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她不仅仅是一位优秀教师,更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和卓越的实践者,她全身心投入到生物学科教育中,积极创新、勇于探索,通过学科功能教室建设,努力营造充满张力的课堂,把学科的内在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进而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11月26日,“王春易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十一学校举行,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傅首清在致辞中对王春易如此“定义”。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艰难曲折,却让王春易感慨良多:“长久以来,在我的头脑中,学科教学和学科教育就是一回事,都是上好课,都是讲好一本教材。当我讲得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一直想超越学科本位,今天我找到了那条路,那就是不仅要做学科教学,更要做学科教育。”
王春易,北京十一学校生物教师,曾是最会讲、最能讲的特级教师,但现在的她,却以另一种方式赢得了媒体的关注。“从讲到不讲的华丽嬗变”、“课堂不唱‘独角戏’”、“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习惯”,她打破的不仅仅是自我教育教学的桎梏,更是人们对“名校名师没法改革”的“成见”。
而这种变革,从课堂开始。“小组合作探究”、“单元教学”……在王春易的课堂上,学生开始质疑、辩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2010年9月,王春易的学科教室诞生了,她开始有意识地还原生物教学的科学本质,将大量的实验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获取生物学知识。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恩山给予高度评价:“什么叫科学,科学课怎么上,怎么让学生理解这是科学,而不是一个记忆和被动的东西,不是你说给他听,不是你做给他看,而是所有人必须参与其中的科学。”
动手做大家都很兴奋,学生做的果酒味道很香,做的泡菜味道可口。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做微观实验,学会了在课下进行观察和统计,学会了定量分析。将近30个分组实验做下来,学生的实验操作越来越规范,实验结果越来越尊重事实,实验报告也开始写得有模有样,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生物课成了大家最喜欢的课,尤其是高三学生,这里成了他们的“减压课”、“休闲课”。
当然,注重学科教学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分数。王春易授课的一个高二理科班,一度让班主任揪心不已,数理化成绩屡屡倒数,但地理和历史却总是第一名。理科班的学生地理历史总考第一有用吗?但王春易却说:“怎么没有用?这说明这个班的学生懂得选择学习,是有学习潜力的。”事实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等待,学生的确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潜力。
这件事给与会的《当代教育家》总编辑李振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看来,这就是教育家的素养。“教育家的素养不仅仅是学科的素养和教学能力,更是对生命敏锐的发现,同时传递一种热爱,他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应试技巧,还要让学生通过这个学科懂得热爱生活,敬畏自然,懂得生命,这是教育家最重要的素质和特质。”
实践恰如王春易所期望的,学生不仅收获了成绩,也收获了热爱。今年的6月9日,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当王春易来到教室时,惊异地发现,居然还有高三的孩子在教室里“复习”。原来,因为高考特别紧张,很多学科教室的图书他们没有看完,所以想趁这个时候把书读一读,还有的学生担心花没有人浇,小鱼的水没有人换……
“是学科教育让我有了如此温暖的生活,这是什么样的录取通知书也换不来的喜悦。”王春易说,可能将来这些学生并不会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但他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对生命的热爱,有了态度的力量,情感的力量。
“学科教学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都吃不透,并且不能准确地传递给学生的教师怎样开展工作?怎样让学生信服?但学科教学不能成为教师教育生活的全部,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才是最终的归宿。”这是王春易的教育心得,她所希望的是,当学生走出教室时,不仅有满意的成绩,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爱护环境的人,一个珍爱生命的人。而这正是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优秀教师走向教育家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