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的“战略”意义

文 / 屠桂芳 责编 / 屠桂芳 2012-12-28 点击 3987

  

预习的战略意义

 

  教育更需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充分良好的预习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结构趋于一个更合理的分布,使各学习要素的融合更加顺畅.

  关于预习对学习的重要,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是中肯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预习教育在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基础广、易操作的先天优势。但是,目前预习行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预习的自有功能正在明显地被“窄”化。

  据不完全调查,学生的预习行为主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笼统、阅览式的课前预习,主要依靠学生个人能力在家里进行。教师一般会反复强调和督导,但由于大量巩固性家庭作业和所谓“特长”发展的挤占,这种预习实际很难有时间和质量保证,几乎名存实亡,大家也只好心照不宣。另一种是有指导的课前预习,一般会有预习提纲甚至不乏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自学方案。较之前者,这种方式显然更为精细,似乎也更有“技术”含量。

  针对后种方式,我们作两点分析。首先是时间问题,即家庭作业除了预习新知外,还有没有其他作业。如果有,那么预习新知和其他作业都很难得到保证。结果将有两种可能:一是预习新知成为又一种变相的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二是预习被“搁边”站,因为在对巩固性作业和预习性作业的取舍上,学生、家长甚至包括教师,往往倾向于先做好前者。其次是理念问题,即教师铺好路让学生比较顺利地掌握知识,是否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考虑到目前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现实阻力,课前预习需要从长计议,需要逐步解决体制机制、成才观念等许多问题。

  相比之下,我更赞成课堂预习。课堂预习有两个优势,也更具现实操作性。首先要厘清,预习一定要在课前吗?在课堂上预习是否就违背了“高效”?大家都习惯性地认为,预习的理想状态是在课堂之前进行并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习惯。问题是假设经过努力,所有的学生课前都能主动翻书预习一下,是不是教师就可以开讲且不用担心了呢?显然不是,学习不分时空,预习只是其中一个不可简略而且至关重要的环节。

  显然,课堂预习有两个突出的优势。其一,有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以及教师的专业指导,这是家庭预习无法企及的。对预习来说,这也是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其二,课堂预习兑现了“对学生创造力的足够尊重”。学生可以独立理解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课堂知识,只要给予他们足够合理的时间。另外,预习应该遵循“头脑风暴”的原则,即不给学生任何限制或指示,不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任何评判。在这一点上,目前的课堂教学和育人思路明显地遗留着“扶”的尾巴。教师总想给学生指出一条明路,总想让学生较少走弯路而较多获取知识。教师的“引导”总是及时地出现在所谓该出现的地方,学生似乎根本用不着担心会走歪走远,因为在他们的那些天真想法刚一露头时,老师一定会把他们拉回“正常”的轨道。这就是大多数课堂的常态。我们的学生获得的知识太容易了,太容易得到的知识也太容易失去。同样是预习,西方教育更奉行“炼”,教师看着学生“走弯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一步给孩子松绑。创新思维总是基于每个孩子特定的思维“燃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教师只有为孩子的思维创设足够的时空环境,才能推动思维火花的破擦而出。没有足够的时空等待,我们是看不到孩子的思维之花迎风绽放的。

  用各种教学技巧堆砌起来的知识和思维的大量过滤不是高效,只有建立在充分的预习基础上的高效才会是真正的高效。当你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教师的影子,挑战权威、挑战自我的时候,也就是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自我教育生根发芽的时候。教育更需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充分良好的预习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结构趋于一个更合理的分布,使各学习要素的融合更加顺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