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本次地理组“行知杯”比赛课题为“自然界的水循环”,为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我所教学的班级为高一(13)班,我将从优、缺点两方面进行我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帮助学生读懂更能绘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同时能够理解水循环对各个圈层的地理意义,从而能够更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最终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等地理思维。
从课程标准看重点确定,本节涉及的内容标准可从分三个层次解读。一、学生要能够“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前面说过,说出和说明在目标层次上明显有差别,课标明显对“地理意义”的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无论是说出还是说明,学生都要运用示意图,这里的示意图应该有多个,但最重要的应该是“水循环示意图”,换言之,“水循环示意图”本身不是落点,它是个中间体或者说是个桥梁,落点是“说出过程、环节和说明意义”,也就是说,“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比掌握“水循环示意图”本身重要;三、“自然环境中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运动”是隐含在“水循环”具体内容中的核心内容。与大纲版课程不同,新课程水循环这节的内容标准是放在“自然环境中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运动”之下的,可以看出,新课程更加注重从整个自然环境看水循环,而不是从水要素角度看水循环,也就是说要突出水循环对整个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即地理意义,这是本质的区别。
此次教学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开篇展示南京所在城市的玄武湖、秦淮河以及莫愁湖的美景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引入“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与水有关的词句,提出水的美丽和魅力从而拉近距离谈到南京的水——长江。并且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长江的一滴水,那么这一滴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又将到哪里去呢?
2、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本节课有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就是水循环示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和看懂示意图,更能绘画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在此次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先阅读书本相关图文材料然后动手绘画水循环示意图,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自己的头脑中不断构建水循环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运动、相互了联系的知识框架。教师在这部分环节应该是引导好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框架,最后根据动态示意图形象直观展示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循环各环节的理解。通过绘画水循环的示意图,在根据区域将水循环的空间范围进行定位,得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3、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学习水循环的重要意义就是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点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水循环的环节,但是这个影响既有好的影响从而帮助人类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不好的影响从而阻碍了人类的长远发展。那么,水循环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从辩证的角度看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引导学生要树立节约水资源,在享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与水共存,在合理地分析和利用水循环的环节的基础上,共建美好家园的人地协调的观念。
同时,不可避免的此次教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知识点之间的承转不是很到位。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省略了相互联系的水体相关知识点,开篇就直接进入水循环的运动这一主题,故作为铺垫的知识点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就有点突兀。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讲解较为困难。“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要求不强调水圈过程、老教材中的河流补给知识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应该来说,这上本节教学重点、难点部分。可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却并没有按照此分析去进行。这是因为:考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强调水圈,给学生一个大的空间概念;强调水体类型,为以后学习水资源的短缺做铺垫;河流的补给,是水循环的构成部分,更是大气对水文的影响的表现,这点在以后地理教学中用的特别多。反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可以几句话归纳完毕,其中的一些要点,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渗透。如,在学习地貌时,可以强调流水地貌中的侵蚀地貌和搬运作用、沉积地貌等,若在此处教学,反而不符合学情。
在辅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材料,材料内容文字较多且涉及到学生还未学习到的知识点,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物质的迁移这一知识点涉及到后面章节的内容,想要在短短十几分钟就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讲述清楚,对于现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在教学的最后降到了南京“城市内涝”的问题,给出相应材料让学生从自然方面和人文方面来思考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新教材把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气压带和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两节的内容放置到了选择性必修1的教材上,故现高一阶段的学生对于自然方面的原因分析的不够透彻也不够全面,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只能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气候相关知识点来简要回答造成城市内涝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