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又红,再圆戏剧梦——记南京十三中第十三届戏剧节

文 / 张小英 责编 / 张小英 2019-06-14 点击 4672

石榴花又红,再圆戏剧梦

——记南京十三中第十三届戏剧节

      南京十三中第十三届戏剧节在石榴花红时节开幕了。中秋的玄武湖畔“月光诗会”,石榴花季的校园戏剧节和初夏鸣蝉时的“古诗吟诵节”是南京十三中语文课程基地独创的三大校园节日。5月13日,在十三中特级教师王夫成老师的动员下,全体高一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戏里戏外,老师与同学们投入大量心血与激情。此后一个月内,大树下排演的学生们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戏剧节开幕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提出想通过戏剧节这个活动来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的能力,并认为这种能力不是仅仅通过书本的研读与思考就能达到的。古人云“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他认为只有在语文教育的实践之中,学生通过集体学习,通过合作去磨练,最后才能自主获得这样的能力。这也是十三中坚持举办特色语文课程的原因之一。

      汪源副校长在本次开幕时致辞。‘戏剧节’是我校三大语文节日之一,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对艺术审美与梦想的深刻理解。他诠释了戏剧的艺术是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强烈、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之上,为了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次活动将引领着同学们从小小的课堂走向艺术的殿堂,开一场属于十三中人的盛宴。十三中戏剧节旨在通过改编剧本、参与表演、观赏评论达到丰富学生感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拓宽学生语文视野的同时,营造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本届戏剧节剧目丰富多彩。戏通中外,连贯古今。同学们既演活了课本剧,也积极编排课外的剧目,或重现经典,或大胆创新。

      比如高一国际部带来的《樱桃园》,展现了俄罗斯贵族生活图卷,亦引发同学思考:当物质金钱和精神家园被放置在天平两端,到底该如何取舍;高一(4)班重演经典《梁祝》,描绘唯美爱情的同时,又展现了女性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对幸福的追求;而高一(7)班的《雷雨》通过两个家庭之间的恩怨情仇和矛盾纠葛,反应了新旧时代的碰撞和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此外,高一(14)班的《鸣凤之死》、高一(10)班的《伪君子》、高一(6)班的《钦差大臣》、高一(13)班的《荆轲刺秦王》……这些剧目中充满了情感的碰撞、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索。十五个班级的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高一(5)班同学带来的《升官图》,给整场开了个好头。两位饰演知县的同学将角色该有的奴颜婢膝的谄媚样子演的非常到位,和“省长”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荒诞可笑之感。

      高一(12)班的《倾城之恋》,大胆使用分镜的方法,巧妙地表现出白流苏和范柳原身处异地却心系一处。同时,更添加许多女主角的独白,丰满了故事背景,让观众感同身受,表演出乱世时的一段绝美爱情。

      高一(4)班带来的经典剧目《梁祝》,台词大量运用原剧的古典诗文,给全场注入“经典”的清风。比如说“白玉环蝴蝶坠,蝴蝶本应成双对,岂知你我自做主,无人当它是聘媒!”等等诸如此类,四班的同学更在最后大胆加入一段舞蹈,表现了梁祝化蝶时的哀婉凄美。

      高一(8)班《喜剧的忧伤》,将喜剧与正剧完美地结合起来。编剧和审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赚足了笑声,而最后在编剧掏出入伍申请书时又将全剧带向另一个高潮,两位主角的情感把握的十分到位,表演非常惊艳。

      高一(2)班的同学表演的是谍战片《风声》的一个小片段。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二班的同学们却能演绎出戏中的爱情、爱国之情和姐妹情等情感交融的感觉,尤其是饰演主角的同学,非常具有爆发力的饰演将角色演活了。

    最后,曹勇军老师给予点评。他评价这次戏剧节给了他新的感受,演员们的演技可圈可点,道具服装也是十分合理自然。在什么样的戏剧才算好的问题上,他说让观众“坐在那儿仿佛忘记了是在看戏”的戏剧就算成功了,而多余的服饰背景只是锦上添花,为的是把人“立”出来。观众们对此番话语深深赞同,掌声经久不息,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活着,戏剧是为人而生的。

      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意识到,一台戏剧的成功,不仅在于舞台那一方小小天地,更离不开幕后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同样,团队协作精神亦是不可或缺的。这次活动更加深了同学们对戏剧的认识,体会到戏剧的美,从而学会欣赏戏剧,有利于优良传统戏剧文化的弘扬。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这个石榴花开的六月,十三中学子们在戏剧节的舞台上,书写剧本,书写青春;演绎戏剧、演绎梦想。

(撰稿人:高一(4)班 陈轩 华颜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