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放入大江来 ——南京十三中2019年度行知杯教学比赛语文组总结

文 / 张小英 责编 / 张小英 2019-10-30 点击 6701

 开窗放入大江来 

——南京十三中2019年度行知杯教学比赛语文组总结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组

2019年10月30日

语文组2019年度行知杯教学比赛于10月15日、16日在高一年级举行。本次共有11位青年教师登台比武。执教篇目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之一、苏教版必修一教材《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是传统经典,以思想深刻艺术高超见称。

选手们深入钻研教材,广泛占有资料,认真研究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显示语文组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可贵的探索精神。上课伊始,或诵读起笔,或擒题入手,或问题启思,或画面激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选材独特独辟蹊径,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使用比照多用映衬,句式参差摇曳多姿,妙用回环抒情达意……课堂主体部分,同中有异,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以及作者独特的精神世界,领会作者描绘西山的方法 ,理解西山的怪特与作者精神世界的联通之处,就个人教学亮点而言,从琳老师讲究设计层次,注重调动学生,营造和谐氛围,化解文言学习困难;杨贝贝老师文本挖掘得深,问题设计切合学情,时刻关注学情,注重鼓舞学生;徐雁老师扣紧文本主要内容设计主问题,以富有魅力的亲切教态和饱满精神感染学生,教学语言利落纯净;徐惠中老师注重师生、生生互动,课堂生机盎然,引经据典,教学文气郁勃;郑丽芬老师有自己的教学追求,追求文言文化和谐统一,以饱满的激情影响带动学生;张小英老师教学环节完整清晰,问题击中肯綮,教学沉稳,语言洗练,态度亲和;宋媛媛老师教学环节完整,时有巧思;王娟老师风格凌厉,有板有眼;刘越老师深入钻研文本,体现扎实的治学功底;李建伟老师文质彬彬,雍容和蔼;李允霖老师步步为营,一步一得,追求课堂教学效益,这些鲜明的教学个性现实语文组青年教师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次比赛,也明显看出我们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要追求文言、文学、文化这“三文”的和谐统一。课堂上拘泥于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本身,不能通过词句推敲影响引导学生涵泳玩索言外旨趣;与此相反,有的老师抛却语言文字本身,毫无节制的任意拓展,天马行空,浮泛不实,“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文言文教学痼疾仍然未见好转。

二、教学设计思路与论文写作思路不同。教学设计思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看教学内容如何被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课堂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课堂;论文写作思路则重在传达自己的“一己之得”,先入为主,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是否感兴趣、能否理解接受考虑不足甚至根本不理考虑,课堂往往是自说自话互动冷清的讲坛。

三、教学资料只是参考,教学设计重在有“我”。参考资料只是参考资料,不能以参考资料替代个人的钻研和巧思。个人越是钻得深想得多,人性色彩越鲜明,课堂上也越得心应手越有感染力。

四、还是要多读书,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赛课老师不约而同地由文题《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入手,看作者围绕“始”,依次写了“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望西山,始指异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几经延宕顿挫,突出了西山带给自己的心凝形释的最初震撼。这是不错的。遗憾的是到此止步了,其实可以继续下去——借助“始”字进一步领略“得”的内涵和韵味:“始得”比“始见”“始游”好,“得”传达的是渴盼的东西终于到手时的半信半疑、乍惊乍喜。“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要想有大格局大气象,必须有广博的阅读、深刻的思考、大胆的探索。其中读书尤为重要,是语文老师必修坚持的修炼,对于语文老师而言,真的是不读书无以言。

 

附:参赛选手教学反思选编

 

去芜杂,叩三问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徐雁

课堂开始,借助学生初中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引出柳宗元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柳宗元到了永州,如此喜欢游山玩水?学生能很快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到为了排遣内心的忧惧苦闷,那苦闷从何而来?由此引导孩子知人论世,了解柳宗元坎坷的一生,明确文本的写作背景。

