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中国 供图 |
高考以育人为本,要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目标在高考中怎样贯彻落实?高中学校、教师、学生要应对哪些调整?教育科学版集纳相关观点,敬请关注。
——编者
访谈嘉宾:
曹志祥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李 奕 北京市教育工委委员、北京市教委副主任
王殿军 清华大学附中校长
王 洋 上海市曹杨二中校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宏大目标,如何在高考中落实?面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普通高中要应对哪些挑战?学校和教师如何应对?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清华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我们就这些问题采访了部分嘉宾。论坛由清华附中、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主办,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华英才培养基金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校长和教师与会。
改革要聚焦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记者:您认为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曹志祥:一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出现了“智慧校园”“未来学校”等概念。人工智能将改变规则、改变制度、改变劳动关系,对教育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教育要为未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信息化背景下,今天早晨发生的事情,就要放到课堂上去。那么,教育还有没有目标、规则呢?
二是教育自身由教育到学习的改变。教育一直在变,但总有人说我们变得太慢。
记者: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应该怎样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曹志祥:只有将教育技术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教育的现代化,不在于技术的现代化,而在于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只能为教育的目标服务。
记者:教育现代化是宏大的教育目标,怎样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呢?
李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已经出台,国家有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区域有区域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学校有学校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学科老师在谈学科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时,要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这不仅仅是信息化水平、学历达标比例、升学率的问题,或课程开设丰富程度的问题,而是要聚焦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上来。
习惯于过去传统供给的教师和校长们,现在要实现自我超越,要调整学校的治理结构,丰富课程设置。老师教书得看到现在世界的变化、孩子的变化,不能只把孩子当成自己学科的载体,而要把孩子当成个性发展的主体。
记者:有学者提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撬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李奕:如果说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当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就要聚焦在选拔什么人、为谁选拔人、怎么选拔人,这就涉及考试的科目设置、命题改革等方面。
记者: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试点、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目前还在坚定地推进。您怎样理解这种坚定?
李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什么要克服困难坚定地走下去?因为这样的改革不简单是为了升学如愿、各得其所,而是聚焦在我们能不能通过这样的改革撬动基础教育一系列供给侧结构调整,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他们要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本领高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同时,他们还是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包括对自己的家庭承担责任,要成长为有情感、有认同感的一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记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又怎样落实到课堂上呢?
李奕:我们举其中的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意见》提出,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这“五结合”直接指导着我们每一个年级组和备课组所进行的学生活动设计以及备课教案结构设计。课堂45分钟当中,我们怎么实现边界的穿越,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把课本当中固定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校内“三全育人”和校外的家庭社会育人有机结合等,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如,《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四大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具体到学科来说,语文、数学、生物和地理等,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些最后都聚焦在各位教师身上。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这几个维度时,既有空间维度也有时间维度。比如,我们要培养幼儿园阶段3—6岁儿童的认知能力,这个认知能力也要落到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上,孩子在小班、中班的时候,有哪些权利是可以交给他们的?而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直到学生进入高三、进入社会,都是有价值的。
记者: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方面,学校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王殿军:要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复兴和强大,教育要肩负第一责任。中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根基。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走向世界时一定要站得住,要有中国的根基、中国的自信。学校要尽可能创造空间、环境、资源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动手实践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等等。
在实践中,不要把应试教育和综合发展、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不用极端强化训练,也是可以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的。我们的好学生哪个方面也没落下,社团里他最活跃,篮球队里他最活跃,社会活动他参加得最多,考试成绩最高。
命题环节怎样体现出对教育方针的落实
记者:在考试的命题环节,怎样体现出对教育方针的具体落实?
李奕: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选拔出来,这是考试命题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命题工作现代化的目标。毕竟,这些题是要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服务的,是为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的,是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服务的,当然它要按这个逻辑来出。
记者:考生要在试卷中真实地体现出什么状态?
李奕:这些孩子,到2035年时大约三十五六岁,是社会中最具有活力的那些人,那时他们处于什么状态,对国家、社会、家庭有没有相应的责任和担当?这种担当,能不能在考试中表达出来?如果他没有表达出这种责任和担当,只是语句丰富,所谓纯语文素养好,那还不够。在阅卷评分标准中,还要体现价值观倾向。因为考试承担着选拔什么人、为谁选拔人、怎么选拔人的任务。国外的考试也一样,都是为自己本民族、本国家选拔未来一代新人。
记者:一张合格的试卷,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奕: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如何围绕着“合格”和“可靠”的维度去聚焦。主干知识的简单重复未必是合格的,真正的合格是体现出那四大关键能力,围绕这些方面,一张试卷中怎么去再现主干知识。我们提出,“把课堂表现考出来”,就是要挖掘教材中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把学生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考出来。怎么考?通过分级设问,通过情境设定、答案设计,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目前来看,试题设计可以做到这一点。当然,这对阅卷又提出了挑战。
比如,去年北京文综题中有对京津冀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提出建议的题目,素材是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学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题目中选的,比较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题目纳入了政治题,模拟政协建议,要求学生提出如何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记者:当前教师面临哪些挑战?
