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教授讲座掀起校园科普科幻阅读浪潮
科幻社 郑宇涵同学 撰稿
2019年5月10日,江晓原教授在南京十三中新青年剧场为500多名热爱科普科幻阅读的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流浪地球》与国际科幻潮流”的精彩讲座。
下午四点整,讲座正式开始,曹勇军老师首先向师生简单介绍讲座嘉宾。
在同学们热烈掌声中,江晓原老师开启了讲座第一个话题:中国科幻元年意味着什么。中国科幻元年,意味着科幻产业,包括科幻电影和小说两大方面的产业丰富与发展,且其逐渐具备了社会思想功能。江老师指出,《流浪地球》正是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钥匙。《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票房之高,还在于其引发了两极分化的争议。江老师首先针对其中屡屡被提及的“科学硬伤”进行探讨。他阐释了“科学硬伤”,即违背科学常识,而想象中的人类努力则不能算作科学硬伤。事实上,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硬伤是家常便饭,而《流浪地球》中的科学硬伤,按照他给出的标准评价来看,根本不严重。指责其中的科学硬伤,是双重标准的行为。此外,还要理解电影中的“致敬”手法。电影中的模仿不同于文学、学术中的抄袭,被认为是一种影视作品流行的表达方式。指《流浪地球》致敬前人作品为抄袭,同样是一种双重标准。
接下来,江老师以反思科学为核心,从科幻作品中的反思科学的传统切入,并以《阿凡达》为例,介绍了科影视作品中的反科学主义潮流。同时,他谈到了科幻作品的主要功能,即一为科学探索的一部分,二为其成为反思科学的思想平台。其中,科幻作品中的黑暗未来,正是一种对科学的反思。
江老师还探讨了科幻的三重境界:科学、文学、哲学。其中哲学的意义体现在幻想故事构成虚拟语境与思考平台,从而可以展开更自由广阔的思考。思想,是科幻作品最核心的价值。
江老师更深入剖析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传统。他指出,哲学境界与反乌托邦传统至今仍然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纲领。他从宗教、人工智能、反科学主义、对后世之影响这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基地》,并且分享了欣赏《黑客帝国》的方法以及其中的警示。
最后,江老师从思想价值的角度,回归到《流浪地球》,点明其独特思想价值在于“家园不能放弃”、“中国英雄拯救世界”;并展望今后的中国科幻,呼吁“远离科普,告别低端”。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热情极高,积极提问,江老师妙语解答,引起阵阵掌声。
讲座尾声,曹老师作了简短总结,并对江老师表达谢意。在同学们掌声中,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据悉,本次“大家读书课:听江晓原老师讲科幻”活动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第四届读书周系列活动中的压轴节目,由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和曹勇军工作室举办。讲座普及了科幻阅读的基本知识,唤起同学们科普科幻阅读的热情,形成校园阅读的新浪潮,深化了我校读书课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