹勇军先生的课堂之中,领略到名师教学的智慧与精彩。这让我想起了三句话、三个场景。

       第一个是场景是《荷花淀》中五个青年妇女要去探看丈夫的对话,后探看完丈夫、经历了一场战争之后的一段对话。这两段对话刚好可以用来解释听课者和上课者之间的关系。公开课不仅仅是给学生上的,也是给听课教师上的。由于听课教师的加入,令我们常态的课堂发生了变化,增添了许多的元素。传播教学理念是公开课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我从这次论坛中充分感受到皖派的厚重、海派的轻巧、浙派的灵动和苏派的活实和谐。从听课者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首先是一个旁观者,有点看热闹的味道。但,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他可能还是一个深度的融入者。我在听课时,特别喜欢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不断的想要说话,不断地参与进去。只有学生深度融入课堂,融入到课堂讨论的问题之中,我们的课堂才能叫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就如《荷花淀》之中五个青年妇女只有经历了一场活生生的生与死考验的战争之后,他们才发现了“课堂的现场感”,才能对自己的觉悟、行为以及未来打算产生新的部署和安排。

      第二是想起了一句话,洪宗礼老师引用吕叔湘先生于1982年一次会上说到:“想,是一个总开关。”曹勇军老师说:“语文课要上得老实一点,朴实一点,结实一点。”我的理解是,要有老实的态度,课堂呈现出来的是朴实的,但是,过程和结果是结实的。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百年,课改八次,但是,如大会主题所说的: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还在讨论语文究竟教什么的问题,连“教什么”都没有确定,那不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出了大问题啊?其他学科看我们不是要看笑话啊?但是,我们语文教学面临的窘境就在此:名词不断,概念纷争,性别不明,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语文的性质。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我们完全可以不去理睬这些东西,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现代语文百年发展下来,有四个字是经验,是有效的东西。这四个字就是:“听说读写”。你看看,我们的课堂上现在还有么?我们扪心自问,我的课堂上还有听、说、读、写么?但是,吕叔湘先生、洪宗礼先生说,在这四个字之上还有一个字是“想”,“想”是思维,是一个总开关。没有这个“想”、没有这个“思维活动”,我们的语文课就是白“干”。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无法测量的,任何关于语文测量的几乎都会被证明是瞎子点灯。但是,我们用“有效”来评估我们的教学,有人问我什么才是“有效教学”,我说正面讲,我还真讲不好,不会讲,但是我们不妨反过来看,看“无效教学”,我用三句话来说:“学生学不会,无效;学生不会学,无效;学生不想学,无效。”但是,我们又往往混淆了“学”与“考”的关系,把教学变成了现实的功利的“教考”,把我们的学习变成了功利的“学习如何去应试”。都是没有把听说读写思这五个字很好的处理。

      第三是话是曹勇军老师说的一句话,“下课铃响,语文课才真正开始。”《语文学习》封面上有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怎样相等?我用三句话来说:一是语文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的课堂生活,还有校园生活,还有日常生活。要使我们的课堂生活成为学生校园生活、更要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成为一部分不是生硬的,而是有机的融入的,它本身就是校园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三是这个“一部分”应该比校园生活、日常生活要高,是因为课堂生活是在教师的直接引导下,在“校园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校园生活”是在语文老师和其他老师的间接引导、综合引导下呈现的,而“日常生活”则几乎是学生作为一个人,完全自主的,完全独立的体现出来的。这也就是古语所讲的“慎独”,也就是什么叫“习惯”,就是把在学校里培养的习惯带到家庭里,带到社会上来。所以,曹勇军老师说:“下课铃响,语文课才真正开始。”我的理解是,不要指望一节课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那是妄想;不要指望一节课就会掌握方法,那是空想。必须要用课程的眼光,在课程视野中重新认识和定位我们每天走过的一节一节的“语文课”。什么叫课程?我只用一句大白话说:课程就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全部总和。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要超越课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超越语言,以语言入手,用文学教育的方式来实现文化教育。什么叫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最终的目的是要“立人”,使人站立起来。

