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反思
地理组张娟娟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整个课堂要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填鸭式地教学,必须创设情境,积极引导,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全身心投入,从以往的被动转为主动,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本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本节课考核知识内容而言,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强调记忆,而程序性知识强调运用运用。实际上,对于高中阶段的程序性知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抓住理解地理过程的关键点,把握地理过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地理现象,并把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其次,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可先督促学生将知识点机械地记忆下来。通过各种变式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及其运用的方法。
这堂课条理清晰,严格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从让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开始,运用丰富的地理知识向学生讲述水在地理环境的存在形式和水圈的构成,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并结合相关的案例类型讲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给以学生形象具体的感受,体现了地理学的思维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受益良多。
本节课尽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学会到会学。教学过程是完整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结构是严谨的,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教学效果较好。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设计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整个课堂设计巧妙,别有新意。"相互联系的水体"是水循环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水圈构成图",找出我们平常用到的淡水类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化。然后再让学生完成读图思考,学生能很快地掌握知识。根据"相互联系的水体"来说明水循环过程,并注重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并绘图。导入水循的意义,并据此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可以施加影响?水循环持续不断更新?
2、教学过程采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方式,师生互动贯穿整节课堂,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水循环,引导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先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相应的概念,学生再用自己的话复述具体的水循环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画三种水循环的示意图,并标出每种循环的各个环节,学生能快速高效地掌握这一重点内容。
3、本节课注意多媒体技能和地理课堂的有机融合,整个课堂结构清楚明确,共分为四大模块:三维目标、重难点内容、知识体系、分组讨论、各抒已见及课外拓展,使用多媒体壮大的信息功效为学生们提供了富厚的学习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课堂效率很高,知识容量也很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1、板书不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似乎是一个电脑操作员,只是在机械地操作,板书不够多,学生学起来缺乏真实感。
2、教学历程中的过渡不够吸引人,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等。授课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永远没有完美的止境。以后还需要不懈地努力,不停前进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自己
3、主要是教材和大课堂学本结合不够紧密。大课堂学本是我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料,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有“章”可循,可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堂学习中随时挑选相关题目检测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能力;新课结束后又可以布置大课堂学本上的适当作业留作反馈拓展,及时巩固消化重难点。
4、课时安排略显紧张,课堂节奏稍慢,有些难点没能得到深入细致的分析,练习不够,学生演练不到位,效果反馈不是很明显;教师设问不够精练,有的过于琐碎,需要再精心设计,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小结和归纳还是太多,应该点到重点即可,剩下的由学生自己来归纳小结,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思维的开放性等等。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每一次的开课,总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准备,但也能收获很多自己的经验,在反思中逐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