然后,回到《永州八记》,让学生在《始得西山宴游记》和其他七篇的文题比照中发现不同,诠释不同并解题。

接着,我告诉学生其实文中也有一句话和这个题目遥相呼应,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学生们很快找到了文末的一句,然后请他们说说各自的理解,即作者在西山才开始真正的快乐的游览,之前的游览都不算真正的游览。

由此引出了核心问题:为什么作者否定了之前的游览呢?那么“向之游”和“西山游”究竟有何不同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立足文本、提取信息,从“来、去、景、行、感等角度”进行比较。学生在比照的时候要依据文本,于是随文释义,强调文言知识的重点难点。

最后,顺水推舟,提问:为什么西山能使作者“宴游”?学生探讨交流后得出了景色吸引、大小之辨、精神共振等三点原因。

围绕主问题前有铺垫,后有延伸,精心设问,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纵深开去。不是旁逸斜出,支离琐碎,而是一以贯之,紧凑匀称。而这样的设计上下来,课堂流畅,教者自如,学生有得。

得失寸心知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从琳

学生在找“得”时,一开始并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很多是一些游览的过程,于是及时地提醒:“得”相当于是一种认知,这样的结论文中一般会有语言标志的。学生很快领悟到文中的语言标志“知”,找到了“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三句。再比较辨析,会发现前两句侧重写西山的特点,最后一句才是对“西山游”的总结。在教学时,不要急着得到事先设定的结果,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教会他们辨别的能力。

接下来就循着“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一句,先了解作者的“向之游”是一种什么样的游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从文中找依据,自己概括。学生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的语句,但并不能自己概况。这时引导及时跟上:(1)从“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看,作者游山玩水节奏非常快,似乎是走马观花。为什么这么快?(2)从“到则皮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看“醉”;(3)从“意有所及,梦亦同趣”看“梦”;(4)从“觉而起,起而归”等动作看。根据细细地品这些字眼,可见这里的山水虽“异态”,但并不能吸引作者,并不能给作者“解愁”。为了让学生更理解这种游,结合了他们的春游秋游,只是“到此一游”,可谓是“形游”。

事后想来,这一环节实施起来耗费了一些时间,有一些琐碎,另外为了符合文言的“因声求气”,指导并不充分到位。

接下来的环节顺理成章,分析理解“西山游”。首先找到西山游作者心情。有了之前的引导,学生找到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再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心情,找一找西山的特点。正因为其高峻不群,使得作者登上山之后眼界豁然开朗,所以作者的心情就愉快了。但仅仅是这样吗?继续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

学生讨论得出,因为西山的风景独绝,却人迹罕至,养在深闺人未识以及西山的怪特、高峻、视野开阔、不与培塿为类等特点,刚好与作者革新失败后被贬谪不被重用而仍然“胸怀宽阔,志高不俗,卓而不群”和“即使深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完全契合,此时他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而其它山水虽“异”但都不与作者之人格相关联。一言以蔽之:西山使作者看到了自己,“西山不再是山”。所以,西山使作者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可以忘却自己的得失。所以在西山,是神游。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写它山也好,写西山也罢,都是为了抒写作者面对逆境仍然特立独行的思想,表达了“不与培塿为类”的志向和决心。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王娟

 结合文本,结合一些研究资料,我最后得出了以题目“始得西山宴游记”为突破口的结论。抓住题目里面的两个关键词“始”和“宴”,试图带动起整篇文章的研读。

“始”字在文章里有两层含义。浅层的即为之前没有游过西山,现在开始游西山了,这个略读文本能轻而易举搞清楚。重点在于第二层意思,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真正的游玩从此开始,细究文本,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游玩的开始不仅仅在于景色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在于作者的心情和心境发生了变化,因为心情更加舒畅了,因为人生境界的到了提升,所以游玩的体验也从此不一样了,当然这种体验的改变是源于西山,是西山最终打通了作者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作者熔铸在这篇文章里的思想情感也就得到了揭示。

