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子勋解读原生家庭

文 / 吴颖 责编 / 屠桂芳 2019-05-22 点击 6732

听李子勋解读原生家庭
吴颖
段馨 绘

    去年10月去世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是中国第一批心理治疗师,在《父母必读》杂志上第一次向公众介绍什么是家庭治疗。他为读者讲解家庭治疗中的关键问题,用专业知识和大爱之心安抚焦虑,是带领读者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家庭,帮读者学会剖析自我、理解孩子、重塑家庭关系。

    李子勋是一位心理医生,也是一位父亲,他一边学习一边总结自己的育儿之道,坦承自己也曾暴躁、不能容忍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的种种毛病深感无助,也是渐渐学习摸索如何去成就孩子的。

    针对父母育儿的各种焦虑,他写了《和孩子相处的艺术》《慢慢成长的果实比较甜》《不要光教对与错》《任何性格都开心》《吃饭慢不是缺点》等文章,这些看上去就减压、让人心生暖意的标题,让人感到他是无比理解父母焦虑的人,更是那个最懂孩子的人。

    孩子的问题源于家庭功能不良

    1999年7月,李子勋发表《探寻问题的本源——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疗》,第一次对公众讲解什么是家庭治疗。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生物学家易看到孩子家庭个性遗传或脑生化代谢的紊乱,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易看到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失措,心理学家却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症状,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可以通过促进孩子长大去解决。

    上世纪50年代,西方的一些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观察到儿童精神疾病、儿童神经症及儿童行为紊乱的家庭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关系和交流方式。如果改变这些方式,病儿的症状大多能得到自然缓解。他们认为孩子的症状来源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不良,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就是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方式就是,当一个孩子出现心理和生理症状时,一家人都来到医生的诊室,与心理医生共同形成一种治疗小组。医生走进家庭,用一些专业技术参与、引起和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从中发现家庭在结构、界限、权力等级、亲密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家庭治疗风靡全球。家庭被视为一个功能系统,家庭的问题是经过无数次成员之间的互动、重复、叠加、强化才得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家庭中某个成员所表现出的“病态”或行为障碍,很可能并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平衡出现了偏差。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庭的问题。

    这些专业、严谨的提法,给当时的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种看待家庭的视角,注重儿童问题产生的情景、问题被维持的条件、问题如何改变家庭现实和家庭规则,给那些因为孩子有“问题行为”却又无力改变的绝望家庭带来了希望——问题并非不能改变,而是我们用的力气不对。

    从此之后,李子勋开始写专栏,将家庭治疗所包含的重要意义普及到千家万户,犀利而深刻地用各种生活情境点出了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关注问题转为关注家庭关系

    在李子勋看来,家庭治疗并不玄妙,它的精髓在于对事物的观察与众不同。

    父母原来习惯于问题取向的观察方法,总要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情绪、学习状态、人际关系找到原因,讨个说法。慢慢地,孩子会呈现出问题来满足或解释父母的困惑。也就是说,很多孩子的问题是在问题取向的心理互动中被父母“观察”出来的。心理治疗师则对这些“被观察出来的问题”采用一种资源取向,利用它去改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改善孩子与社会的关系,让孩子和家庭从中受益。

    事实上,家庭中的许多问题经常是过渡性的,会随着家庭的发展而变化,如果认为问题是固化的,麻烦就大了。比如孩子今天考了76分,父母认为孩子一辈子都会考76分,就把问题扩大化了。其实考76分仅仅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状态,是一个有时间性的东西。

    有时候家庭会出现一些分裂现象,不一定非要处理,只有家庭成员都觉得这种关系不好,不舒服,自己愿意变,才是安全的转变。李子勋说:“我希望家长能够扩大眼界,看到更多层面的、不一样的东西。家庭中的不平衡,其实就是家庭存在的方式,并不值得急于处理,否则可能就会把问题搞大。”所以他从不建议家庭治疗师告诉父母:“你错了,你要改变。”

