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2018年自然状态互联网学习者发展水平指数 |
|
对于“互联网学习者常用设备”的调查情况 |
4月9日,《2018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发布会在青岛举行(下称“白皮书”)。白皮书项目起步于2014年,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和百度教育联手推出,以呈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推进以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实践。截至2018年,该项目已成为有全国15所高校支持、150多位专家参与的高水准、专业化研究项目,使得白皮书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域高水平的行业研究报告。
截至2018年底,白皮书项目已经运行了5年,其目的在于揭示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服务学习发展的终极意义,以期全面、系统、深刻地反映当下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秉承自身历史价值的使命,整体呈现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状态,以全域视野理解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生态,包括各个教育领城发展态势、发展案例和发展问题,以及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规模、结构和生态。
发展重点
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
《2018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时代发展,推动体制内外协同视角下教育系统重构及教育信息化服务系统重塑。人工智能技术及其适应性、个性化教育系统快速发展,正加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系统生成,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实践正日益蓬勃。为使得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能更好地承载上述时代价值与历史使命,白皮书做了如下研究:
面向教育领域的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指数建构研究。2018年,白皮书项目研究团队努力将EDM模型(构成要素包括互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和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三个维度)应用、验证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学段领域,同时,进一步优化EDM模型在自然状态的互联网学习、基础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学习、教师教育的互联网学习等领域进行应用,将量表编制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更有效地融合于互联网学习白皮书研究之中,形成了面向各个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学习发展指数,并整体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面向不同领域的发展报告工作开展。2018年,基于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势以及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深化发展的需要,白皮书改变了2017年单一合订本方式,改为“1+N”的发展形式,其中“1”指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概览版,从而增强白皮书的可传播性和全域概览性,“N”指面向不同领域的多本发展报告,以发展报告系统地呈现各领域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进程,方便各个领域的应用推进,提升白皮书面向各个领域的实践引领性。
互联网学习及互联网学习评价研究的深化推进。伴随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的深入,对“互联网学习”的再认识以及“互联网学习评价”的再发展成为2018年互联网学习白皮书研究的重要旋律。报告研制过程中,形成了如下共识——“无论如何,当今世界教育格局的变革促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规教育机构之外的学习也具有重要性和相关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在这当中,通过多种教育机构和第三方办学,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流畅的一体化学习方法,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的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园开始,延续终身。学习空间、时间和关系的变化有利于拓展学习空间网络,让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空间与正规教育机构相互影响,并相互补充,人类社会的学习正加速迈向空间网络,而学习科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成果,使人类社会的学习变得日益泛在化、多元化和人本化。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的持续研究让我们感知到中国社会学习发展的蓬勃进程,更系统、更科学、更深刻地反映这一动态进程,将教育信息化发展置于“能者为师、愿者为生”的终身学习型社会建构格局中来推进,并在科学把控这一进程关键要素的突破中以高远的视野开创实践新境界。
自然状态
数据呈现的互联网学习发展
2018年,35岁以上的高龄互联网学习者增长了16.61个百分点
2018年,互联网学习者占比最大的是40岁以上学习者,比2017年增长了10.26个百分点;同时,35—39岁年龄段学习者比2017年增长了6.35个百分点,30—34岁年龄段增长了1.65个百分点;3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互联网学习者所占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互联网学习者在19岁之后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均衡,体现出全社会终身学习的发展;19岁以前互联网学习者比例偏少,反映出基础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没有能同步整个社会互联网学习的发展。
2018年,完全在职的互联网学习者增长了20.21个百分点,初中以下互联网学习者合计增长了4.81个百分点
2018年互联网学习者主要集中在完全在职人群中,占比为53.62%,比2017年增长了20.21个百分点,此外,小学和初中分别增长了2.63个百分点、2.18个百分点。对比2016年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进程,学习者正从以高等教育群体为主向两头延伸。2018年,成人互联网学习者增长更快,30岁以上学习者增幅达17.26个百分点(2017年,这一增幅为13.41个百分点);基础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者人数也有增长迹象,表明持续发展的互联网教育环境开始助力基础教育领域的学习发展。