“宴”字,即安逸的意思。分别对应文章的两段内容,第一段的不安逸和第二段的获得安逸、快乐。情感的区别显而易见,更深层次的,我们可以发现蕴含情感的不一样,作者所用的语言形式也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第一段的文字紧凑,多用短句,显示出内心的无聊、不经心,而第二段相对应的语句则长句居多,语音的延长也折射出内心的舒展安逸。搞清楚这一点,语言形式的特点,语言形式对于内容表达的作用也可以充分让学生们感受到。

总而言之,抓住、读透了这两个字,基本上就可以从文字、文学、思想等三个维度对这篇文章有比较充分地了解。当然在此过程中,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也必不可少。

行知杯反思

李允霖

与《永州八记》其他七篇相比较,明显题目格式不一样。按常规格式来看,本篇应改为《西山记》,多出来的“始得”和“宴游”恰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解释这两个词呢?“始得”比较好理解——开始得到,那么“宴游”该如何理解?查阅资料可知,“宴游”的一般意思是“宴饮游乐”,但若是按这个意思理解,题目为“从西山开始得到宴饮游乐之记”依然说不通。“文中出现两次“宴饮”:一是第一小节的“倾壶而醉”和第二小节的“引觞满酌”,说明西山之游前后作者都是饮酒的,“宴游”在这里作“宴饮游乐”讲便说不通。于是我查阅字典发现“宴”还有一个“安乐、安逸”的意思,那么题目可以理解为“在西山开始得到心神安逸的游览记”,似乎比较合适。另则还因为文中一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句话在翻译上强调的是“真正的游览从西山开始”,什么是真正的游览呢?“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不就是说“心神安逸”的游览吗?由此,我决定按这样的解释来翻译题目。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如何让学生自己得出题目的意思呢?我设计将“西山”用作地点状语,省略了“于”,即“始得于西山宴游记”,调整一下词语顺序就是“于西山始得宴游记”,似乎理解起来比较方便且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说出来。课后我仍在反思,不知这样理解题目是否恰当?

西山救赎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刘越

所以当傲岸的人格尊严与“特立”的西山相融,忘形亦忘情,于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此时的柳宗元心神凝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和万物融合为一体。他感到了超脱而旷达,忘却了自我,也忘却了烦忧,获得了精神慰藉。先前的“惴栗”之情荡然无存,精神上暂时获得了莫大的解脱。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心旷神怡的境界,与苏轼笔下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何等一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次心灵的救赎,也完成了他生命的反转!

可西山究竟有何魅力让柳宗元产生如此大的改变?他为什么在最后说:“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我觉得课行进到这步应该可以顺其自然地提出此问题。我担心课程行进过快,学生到这一步还是比较难理解,就给了一个提示:柳宗元在《马退山茅亭记》一文中曾提出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主张。

同时点醒学生之前概括出的西山特点,这是西山在柳宗元眼里不同于诸山的地方也是能触动柳宗元的点。因而帮助学生明确:西山和作者在如下两方面达到了山与人的契合。

第一,际遇处境:西山人迹罕至,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一座被人忽视的山;而作者沦落天涯,是一个政治上被忽视的人,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二,品性气度:西山高峻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而作者卓尔不群,不愿与世混杂,耻与小人为伍。西山与群山之间是有疏离感的,而作者与世俗群体也是有着疏离感的,这种疏离让他既寂寞又自得,所以他见西山则惺惺相惜、如遇知音,从而达到了精神上的契合。

为此,我想更进一步锻炼一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便出了一道题:“对于柳宗元来说,西山不是山,是            ”(请学生自己填写,然后回答)但是高一学生貌似是在高强度的课堂下,在临近结尾的时候已经有点疲惫了,在这道问题的回答上比较不答要求。不如强两个“醉”字回答预期好。