    李子勋认为不少精神分析问题是被制造出来的。比如精神分析医生喜欢问早年的问题,幼年的创伤,尤其是跟亲密关系者的创伤。当一个人在家中打妻子的时候,就给他找一个理由:小时候他挨打。“这解决问题吗?没有解决问题。这只是精神分析家制造出来的问题。”

    家庭治疗强调关系,看是什么样的关系令人不舒服,提问总是围绕家庭中的关系,而不是这个家庭在干什么。有的家长会问:“老师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你不强调孩子的学习,那我的孩子在班上老受气怎么办?”对于这类问题,家庭治疗师会说:“在班级里,有的人就是扮演被表扬的孩子,有的人就是扮演被惩罚的角色,这就是一个游戏。每个教室中,都有两三个孩子是榜样,他们是老师和整个班集体培养出来的;也有几个孩子是淘气的,你的孩子就不幸成了淘气包。但这仍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过渡,一个状态,不要把它固化起来。”

    成就孩子有时只需一个假定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对学习一点儿兴趣也没有,甭管考试成绩多差都蛮不在乎,而且在班里交的朋友也都是一些学困生。妈妈很担心他会跟那些朋友学坏,还担心他从小这么没有上进心,长大了会很没出息。

    而李子勋认为,家长害怕孩子犯错误、变坏,所以格外关注所谓不良信息和孩子可能变坏的征兆,并且强迫孩子去改变。但越放弃美好的假定,越去关注坏信息,这个孩子身上的坏信息就会越多,直到有一天,这些坏信息把父母跟孩子一起压垮。

    李子勋提醒说,孩子的很多所谓缺点,实际上是父母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人的认知过程非常神奇,不要以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就是真实的,其实常常只是被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结果。就像孩子的许多所谓缺点,实际上只不过是父母过度焦虑的副产品。

    在李子勋看来,如果我们认为人性并不美好,人都是不可靠的、贪婪的、自私的,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我们就会害怕跟人接触,就会选择防御,就会对别人缺乏起码的信任。久而久之,这种不良假定会成为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举例说,就像如果你总是提防着你的朋友,就会发现他也在提防着你,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投射现象。

    同样,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珍惜,也就不会珍惜他人、珍惜这个世界。很多低自尊的人觉得自己不重要,假定自己是多余的,就会放弃自己,比如嫁一个不该嫁的人,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李子勋讲过一个似乎与教育孩子无关的故事。有个妻子发现先生手机里有个暧昧短信,便问他:“你是不是有外遇了?”先生回答:“没有。”这时候,妻子该怎么做?

    心理治疗师的建议是,如果你要问,就必须要相信先生的回答,如果你不相信他,宁可不问。因为你问出答案后又不相信,提问就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妻子又重获幸福感,相信先生是忠贞于爱情的。

    可是5年以后,妻子发现自己最初的怀疑是对的。是不是妻子就失去了什么?

    假设时光倒流到5年前,妻子不相信先生的解释,经常去跟踪,跟先生争吵。5年以后,她终于证实先生不爱自己了。

    同样是5年,哪一种选择过得更好?选择美好假定,妻子这5年仍然是幸福的,夫妻关系也相对和缓,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受伤;选择怀疑,妻子这5年是痛苦的,孩子的心理也会因为父母不断争吵而受伤。况且许多例子表明,当婚姻濒临破裂的时候,选择信任与坚持比选择怀疑与排斥拥有更多挽救婚姻的机会。

    所以,选择美好的假定,并没有失去什么,却获得了与这个假定同在的幸福感。

    同理,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做美好假定,必须有勇气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强、比自己好,这样父母想教育孩子的欲望就会减轻,就会更多地欣赏他成长,看着他发展,给他支持。而孩子也会一步步成长为父母假定的那样。这就是内在塑造的美妙过程。

    (作者单位:《父母必读》杂志社)



搜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