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中种下文明之花,做一个文明的十三中人

文 / 未知 责编 / 未知 2019-03-11 点击 6022

做一个文明的十三中人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自律部的薛皓宸,我是自律部的黄嘉跃。我们俩来自高一(12)班。今天,我们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的十三中人。

    今年2月17日屠校长向全校师生提出“十三中要培养有情怀、有境界、有格局的人,堂堂正正;十三中要培养有担当、有本事、有作为的人,兢兢业业;十三中要培养有理性、有诗性、有血性的人,坦坦荡荡。”作为一名十三中人,要做到懂得十三中精神,这其中很重要的精神是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什么?它既可以指一个社会具有较高的发展程度,也可以指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行与文化素养。而一个文明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尚品行的人来组成。它也许只是随手捡起一片地上的纸片,是在洗完手后不将水甩在地上,是在食堂排队时不加塞,是向每个遇到的老师问好,是在晚自习时安静地学习,在请教完老师以后道一声谢谢。文明也许是身边的小事,但践行它则需要我们心怀他人。

    单单只说这些,同学们也许感受不深。我们见过值日的同学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将教室再打扫一遍,保洁阿姨一遍遍拖着满是水渍的地板,答疑老师在教室里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题目,而打扫卫生、在水池中用水,一声谢谢,则是我们十三中人应当养成的文明习惯,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文明是追求梦想时不懈的努力,文明是餐桌旁的粒粒皆辛苦,文明是捡起垃圾时的美丽弯腰,文明是面对红灯时的优雅停步,文明是一方有难时慷慨的伸手,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闲暇之余静静的阅读,文明是唇齿间蹦出的“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既然文明礼仪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其实,说到底,很简单,就是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心态,认真做好每一件看似最不起眼的小事。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礼节虽小,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与人的心走得更近。

    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它却是最珍贵的事情。在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中,深受种族歧视之苦的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将公路上丢弃的可乐瓶捡起,在被拒绝使用白人的试衣间后,仍能与店主握手,那时的他比任何一个贵族交际家更显高贵和优雅。是的,文明是高贵的象征,它能驱散一切不平等、歧视、不和谐的阴霾,它让你比任何时候更有尊严地生活。

    我们倡议全体同学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文明不再只是语言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践行文明,共建一个和谐、美丽、团结的十三中,让文明在十三中蔚然成风。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剧照



搜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