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个性化
语文组 陶和洋
12月13日-15日,参加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第十五届新语文圆桌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语文教师的学术追求——文本个性的教育意义”。13日报到;14日开幕式,五节各具精彩的示范课,自由评课;15日专家评课、报告,闭幕式。论坛节奏紧凑,内容丰富。现在说一说我参加本次论坛的一点收获和想法。
复旦附中给这次论坛起的这个题目有些让人费解,后来听了主办者的解说,才知道其实就是要提倡“文本解读的个性化”。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伪问题,因为从一般的阅读接受心理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自然是个性化的。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却又实实在在是针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明显不足的。这个不足简而言之就是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屏蔽了文本解读中个性化的东西,无论是内容的还是形式的。于是语文课堂上充斥的是所谓的“共性知识”:先总后分,承上启下,首尾呼应,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画龙点晴,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象征法,类比法,喻证法,批判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语言独特,结构精巧,思想深邃,人性美,自然美,等等。复旦附中黄荣华老师提到一组数据,说是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被教授“承上启下”在100次以上,被教授使用“通过……,表现了……,赞颂了……”相类的固定形式概括文章主旨在50次以上,被教授“情景交融”在50次以上。
诚然,“共性知识”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很有价值,因为这些知识构成了一个学生基本的文章和文学的素养,有助于学生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增强。从更实用的角度来说,这些知识在考试当中能用得上,能帮助学生得高分。但现在的问题是只重“共性知识”,而几乎把个性化解读撇到一边去了。
其后果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因为接触到的都是“共性知识”,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使语文课堂显得老套刻板,使学生逐渐地对语文课堂产生了厌弃之情;对课本上的优美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厌恶之情,甚至发展到对课外文章与课内文章喜恶之情截然不同的地步;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本该得到的精神成长并不明显;教师在教学中也容易形成一套固定的文本解读的方式,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套用,久而久之教师就走向自我矮化,在文本解读上不是变得更敏锐而是逐渐变得迟钝。总而言之,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看,“共性知识”一统天下所带来的是师生共同的平庸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样走向倦怠。前贤所批判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之弊跟这个多少是有关系的。
这次论坛中,对于如何做到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很多与会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注重教师的个人学养、真诚走向文本、抓住关键词巧作解读,等等。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谭轶斌老师从文本类型、文本内容、文本形式和学习对象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文本个性解读的限制因素,很有启发意义。
我觉得,要做到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关键是教师自己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工作。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体方法应该很多,但我想有这样一些方面特别值得注意。首先要有对文本深入细致地解读的耐心。教师必须沉下心来,用研究的眼光去精读文本,确实能发现文本蕴涵的喜怒哀乐、世道人情。这里的发现不是一般性的“知道”,而是能够让自己真正地与作者形成交流,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又能在文本的语词密林中探幽揽胜,体会其妙处与难处,当然也包括发现作者的庸笔与败笔。其次要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将解读文本而得的结论进行梳理,明确在某个阶段,对某篇文章,解读的较为合适的角度在哪里。这里所说的“结论”不仅指自己阅读的体会,也包括别人的分析(如教参中和其他评论文章中的分析)。再次是恰当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方式很多:提问式信息梳理,朗读体悟,质疑问难,课本剧演出,联系自身和社会进行讲解,仿写续写,等等。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需要结合文本的情感特征和形式特点,这样的方式即使不是唯一的,也应该是相对恰当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解读结论的充分尊重。“充分尊重”说的是教学态度,需要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话语霸权。教师相对学生来说,固然有着较高的文本鉴赏能力和解说能力,但是文本鉴赏不仅有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更有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学生必须有自我感受、自我表达的机会和自由,他才会有发现和分享的快乐。所以说,教师在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教学)中很多时候不要急于抛出自己的结论,告诉学生一二三四,而应该先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惊讶于学生“猴子翻天”式的“乱谈”,也不必鄙夷学生的“浅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担心学生跑得太远,而应该担心学生不能走远。有一点不可怀疑,学生的个人之见才是其对文本理解和欣赏的真正起点。何况,不管学生提出的观点正确与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锻炼,这个过程才是有着无上的价值的。作为教师,此时要特别地有点耐心,不要一味地想着教学进度,想着确定的答案,不舍得花时间,使得学生的思考、品味、讨论还未展开就宣告结束。一个或许不那么正确的答案的讨论、品味的过程永远比一个轻易抛出来的现成的所谓“正确答案”要有价值得多。
最后对圆桌论坛这种语文教研形式说点个人之见。作为没什么官方背景的大型语文教研活动,新语文圆桌论坛已经办到第十五届了,在苏浙沪皖产生了很大影响。一路走来,圆桌论坛克服了不少困难,成果客观,但是我个人觉得其“圆桌”的精神尚未充分体现。何谓“圆桌精神”?这是舶来的说法,就是大家围圆桌而坐,平等交流,畅所欲言,以实现思想的自由碰撞。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圆桌论坛基本上由示范课、自由评课、专家评课和专家报告几个部分组成,跟我们看到的别的很多大型语文活动没什么两样。也许其中的自由评课环节特别能体现“圆桌精神”,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个环节差不多算是“余兴节目”,只起个点缀的作用。其实细细想来,这个环节有异见,有牢骚,有设想,若是主办者能够把这个环节扩而大之,引导大家痛痛快快地“坐而论道”,倒是很有意思的事。所谓“圆桌论坛”应该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