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京中语论坛:听夏雪梅博士谈语文项目化学习
2019年3月28日下午,“2019南京中语论坛”在南京十三中新青年教育剧场举行。此次论坛由南京十三中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曹勇军高中语文工作室主办。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南京市各区的中小学老师,以及安徽省马鞍山市郭惠宇名师团队的老师们。本次论坛特邀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博士,为大家带来题为《素养视角下的语文项目化学习》的专题讲座,以提升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认识与理解。
夏雪梅博士,副研究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台湾师范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零起点”政策背景下指向终身发展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培育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观察、学习设计。先后主持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哲社课题等课题20余项。著有《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跨学科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带领项目组共同合著《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项目获得2018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项目化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是当前全球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夏雪梅博士在讲座中分享了上海市在“项目化学习”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讲座开始,夏老师提到了项目化学习和南京的渊源。100年前,中国教育家俞子夷在江苏第一师范附小进行了以“联络教材教法实验”和“设计教学法实验”(Project Method) 为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夏老师辨析了二者的区别。
接下来,夏老师分享了她在美国课堂的观察,她以美国一年级母语的项目化学习为例,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几个环节:确定主题、寻找资源、思维可视化、创建项目等。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核心知识和探究能力展开。通过“尾巴的奥秘”、“动物的栖息地”、“校园小导游”等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夏老师指出,好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一定是双线并进,融合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具体到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夏老师认为应主要围绕“学习语言”和“用语言学习”两方面来做总体规划。“学习语言”需要关注“阅读和写作的核心能力策略”;“用语言学习”则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即“跨学科阅读与写作与学科间的大概念”。
交流环节,现场的不少老师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夏老师进行了探讨。最后,论坛主持人曹勇军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是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方向,夏老师的报告无疑给我们的课程开发、教学研究以很大的启示。或许我们改变一下思维模式,我们正在做的综合实践活动便可以成为项目化学习的有效载体,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实践中寻找到活动聚焦的核心概念,以及活动是否能真正驱动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些可迁移的高阶思维能力,这才是我们课程研究的真正目标。
两小时的讲座,内容精彩纷呈、观点新颖前沿,夏老师知性温婉、娓娓道来,令人感觉如沐春风。聆听过程中,老师们带着问题观看、思考、讨论、交流。整个论坛活动紧张而又充实,到场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