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地理组 姜永华
一、从课标解读上分析
1.从课标制订来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课标,从知识内容、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等几个层次来把握,层层递进,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等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能以新课程的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为指导,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课标达成来看:
课标及其细化的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课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两个重点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水循环过程与环节这一重难点,抓住了关键问题,充分利用了案例分析突破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一重难点。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
根据教学内容和直属重点中学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着眼点点,关注身边的地理事象和生活中的地理事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
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几个标题“赏”水--“识”水--“析”水--“用”水--“惜”水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在教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时,注重引导学生绘图并描述具体的水循环过程,标出每种循环的各个环节,使得学生能快速高效地掌握这一重点内容。进而提出以上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很自然地过渡到水循环的意义,前后衔接很自然。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
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而单一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又注重传统板图板画的作用,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特别是把材料中的地下水埋藏分布示意图和水循环分布示意图进行处理,又简化成“模式图”,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从教学形式上分析
1.幻灯片中的讲授提纲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板书简洁,利于学生把握重点。
2.教态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活泼,有激情。
3.语言方面,生动形象,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整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学生探索与小组讨论。从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来看,由于设计的问题针对性较强,既能紧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且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讨论基本上能利用所学知识解析地理现象,而且小组的交流,使那些个性相对内向或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也能很容易地进入交流状态,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节奏的调整,提高参与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本届教学以活动的形式,通过案例探究得出结论。本节课也主要采用这种方式,所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多采用问答的方式,难易适中,效果较好,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