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行知杯”生物组侯月教学反思

文 / 侯月 责编 / 戚雪银 2019-10-25 点击 4168

细胞质和细胞器教学反思

      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级,在本章的第一节向学生们介绍了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之后,在本节课继续学习细胞这个系统。学生都知道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是十分复杂的,也可以把细胞比作一个工厂,细胞器在细胞内的作用就好像是工厂里的一个个小车间。

      细胞器这一节的难度不大,并且在必修一后面的一些章节的学习中还会学到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宜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不必让老师在黑板上列表格填写。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教学:

  1. 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细胞结构名称多,功能多种多样,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比较陌生又缺乏感性认识,较难理解、记忆。。让学生小组内自学课本后填写表格,然后教师点拨纠错,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2. 创设条件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种细胞器属于微观世界的结构,有些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形成直观认识。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运用显微镜观察、实验、模型、挂图、投影或自制教具等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熟悉和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时间一长,学生记忆易混淆。采用列表、对比、联系记忆、比较异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记忆和理解。对叶绿体和线粒体要精讲细讲,反复比较强调。通过实例总结出细胞器的功能,然后再回到结构,有什么样的结构才有什么样的功能,以功能带动结构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部分细节的讲解由如下反思:

  • 线粒体、叶绿体

       没有注意基础。因为对课本中最基础的部分(识记)我没有讲,只讲了一些理解性的东西,而且是倒着讲的:即先讲线粒体的功能,然后围绕功能讲了线粒体的分布、数目、形态、结构,围绕一条主线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长期教学模式形成的,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根本不去考虑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知识任务式的完成课本上所有的所谓知识点的传授,就像喂饭一样,一勺一勺的,硬塞给学生支离破碎的东西,根本不去考虑这些破碎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应试教学的表现方式有如下几种:(1)重大纲、重课本。大纲不要求的一概不讲,课本上没有的一概不提;(2)重知识,轻能力。对课本中的知识逐段、逐字的分析。充分挖掘其中的知识内涵,而很少思考其中的能力内涵;(3)重练习,轻思考。为了应试成绩,联系尽可能的加大,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太少。记得较少,我的板书内容较少,学生以往的习惯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就记,不写在黑板上就不记,而我忽略了口头叙述时要求他们记。

  • 其他细胞器

      我在备课时缺少对板书的设计和思考。同时也高估了学生,以为口头叙述学生也会记得,结果你不写在黑板上,他是不记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包括笔记的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课中只要是感觉需要记得,不论老师是否写在黑板上都要记。这节课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板书的条理性加强,需要记得要求明确。

要用心上课确实需要付出!要想让学生满意需要能力!要让全班学生都满意需要艺术!本节主要围绕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进行讲解各细胞器的功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避免过于分散而给学生零散的知识,并以图讲解。讲完后,由学生总结叙述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同时提到分泌蛋白的形成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分不开的。并利用此图因势利导学生思考;1、胞内蛋白(细胞内的酶)是怎么合成和加工的?(游离核糖体合成,滑面内质网加工)。2、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具有什么作用?

  • 习题

     关于习题:只有加深,学生才能站得高,便于开阔视野,提高思考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小组合作完成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班级的学生都可以自觉完成分组讨论的工作,在其他一些班级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吗,有的学生过度专心于本组负责的细胞器,而对于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除此以外,在教授过程中还突出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就是现阶段多媒体设置还没有到位,因此在讲述一些如分泌蛋白产生和运输过程时,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进一步改正。



无父目录

搜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