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的本真
——江苏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综述
吕华兵
2011年11月23~25日,“班级心理教育与学生发展”高层论坛暨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苏州木渎高级中学举行。会议就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精神,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班级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升班主任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及综合素养进行了研讨。
两天紧张的会议日程中,来自省内各大高校的教授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大会分别设以下一些主题报告:江南大学沈贵鹏教授《心理教育视域中的学校德育探究》;南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教授《作为隐蔽课程的道德教育——班级心理教育的另类视角》;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曦教授《谁的心理有问题——班级心理教育的伦理学辩析》。各位专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心理教育的热点。
沈贵鹏教授指出心理教育是新世纪的必然选择。现代教育人本化的理念必然要求回归人的心理世界。教授将心理教育界定为以发展心理机能、提升心理素质为指向的一种教育。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涉及人之心力、人之潜能、人之德性;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涉及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健全人格;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教会学生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
齐学红教授结合自己赴美考察的经历,从中美教育的对比的角度,指出道德教育因为隐性的教育过程。齐教授在美与中国留学生举行了座谈,很多学生 “到了美国,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美国教育是家长、学校、教师一起制造需要,让学生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对我国教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应该是有启发的。
朱曦教授从伦理学的角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独到的心理教育见解。在探寻什么是教育的过程中,朱教授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那么,教育就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朱教授指出所谓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避免不良心理素质的形成。简言之,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的活动。教育不是万能,只是一种可能。
综上所述,抓好心理教育,就该回归教育的本真。真正实现“教”和“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