白云迷路合复开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张小英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好的课堂教学,应该和好文章一样,也有一条清晰的“路”,这就是课堂教学的主线。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面对丰富多样的文本,面对风格迥异的表达,却常常迷失了道路,误入藕花深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唯有且行且悟,才能渐渐接近正道。通过《始得西山宴游记》这一文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我对教学主线的重要性有了更切身的认识。

……

教学设计时,主要抓住“始得、宴、游”三个词,将课堂主体设计为三个板块。首先,用清代林云铭的点评引发学生对“始得”二字的关注,通过找出文中出现“始”字的句子,辨析不同的含义,明确“始得”作为文章行文线索和情感变化线索的功能所在。其次,关注前后两次“游”的情况。让学生从游玩过程、心情感受等角度进行比较,通过朗读对应句子,演绎虚词“而”的不同读法,揣摩不同心情。执教过程中,学生能够品读出他山之游中,柳宗元无聊、麻木、颓废的状态;也能感受到西山之游中,柳宗元的急切、坚定和执着。再次,提供给学生辞典中“宴”字的四种义项,让学生判断这篇文章的“宴”的意思。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西山可以给柳宗元带来安宁之感?最终悟出西山与作者的相似处,感受作者人格独特卓立之处。最后,联系此类游记散文中常见的“小大之辨”“寄情山水,化合自然”等写法,对文本意蕴进行提升,点出山水文学的共性:融入个人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的“超自然”精神。

从自我放逐,到自我回归,直至最后的自我确认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思考

宋媛媛

在上课的前几天,偶然遇到一道选择题,根据对联选择对应的诗人。其中有副对联就是“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因而受到启发,在上课时即以这副对联入题。“江山永柳各千秋”,永州、柳州,因为柳宗元得以名垂千古,而柳宗元也因为永、柳两地的山水人情获得精神的慰藉。这种山水与文人的相互成就在文坛并不鲜见。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首,但是在游西山之前,柳宗元已经在永州游历了很多奇山异水,但是并没有在游历中获得身心的放松,身为“僇人”的“惴栗”感并没有些许的减少,甚至在游览的过程中让人觉得多少有些机械化与程式化,比如“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对于游历的重点“景色”没有过多的描写。对有游历过程的程式化记录让人觉得柳宗元游历众山时的出行重点似乎并非寄情山水。然而,在游历西山时,却截然相反。从游览的情态到景色到内心感受,到最后的“醉”与“归”,柳宗元都毫不吝惜笔墨,浓墨重彩的凸显西山的与众不同,并且感慨之前的游历都不算是真正的出游。

那么西山究竟“怪特”在何处呢?所以,整篇课文我主要设计了一个问题:作者游西山与游众山究竟有哪些不同? 请同学们找出对比。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柳宗元游历众山与西山时,整个身心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这些对比让我对柳宗元的精神世界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柳宗元游历西山的过程中,经历过三个精神阶段。

让一节课成为一把钥匙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杨贝贝

《始得西山宴游记》正文共4处“始”,为我们简单勾勒了作者与西山精神遇合的过程。分别是“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从“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到“才开始指点着它,认为西山奇异”到“从此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文章第一段书写游览其他山水时的心情抑郁是对西山之游精神愉悦的铺垫与反衬,而在文章第二段中我们看到,西山“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作者不禁发出感慨“然后知是山之特立”,柳宗元在西山之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西山独特卓立之美与柳宗元不甘沉沦之美相映衬。爱好山水的柳宗元得益于“因坐法华西亭”的契机才得以发现西山,“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才得以辟出一条上山之路,可见西山是不被世俗人所识而遭弃的,这与柳宗元在世俗官场中被一贬再贬的境遇相映衬。带领学生比较西山与柳宗元的相似之处,便可理解为何柳宗元能在西山得到真正的安适与愉悦。在外在之景与内在情致的妙合无垠中,作者“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在与西山的精神共震中,作者忘却了烦忧,获得了慰藉。这便是“始得”二字背后的深层意蕴。“真实的永州西山只有一百多米高,不及南京紫金山的三分之一。”当我说起世人眼中的西山时,学生不禁吃惊,进而思考,柳宗元笔下的西山为何如此神奇。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同学们给出了解答,外在物象在世人眼中究竟如何并不重要,只要那自然景致在某一个点与一双慧眼遇合、共震,心与物游,便会幻化出不朽的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如是,《永州八记》如是,其后的山水游记亦如是。