2018年,自然状态的互联网学习发展综合指数为3.74分,互联网学习环境水平最低为3.55分
2018年互联网学习发展综合指数为3.74(满分为5分,后文如无特殊说明亦如此),其中,互联网学习环境发展水平指数为3.55,互联网学习开展发展水平指数为3.80,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发展水平指数为3.86。整体上处于“一般”和“较好”水平之间。(见图1)
2018年,互联网学习在同时向正式学习场景和非正式学习场景延伸
通过与2017年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应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进行互联网学习越来越普遍,占比分别为75.76%、66.22%和49.22%;平板电脑占比下降,下降了4.96个百分点。可以看到,互联网学习同时在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类移动终端延展,表明互联网学习正同时向正式学习场景和非正式学习场景延伸。(见图2)
2018年,自然状态的互联网学习开展呈现了以下特点:第一,从学习场景来看,各类教育阶段的互联网学习者比例都有所增长,表明了全社会互联网学习程度的加深;同时,非正式学习形态占了很大比例,有40.40%的互联网学习者学习类型都为非正式学习。第二,从不同教育阶段互联网教育产品使用情况看,基础教育的互联网学习已经覆盖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这是了不起的发展),职业教育领域语言学习增幅最大,高等教育从“应试”走向了语言学习及在线课程学习,继续教育走向了“依据兴趣的学习”,互联网学习向支持不同领域学习者自身需求的深度差异化方向发展。第三,“证书”“学分”类互联网学习成果体现需求在提升,互联网学习微认证需求在提高;第四,互联网学习收费现象增多及学习者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凸显,表明互联网学习资费进程正在启动。
互联网学习者家长用户中“80后”家长是高峰用户,“90后”家长数量增长呈高峰
对2018年使用互联网学习产品的家长分布进行调查,并将近三年数据进行对比,使用互联网学习产品的家长年龄持续向高龄发展。与前两年相比,2018年,30—34周岁、35—39周岁依然为集中区段;年龄段20—24周岁、50岁及其以上的家长用户占比有所增长。2018年,涌现了大批25—29周岁的家长用户,占比为15.82%,比2017年增长了9.4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80后”家长是互联网学习产品高峰用户,“90后”家长增长呈高峰。
2018年,从自然状态的互联网环境下家长的感知与实践看,一方面家长整体上对互联网学习的态度在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允许孩子使用互联网学习的频次在上升,付费购买的行为有所扩展,表明了互联网教育行业“忧喜”交织的情形,需要规范和引领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而从互联网学习应用中家长关注的重点看,互联网教育环境正在提升中国家长的育儿理念,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更甚于当下的知识学习正成为动态发展趋势。
2018年,教师开展互联网学习的时长中,“长时间”比例有所减少,教师回归理性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学习时长每天在1—2小时的教师占比最大,为34.97%
教师开展互联网学习每天时长集中在30分钟到5小时之间,占比达到85.53%,互联网学习时长在0.5—1小时的教师占比比2017年增长11.96个百分点。2017年教师展现出“长时间”开展互联网学习的趋势,但2018年教师开展“长时间”互联网学习的比例有所减少,表明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回归理性,思考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效融合、深度融合,将互联网合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018年,依据自然状态下的互联网学习开展关于“时长”和“频次”调查分析看,教师的互联网应用有所深化,但回归理性。互联网教学应用的程度在加深,特别在支持“变教为学”发展方面。从教师引导学生发展互联网学习的意愿看,近3年来有逐年小幅下滑趋势。因此,从整体发展看,互联网教学应用仍处于“胶着”发展状态,“教”有深化,“学”有回落,互联网学习之于教师应用需要更持久的发展。
整体状态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教育生态
2018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呈现出火热的发展势头,部分领域投资热潮提升,行业市场规模、用户规模等持续扩大,整体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态势。结合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多轮次“人口红利”、线上线下融合、移动支付与消费信贷扩张、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表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动力强劲,2018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超过1.6亿人,行业覆盖领域范围不断拓宽,学前早教市场投资增加明显,素质教育在线市场渐成趋势。
2018年,“互联网+教育”持续推进,并向纵深化发展。AI+教育、VR/AR+教育、创客教育等获得深入推进,游戏化教学也逐渐被接受并正广泛推广。人们终身学习的行为趋势不断提升,多元的、满足个性化的知识定制服务成为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并习惯以互联网为主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展开学习。
此外,2018年,互联网教育行业布局呈现一股新景观——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教育生态成为行业布局重要方向。互联网巨头们和传统教育企业纷纷对各自业务架构布局进行调整,加大对教育领域投资力度,拓展投资领域范围,着力信息化2.0智慧教育生态构建。新兴企业也以学习过程关键数据积累为抓手,探索与推进个性化和精准化学习服务。
2018年的互联网教育行业呈现三线并发的格局,第一条线是围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行业布局;第二条线是经过近几年的积淀,互联网教育企业旗舰代表开始出现,并正产生实质性融合发展的巨大力量;第三条线是互联网支持的素质教育进程启动,使整个互联网行业在行业品牌企业生成的基础上,整体又向新的地带——素质教育领域进发。其表现如下:
首先,是BAT类企业围绕人工智能技术行业新布局,针对企业现有优势及发展动态,结合教育行业需求形势,各自作出有针对性的创新与改变。
其次,是多家深耕互联网教育行业企业的力量生发,借力中国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发展大势,借势而行、落地深耕,服务至上、锻造品牌,建构和完善运营体系。
再其次,素质教育类互联网教育服务蓬勃发展,创客教育、少儿编程等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互联网教育服务越来越同游戏化、项目学习结合,而传统艺术类等素质教育也在向互联网迁移。(本报记者 黄蔚 通讯员 李玉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