曹志祥:在使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方面,我们要重新思考,技术的更新频率是不是太快?面对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被动地位,克服焦虑、被动现象,切忌浮躁心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记者:在新的制度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教师?
王殿军:我们现在设计出了教师发展与评价系统,把整个年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我们不会用一位老师所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他,而是用整个年级的情况与以往情况的比较来评价这个年级所有的教师。但是,这又不是吃大锅饭。
这样做主要是克服传统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往,我们主要是按升学率、平均分来评价教师,这是不科学的。基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设定了评价目标,根据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设置了记录项目和细分内容。
这个评价系统把发展、进步和努力、变化等作为考核的因素,形成教师成长发展大数据,把个人成长记录、专业发展引领、特色成长助力等因素个性化地考虑进去,最后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教师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基于个人行为记录、努力程度和发展进步表现等诸多因素,对于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帮助有很多好处。
李奕:北京市最近的一次正高级教师评审答辩中有一道题,参评的教师都要回答:孩子在12年中,能在你所教授的学科里积累些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算法会越来越多,但最核心内容是什么?虽然你只是教小学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你应着眼于他12年的积累,培养起学生这个时间段的认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并考虑到与初中、高中衔接,等等。
我们认为,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背后,实际上是要把教育思想打通。当老师能够说出学生12年中应该积累什么东西的时候,如果他是命题人,他就能命制出这样的考题。这样的考题考的是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北京市去年的考试题目当中,生物、数学、化学试题都有相应的探索。
新高考需要学校进行哪些变革
记者:面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整个教育供给结构看,学校应该做哪些变革?
李奕: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教育供给之所以存在一些问题,是因为供给内部的离散化分工弱化了教育的正面效果。所以适度整合构建新型协同供给体系,是未来学校变化的重要趋势。
在供给策略上,把以学科为主转变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以育人为主,实现环境育人、资源育人。
在供给内容上,把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转变为以育为主,秉持更加开放的理念。比如,我们应该恨手机,恨大数据,还是反思到底应该留什么样的作业?该把哪些东西让步给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真正的教师智能、真正有价值的作业和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到底是什么?
在供给方式上,从单一主体供给转变为全社会协同供给。
在供给的管理上,从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在供给地域上,从属地供给逐渐转变为跨地域供给。教育集团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个集团里的孩子能够享有更多的资源,见到更多的人和事,能实现跨地域的资源共享。
在供给空间上,从现实空间转变为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相结合。
记者:您认为学校应该侧重做哪些改变?
王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特色、个性发展,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等。学校要因材施教,保证不同兴趣、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培养。
记者:普通高中在改革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王殿军:我认为,当前普通高中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学生的选择性问题。我们要让学生真的实现选择权,但学生那么小,不一定懂得怎样正确作出选择,老师和学校要给他提供一些指导原则。
第二个挑战是教学管理。实行走班制后,课程如何安排?这是个较大的挑战,因为会出现教师冲突、学生冲突、教室冲突。实践证明,课程打得越散越好排。
第三个挑战来自英语考试。如果将来英语考试的笔试分数降低,听力和口语增加,教出来的学生却带着“伦敦口音”,学生的口语考试就可能吃亏了。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来说,未来可能要借助互联网方式,尽可能让“录音或者机器”来教学生更标准的发音。
第四个挑战来自走班制。目前,比较流行的走班方式有三类:第一类是完全以课程为中心,每一门课都是走班。第二类是“套餐制+自由选择”,课程“套餐”基本上涵盖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其余进不了“套餐”的就搞一些零散的班。第三类是保留行政班、班主任,部分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英语不走班,其他课程走班。怎样指导学生选择,怎样排课,教师如何安排等,都是挑战。
我们的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探索了多年,基本上是分层设计的,目前针对核心素养体系和新的中高考实行走班制时,我们的课程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另外我们还有学生自主的一些课程;生涯规划课程;衔接类课程,包括初中和高中的衔接、高中和大学的衔接;综合课程,包括STEM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得素质比较全面、能力比较高,考试能力顺便也能培养起来。
第五个挑战是综合素质评价。现在的情况是,“记录在中学,评价在大学”。那么记录的标准是什么?评价的指标是什么?有的学校认为,大学需要什么我就记录什么。我们认为,应该兼顾大学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对于学生成长来说重要的内容,都应该记录下来。
王洋: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没有过硬的高考结果,就没有今天。但只有高考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学校要思考,没有质量的特色是没有根的特色,没有特色的质量是没有未来的质量。要利用特色巩固质量,依托质量彰显特色,促进高中的特色发展。
记者:您认为高中应该怎样实现特色发展?
王殿军:高中应该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不同的高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责任,但基础教育都要做扎实,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他们各有所长。你体育强,我美术方面好,他音乐方面好,每个高中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就会报考到你这儿来,因为在你这里,除了有常规的全面教育之外,还能够保证他的特色发展。不同的高中,对不同的学生承担不同的职责,然后把他们培养成不同的人才,他们将来走向大学、走向社会,能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如果所有人都一模一样,是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