这堂课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还得益于诵读充分,上课伊始,我带领同学们齐读、单独朗读,在诵读后的正音环节中,同学们扫清了字词中的误读误解之处,在反复诵读中,同学们愈发接近文章的深厚内蕴。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李建伟

赛课时,我发现学生不能按照自己之前设想的进行下去。文章的开头一段中,开头几句中话其中“恒惴栗”这一句,不仅“惴”这个字不会读,而且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更不知道“恒惴栗”的原因所在。再往后问几句,发现学生也看不出第一段的游山玩水心情如何。看得出来,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压根没想过这些问题或者也没有细想。所以,几个学生被我喊起来的时候大多一脸茫然,这一下子弄得我相当紧张,几乎乱了方寸。我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种状况,心里特别慌。此时如果停下来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会大大影响教学节奏,要想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上很难了。只能先硬着头皮讲下去,实在不行,自己分析,只要学生点头即可,之前的教学设计只能临时改动,按照课文的顺序依次进行。先分析第一段,师生一起讲解文章大意,然后分析这段文字记载的游山玩水带有一种什么样的目的,背后的情感是什么样子的。经过20分钟才把第一段弄清楚,头上急得一把汗直往下流。

赶紧转入下一段,第二段内容较多。如果照第一段的方法,只能推进一点点,所以只能抓重点语句。还好昨晚提前布置下来一个思考题:西山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用原文来回答。这个问题抛下去,同学们的回答相对来说比较靠谱了,解释和概括都还不错。原来这个班级属于慢热型的。我接着问学生站到这么一个特点的西山顶上,作者有怎么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说作者陶醉其中。那么我接着启发学生说原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自己陶醉其中的呢?这个问题同座位的2-4个学生可以热烈讨论。班上的氛围逐渐好起来。我喊刚刚讨论热烈的几位学生来回答,果然不错。这一轮问答下来,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快被学生把握住了。我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个西山呢?学生争先恐后的你一言我一句说到,精神苦闷,寻找精神知己,而孤傲的西山恰恰符合作者心中的那个形象,西山的存在让作者看到生的伟大,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如此相同,合二为一,从而摆脱了消极的情绪,发现了人生的意义。到这,本节课的下课时间也到了,刚刚好。

反思一下本节课的得失,课前准备的上课思路一穷二坐三醉四归,一点也没有用上,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没有形成太多的交集。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的学情把握太少,从结果来看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来安排教学过程无疑是自说自话,学生无法做到精准配合,也不太可能发现学生的学习热点和盲点。因此,后面的教学设计除了占有大量的分析资料外还要好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好预习作业后要及时地检查和反馈,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学生,才能让这个课堂生花。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徐惠中

探究“始”

(一)始知

“始”字时贯穿全文的线索,根据这个字将全文分为“始知”“始异”“始游”三部分。第一部分,在见到西山之前,作者依然有所游览,但心理状态是“恒惴栗”,行动状态上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活动内容也无非是探山、喝酒、大梦而归,整体呈现出的一种麻木、僵硬。清代刘大櫆提出了“因声求气”的说法,他在《论文偶记》中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所以为了体现这部分,我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再加以提示,让学生在读中通过几个连续的短句和虚词的连贯出现来感受作者在这部分中所渗透的情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部分所占用的时间较长,我认为可以改成按照提示找句子和小组朗读、讨论的形式,可能会效率更高些。