       前面主要是谈了学语文,但是我们都是在做的工作是“教语文”,在十多年教语文的课程中,我常常困惑,主要有三大困惑,今天来的都是专家、学者、名师,我把我的困惑说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个困惑是:我们学语文究竟是为了干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这个困惑限制了我们如何“教语文”。我的探索是:是为了“表达”。用三句话来表达这一点。第一句话是,不管是口头表达重于书面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重于口头表达,最重要的是两者背后的“思维表达”,你想什么,决定了你说什么、写什么;你怎么想,决定了你怎么说和怎么写;第二话是,怎么培养表达呢?围绕一个问题或者话题或者概念,你要能流畅地、有层次的、有自己想法的表达3分钟,也要能表达30分钟,3分钟大概就是一篇800字的作文,说成3个小时,那肯定是这一领域的专家,要能够把3分钟的话扩展成30分钟,更重要的是,要能把30分钟的话压缩成3分钟之内完成;第三句话,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不管你说什么、怎么说,写什么、怎么写,最关键的是,要你的听众、你的读者能够愿意听、乐意听、听了还想听。所以,听说读写思,应该要坚持。只有坚持了这五个字,才真正把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第二个困惑是: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什么样的语文老师,肯定有很多维度,我们单从我们做一个学生眼中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来看,学生喜欢的,学生欢迎的,学生敬重的,学生害怕的,学生恋慕的……等等,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很多话题我就不展开说,我就举我们听到的两节课说。一个是《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从文本上来看,这么喜欢的一个老师,但是,50年都不去看,都不去关心。这个徐老师太失败了。50年之后,你能相信梁实秋写的文字么?就是我们听了昨天的课,你还能记得上课老师和学生对话过程中的几句话呢?更何况50年都过去了,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写了这样的一个十分感谢十分敬爱的老师,你相信吗?这涉及到文本角度的角度和深度。这个问题在郑老师《老王》这节课中一开始就提出来了,郑老师说重读这篇文章,随着我们的人生成长,有很多体验变了,我们的想法也变了,你现在重读这篇文章: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第一个孩子说的很好,他说:杨绛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杨绛这篇文章究竟是写给谁看的?这个孩子提的问题真好。郑老师也是要集中探讨这个问题的,但是他绕回去了,真正学生开始有一点感觉了,时间又不够了。其实从一开始就这么让学生不断发现,不断表达,可能所有的预设目标都可以实现,学生的出来的结论可能也是颠覆性的;可能要颠覆文章的“我”的形象。其实,颠覆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去看一看季羡林的亲生儿子季承先生写的《我的父亲季羡林》,就可窥一斑。你看过之后,对一个自己的妻子不爱、对自己的情人不爱、对自己的孩子不爱的人,教别人去爱别人,教别人对怎么样怎么样,不管他的学问有多大,但是,你能相信他的话吗?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你选择了一个什么,就决定了你的教学之路怎么走,就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就决定了你的教学起点是什么,就决定了你文本解读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在流行的文本解读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以考定教,一是以学定教,一是以学论教。我对此都有一点困惑,我们都曾经读过书,不一定是读书人,但都是读过书的人,读书的人,你读书是不是都是按照老师教给你的一套话语体系在读的么?你老师教给你的那一套对你的人生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你教给学生的东西都是自己不相信的,都是自己怀疑的,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去教给学生,难道继续令学生相信么?我想文本解读需要换一种思路,在以学定教的基础上,多一个“以读定教”,你把你的读书的感悟拿出来跟学生分享,把你的质疑拿出来与学生分享,把你读书的过程拿出来与学生分享,你教给学生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相信,你为什么还要交给学生?

        第三个困惑是,语文教学之路应该朝哪里走?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已经发生的变化,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认识到了么?前天,中国移动用户第1亿个用户在北京产生,1984年,中国移动公司成立,用户发展到100万个,用了10年时间,而从1000万到1个亿,只用了4.5年时间,还有其他很多的通信运营商呢?互联网、微博、平板电脑、电子书、电子白板、电子教室……我们已经进入了“云计算”时代,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没有与时俱进呢?有没有把握和反映这个时代发展的程度?信息传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对我们为未来而学习的学习方式带来变化,那么我们的教学方式有没有发生变化呢?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要往哪里走?这大概是时代教给我们的最大的问题!

       谢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