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考系列讲座之 ——《数学考试“挖”分策略 》
3月4日下午,我校有幸邀请到命题专家、南京市数学教研员龙艳文老师,为高三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高考数学讲座——《数学考试“挖”分策略》。
讲座围绕两部分展开——“会做不丢分”与“不会做多得分”。在“会做不丢分”部分,龙老师分别从“解题表达”与“解题习惯”两部分为同学们讲解高考评分细则,结合历年高考真题与评分标准,详细剖析了各个逻辑段之间的关联性和必要性。在这种与题相结合的具体分析下,不少同学恍然大悟,对自己曾经扣了分却不清楚为什么扣分的地方有了进一步理解,并牢记老师给出的四个字“慢、准、清、查”,即“审题要慢”,“计算要准”,“表达要清”,“做完要查”。
接着,龙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将“不会做多得分”的秘诀比喻为降龙十八掌中的“降龙五掌”。由“翻译”到“循着”到“特殊”再到“分解”,最后“走为上计”。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得分能力,做好错题反思,逐条归纳解题思路,追求简洁思考题目。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就能挖到不会做的题目的分数。
幽默的语言不时引得同学们大笑,让整场讲座的气氛轻松愉悦。同学们听完这堂生动有趣的数学策略课后,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多“挖分”,稳步提升!
在老师离开时,同学们高呼不过瘾,还想再让老师说上一会。非常感谢龙老师在这次讲座中给同学们带来的学习技巧,也祝愿高三所有同学能在即将到来的二模考试和最后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非常有收获:
高三(6)班裴亦洪:今天很荣幸听这次数学讲座,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考试及学习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老师通过幽默的语言以及简单易懂的总结。以高考为例,让我们对数学考试和考试得分有了新的更深入的理解,让死板的评分细则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体会到了数学的温度,这次讲座从会做与不会做两个角度介绍了得分技巧,让处于数学迷茫中的我获得了新的学习方向,为我接下来的考试注入了信心。
高三(14)班纪陈晨:首先,我们要做到“会做不丢分”,严格规范的解题表达是关键,阅卷老师不认笔误,答题过程不能少,不能错,不能多,更不可缺少的,是严格规范的解题习惯,审题需“启动慢”,而在大家都会的计算则需准确,准确到让每一张草稿规范整齐。当然,答题不能糊弄老师,清楚表达是必备要求,在紧张的考试进程中,我们总是忽略了检查,检查不应是像初中那样全部完成后再检查,而应当做一题查一题。1-10题变着法子查,11-13题全面查草稿上的每一步,15-16题查试卷上每个数字和字母,17-20题查能得分的片段。
其次,我们要做到“不会做多挖分”。一方面要学会“无耻”得分,要练“降龙五掌”,从“翻译”已知条件,到“循着”问题常见方向解题,再到“特殊”情况入手,“分解”题目要素,一步步深入,得到每个分数段的分数。若最后问题难度过大,则“走为上计”果断放弃,集中精力解决下一道题。总之,数学正是一门这样的学科,即使你不全会,也能变相的拿到部分分数。时下热门的套路说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多思考一点,多一层“套路”,多那么“一环”,那么微弱的优势会累积下来,最终是你站得更高,在与同级对手的战斗中获胜。
高三(9)班成沁蓉:听了今天的讲座,我豁然开朗,原来数学也是有“套路”可循的。规范表达和良好的解题习惯是考好数学的前提。逻辑段清不清楚?直接条件写明白了吗?认真慢读题了吗?这都应该是在下面的数学学习阶段应当思考的问题。此外,怎样在不太会完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况下多得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图文与简单有趣的语言进一步揭示了考场数学的应对技巧。在老师分享的五招背后,都蕴含着数学思维的乐趣。最后,老师还指出了得分能力提升的几项有效方法。错题反思与归纳讨论缺一不可,将每一环节认真完成,才能更高效学习数学。有了正确的方法指导,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更应将其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在高考数学面前,做到“笑傲江湖”,“吟啸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