(二)始异

第一段结束,进入了文章的第二段,也就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包括“始异”和“始游”。“始异”部分我选择从西山的特点“怪特”处入手,依然是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去寻找。这一部分是我重点指导的部分,柳宗元在登上西山后的自由、放松、开阔都需要用合适的节奏读出来。其中,“高下之势”几句,应展开想象力,语调悠长、意境开阔,读出一种在天地间自在遨游的感觉。这也能契合接下来的“悠悠乎”一句,让学生能更好理解。在处理这部分时,我先叫了一个学生,但是她所找的范围和读出的效果并没有达到课堂预期效果,因此,我又在指导过的基础上,再次找了一个学生。但是,这部分的指导语言,我不够到位,比较含糊,导致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也占据了过多的时间,打乱了课堂的节奏。之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朗读功底,同时多打磨自己的教学语言。

朗读只是理解文本的第一步,朗读后,需要学生概括此段中西山的特点。学生在读完后,基本都能概括出西山的高和偏两个特点,但仅仅这两个,就足以支撑西山的“怪特”吗?很显然,并不能。那为什么西山能在作者眼中如此特别呢?仔细研读描摹自西山而望出的风景,可以得出,作者在这里极言西山之“高”。高到其他的山都已经不算山了,只能是“培”。在此处向外望,视野外接天际,这其实已经不仅是山势高,更是胸怀和眼界都达到了超脱的境界。这时候,作者才点出西山之“异”——是“特立”。西山并不是以外形取胜,而是靠境界取胜,而这境界,也是作者心境的转变。这一部分的探究,我本来的设计是学生讨论得出,但因为前半部分的节奏稍显拖沓,因此并没有给学生以讨论的时间,而是由我来提示。这一问题如果交给学生讨论,将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接下来的内容。这也是本堂课的一大遗憾。

九月二十八日的西山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思考

郑丽芬

于是从前次次饮酒是头脑空白,一片茫然,大梦一场,醒而归。所谓解酒浇愁愁更愁。

而西山饮酒,更是微笑着、气定神闲的,“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迷醉于天地山水之间,“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忘我于悠悠浩气中,从前的痛苦、不甘、委屈,在天地间都如此渺小,不值一提,天地如此开阔,无穷无际。

于是,问孩子们,是什么让柳宗元两次饮酒的状态如此不同?

孩子们说,是西山。西山独特在哪里?学生慢慢地描摹着,描摹着西山与他山的不同,描摹着西山的独特。慢慢聚焦到西山的孤特,西山如此高峻峭拔,孤傲傲岸,才能尺寸千里、四望如一。

可是,我残忍地告诉他们,西山现实中也不高。是作者寄情于西山了。西山,不是山。是他自己,是一个孤高傲岸的人。西山风景独绝,而人迹至,养在深闺人未识。作者赋予了西山孤特,这是他灵魂的自救。一个苦苦挣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去找到他的路,找他的力量与精神。在九月二十八这一天,找了很多年的慢慢开悟的柳宗元,遇到了西山,有点怪异、特立的西山,喝了酒,于是有了豁然开朗的境界。他们成就了彼此,西山是庄子和老子,教他学会了逍遥游,教他领悟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他,记录了西山的孤特,西山的卓尔不群。

这才是这篇游记最大的特点。王夫之《船山全书》中说:“于景得景易,于事得景难,于情得景尤难。”

过去喝的那些酒,走的那些路,游过的那些山,也不该被辜负。没有那些岁月,就没有九月二十八的西山。没有人郑重其事地说:“是岁,元和四年也。”不过,刚刚好,他走到了豁然开朗的这一天。

而现实也不是童话故事,从来没有轻松的结局。写下文章的几年后,作者还是会感叹:“匪兕吾为柙兮,匪豕吾为牢。积十年莫吾省者兮,增蔽吾以蓬蒿。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中国文人,在痛苦后常常从自然中汲取力量,一边欣赏自然风景,一边思考社会人生。而中国社会的积弊太深重,个人太渺小,太孤独,无法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对抗这种遗弃感,温柔的美好的柳宗元最终还是郁郁而终,但是,他尝试过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