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课程意识

文 / 丰向日 责编 / 屠桂芳 2019-05-22 点击 8919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课程意识
丰向日
快乐学习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一定植根于学校自身的文化,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适合自己学生的发展。因而,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强化学校本位意识,澄清自身的学校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系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理想支撑和精神动力。    

    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探寻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未来需求、具有竞争力和胜任力的公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素养、横贯能力等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词。在国际核心素养行动的大潮中,我国研制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在此大背景下,推进学校课程建设须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本位意识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对变动不居之世界的回应,反映了时代对教育质量的高要求。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取决于学校课程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一定植根于学校自身的文化,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适合自己学生的发展。因而,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强化学校本位意识。

    基于学校本位的课程建设,需澄清自身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要分析学校的校情,即学生素养发展状况、课程建设状况、课程建设条件等。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系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理想支撑和精神动力。校情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原点与支点。学校课程建设应以学校教育哲学为灵魂和核心,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的转化与表达,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和价值指向;应以学生素养发展状况为起点,以学校情境与资源为基础,进行课程规划与实施。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强化的另一本位意识是学生本位意识。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回归到人本身的体现,反映了教育对所培养的人是否具有适应快速变化时代所需能力和品质的关切。以学生为本位的学校课程建设,在课程范式上应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生活本位、生命本位,以学生整体人的成长为中心,重视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学校课程建设不能只关注教育结果、只注重课程数量的增加与课程形态的改变,而应把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放在首位;不能盲目开发课程或为了课程的整合而整合课程,关键要看所开发、整合的课程对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处理与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帮助、支持。

    体系意识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问题解决中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多种素养相互作用的整合效应。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强化体系意识,从“整体育人”的高度搭建课程结构。

    体系意识包括纵横两个层面。从纵向来看,学校课程需整体指向校本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学校教育哲学。从学校教育哲学到校本学生核心素养,从校本学生核心素养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纵向贯通。学校课程与校本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是否建立了实质性联结,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标准。学校需关注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是否具有课程支撑,每门课程能否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从横向来看,课程体系是指学校各课程板块之间、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校课程规划需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立足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打破课程壁垒,消除课程拼盘,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关联协同、逻辑严密、能量流动顺畅的学校课程生态圈,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强化课程体系意识,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从关注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从课程开发到整体规划,实现课程结构优化和内涵发展;有利于学校通过具有独特性质的课程系统提升学校的品质,实现特色发展;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校课程全貌,深刻认识自己所承担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学校教育愿景。

    统筹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地,需要学校在课程建设上协调诸多关系,强化统筹意识。

    从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来看,首先要统筹好课程规划、实施推进、研究完善的关系。学校规划课程、构建课程体系,不是为了绘制精美的课程图谱以展示宣传,关键在于整体性的实施推进,以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因而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基于学校场景和校情,充分关注实践的可行性。在课程实施时,注重对体系适切性与达成效果的检验,依据实践反馈,进行修订完善和动态调整。

    其次要统筹体系内分科与融合课程,基础、拓展、研究课程之间的关系。分科课程历史悠久,有成熟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习得人类已有认识成果,形成细化问题、深入分析的能力。融合课程植根于生活,以多学科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怀和问题意识,学会整体审视并综合立体地思考问题。分科与融合课程贯通,既能克服分科课程的学科本位与整体系统思维的缺失,又有利于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解决问题,提升融合课程质量。基础、拓展、研究三类课程以学生发展层级为轴,分别指向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基础课程是拓展、研究课程之基,研究课程又渗透于基础、拓展课程之中。

    从一门课程的建设来看,需以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为纲,统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以课程内容支撑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实施实现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的转化。以学科课程为例,课程内容主要是学科事实与观念,课程实施需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学科观念的探究、使用与实践中获得学科思维、发展学科理解力,从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从知识技能中心转向素养中心,重视学生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课程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监测和评估,反馈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适宜性,更好地引导课程实施。

    开放意识

    学校课程建设需树立的开放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一是从核心素养所具有的未来性、人本性出发,课程目标、内容要打破学科与技能边界,充分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和生活需求。以阅读和手工课程为例,阅读课程不能只是“学会阅读”,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业、沟通及智能发展中“从阅读中学习”所需的阅读能力和品质。手工课程不能停留在材料使用、作品完成、动手能力培养的层面,应关注设计能力、审美情趣、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的形成。课程内容应加强与社会、自然的联系,重视生活的课程价值和课程的生活意义。

    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开放意识的第二层意思是指,学校课程在时间、空间、资源上要打破课堂、学校、教材的藩篱,为学生学习提供全时空、个性化的服务。课程实施不限于课堂,预习、作业也是课程的一部分。预习不只是熟悉教材,练习也不仅是复习巩固。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实现或更适合在学校外实现的内容,如材料阅读、生活体验、项目探究,应该成为课前预习或课后作业的重要形式。课堂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支撑学生主动建构从而进行真实性学习。一些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社会资源,为学生实践探究提供支持。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院长;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880010]成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