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组吴婷2019"行知杯"教学反思

文 / 吴婷 责编 / 未知 2019-10-25 点击 696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反思

吴婷

      教学内容首先不能逾越教材,但鉴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教学讨论、研究的前沿,是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予以体现。鉴于时间问题,教学中可在某一素养上着力探讨,也可作整体呈现。

      2017版本课课标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结合考点说明,并基于上述考虑,最终确定教学目标为列举侵略史实、概述反侵略斗争事迹并体会其斗争精神,理解视界是影响斗争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学结构为:侵略·反侵略、探因·近代化。第一部分沿着侵略与反侵略这两条线索,一要突出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要突出渲染邓世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的抗争精神,以达成学科素养的家国情怀要求;第二部分从世界潮流的角度,探究19世纪中后期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能否深刻把握世界潮流是反侵略斗争成败的重要原因。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

     一、立足“教材”

   “用教材教”是我们老生常谈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怎样用教材教”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教学内容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实际情况是时间不够,如果面面俱到,必将每一部分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于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整体被被弱化,安排的学生互动比较少,主要是教师讲述为主,以便尽快让学生进入氛围。不过在其中也要进行个别突出,比如19世纪末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就选用了时间轴,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后面的瓜分狂潮和资本输出的出现。

     甲午战争的过程被转化为依据动态地图进行战役排序的学生活动,由学生一边讲述一边演示。《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应受到重视被转化为与《南京条约》的对比与填表活动,教师从旁点拨哪些条款是对之前的继承和发展,哪些条款是之前条约中没有的,同时引入资本输出这一概念,以帮助学生理解投资设厂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沉重打击,但是也要向学生表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因而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此外对于一些细节也要认真处理,比如要提一下“三国干涉还辽”、赔款数额导致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等。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适当插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对话,其一可以使画面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二是为了突出谈判过程中李鸿章的据理力争和伊藤的苛刻贪婪,帮助学生认识到条约的苛刻以及我们所受到的耻辱,进而向学生阐明《马关条约》后,中国人大梦方醒,民族意识开始形成,进而引入各阶层的救亡图存,引入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以及义和团运动。

      关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我着重突出了家国情怀这个要素。通过呈现史料进行设问:为什么台湾人民进行了如此激烈的抗争,以突出台湾对中华民族的归宿感和追求统一的使命感,进而启示学生当下虽有阻碍因素,但统一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关于义和团运动,因为在第二部分会有着重的讲解,因此在这里除了梳理基础史实之外,更多的是为八国侵华和《辛丑条约》做铺垫。义和团运动在此时发生,一是给八国侵华一个借口,更重要的是由于义和团运动着重打击帝国主义,这就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使得他们转变方法由直接控制变为寻找代理人,以华制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也是重点,因而被转化为学生的连线活动。教师一边指出关键词,一边引导学生感受条约的控制性和奴役性,这样学生可以顺利理解随着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秩序的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后做一个收尾: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帮助学生梳理之前几课的内容。

     二、关注“人文”

     以“人”带史,从“人”的角度来承托反抗,符合高一新生的心理特征,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以“人”带史,直指“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课标要求。这里的“人”,可以是个体,如邓世昌、丁汝昌、刘永福等,也可以是群体,如北洋舰队的将士、台湾军民、义和团民众等。经过取舍,最后从课堂容量的角度出发,突出了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反割台斗争、以及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通过视频《甲午大海战》中的片段对邓世昌的牺牲过程进行细节渲染,既突出英雄的形象,又以“没有怕死的兵,只有战死的魂!”的结论感染学生;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页的历史纵横,通过文字描述感受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深沉的爱国情感。总之,本设计凸显了历史中的“人”的活动与情怀,以此引导课堂中的人——学生回望这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从中悟出作为未来的人所应具有的情感、人格与智慧。

     三、渗透“学术”

     由于从反侵略的角度展开本课,故而设计重视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也间接涉及到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如果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解析原因的话,学生难以从世界史的高度理解这段历史,难以把眼光放大放长。考虑之后,打算从中观的长时段,扩大视野从世界角度去观察这段历史,即把这段历史放入世界的范围内去考量,找出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共同因素和个性因素。因此对于甲午战争,细节性因素如中日士兵素养、统治者对海军建设的态度、两国的政治态势等略而浅谈,主要从中日比较、世界潮流的角度去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虽然学习了西方,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近代化的不彻底,只学习了技术,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换句话说,甲午战争实际是两种社会制度或者说两种社会性质的对抗。

      对于义和团运动,从旗号“扶清灭洋”入手,突出西方国家进入电气时代,而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有朴素的爱国热情,但是却盲目排外,拒绝近代化,拒绝工业文明。

      最后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19世纪中后期,当西方国家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时,中国相当一部分的上层和普通民众仍然留恋封建制度和农耕文明的温床,对世界潮流工业文明和民主政治漠视,轻视,拒绝近代化或者近代化的不彻底,最终使得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活动中,屡屡失败。

     四、不足之处

     本课在史料运用上,曾考虑以史料的方式呈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危害及影响,但由于对学情的不确定和时间紧迫这两个因素而作罢。第二部分从世界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这段历史,在问题的设置上缺乏梯度,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启发,从而出现学生在2个小问题上没有顺利回答出来的情况,对最终得出结论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也使得在这一部分教师的解释偏多,学生的回答偏少,影响了深化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我没有周全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忽略了他们对于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不了解,二是我在设置问题上缺乏梯度,应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由浅入深的有效提问,给学生一个铺好一个个台阶,引导他们向上攀登。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想把这句话用来形容课堂。一堂课既要关注基本史实,但不能仅限于基本史实,也应该关注联系,适当提高,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打开视界。希望我在未来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也能不忘初心,心有天空,脚踏实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