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习主席这5年都说了啥?

文 / 屠桂芳 责编 / 屠桂芳 2019-12-04 点击 9217

顾明远、张志勇、田慧生的“学习语录”

精彩导读: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未来 

01
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强则国家强
 
习总书记语录:
学习语录: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文/顾明远 

教育决定着人类未来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品德、启迪智慧,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坚持和平,还是战胜贫困、改善环境,都要依靠教育培养有远大志向、能为人类造福的人才。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习近平总书记

 因此,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的需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此,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扩大投入。

 (作者顾明远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教授。)

 

02
立德树人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总书记语录:

学习语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文/张志勇

 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

 教育具有为人生奠基的重大意义,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综合利益诉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学习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即“成学之教”不断扩大优质教育机会,不断开拓人民接受教育机会的新途径,仍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不过,满足人的学习机会的需求,绝不等同于人人都能上重点大学,而是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

 二是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成人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即“成人之教”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身心健康的人,都成为遵纪守法的人,都成为诚实守信的人,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三是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就业谋生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即“成业之教”。教育要唤醒人的职业意识,要为人的就业谋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终身发展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即“成己之教”。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引发、培育、呵护人的职业兴趣。

 五是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终身幸福生活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即“幸福之教”。教育要为人生幸福奠基。

 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系统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必须建立协调各方的共同育人观。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立德树人包含在德育、体育、美育之中,包含在各门课程之中,包含在课内课外活动之中。

 必须建立育人为本的教师职业观。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要做“四有”好老师,要做“四个”引路人。

 必须建立育人为本的学科教育观。 

人类早期教育是与社会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教育的功能也是融知识、技能、做人教育于一体的。只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学校才逐渐从社会生产实践中独立出来,并随着科学的发展,形成了日益鲜明的分科教育。 

就教育本质而言,任何学科都是教育的工具,都是以学科为载体培养人的,而不是相反,把学科知识传承作为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位教师都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学科教育观,在承担学科知识传承任务的同时,担负起学科教师育人的基本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 

必须统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加强德育。 

习近平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改进智育。要注重学思结合。 

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坚持知行合一;要注重因材施教;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3、强化体育。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那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4、更加重视美育。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5、加强劳动教育和文化育人。习近平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

 与此同时,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政绩观和教育评价观。 

一要建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政绩观。用单纯的考试升学“指挥棒”指挥学校教育,结果导致学校教育违背“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背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脱离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轨道。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二要建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符合全面依法治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要建立健全学生素质档案评价制度,把过程性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作者张志勇系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 

03
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习总书记语录:

学习语录:

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文/朱永新 

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四个“引路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

 理想信念,是源头活水,是好教师的不竭动力。

 一名好老师,应该把“传道”之“道”,蕴含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之中,用正确的方法诠释科学的理念,以自身的理解去诠释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文明,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建设者,用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道德情操,是境界修为,是好教师的成长阶梯。

 良好的道德情操,会保证教师在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中,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人。 

好教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真正的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同时发生在师生交流的任何一个时刻。教师的道德情操,彰显出榜样的力量,体现出生命对生命的灌溉、精神对精神的濡染。 

扎实学识,是行动利器,是好教师的实践工具。 

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扎实学识,包括了专业技能等教师从教需要的知识、能力与教育智慧。 

在信息社会,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学识就会寸步难行。信息化条件下的知识很容易获取,教师垄断知识、受教育者必须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已经不复存在。 

在各种高科技手段的辅助下,学生掌握某些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甚至比教师还快,这种文化反哺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时代特征之一。所以,教师在拥有扎实学识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复活知识的能力,在对学生们“授之以鱼”的过程中实现“授之以渔”的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的多元化、生活的多面性,导致教师在教育中所遭遇、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如果仅仅掌握了知识,而不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不能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技巧,很可能会出现教师越卖力、教得越吃力的状况。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师生双方都受到伤害。 

因此,好教师应该善于不断学习,学会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专业阅读,站在团队的肩膀上进行专业交往,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专业反思。要乐于阅读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乐于分享自我的成长收获,在践行中不断总结提升,把一线经验完善丰富为教育智慧,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逐渐成长为专家。 

仁爱之心,是幸福之本,是好教师的成就之根。 

仁者爱人。因爱人,而互爱,教育从而拥有了生命的温度。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不能成为经济上的大富翁,拥有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可以因为自己的成长而直接使学生们有更好的发展,而收获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满足。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习近平总书记

 总之,一颗仁爱之心会保证教师良好的生命状态,会确保其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一个厌恶教育的人,肯定不可能成为好教师。一个能够从工作中发现幸福的教师,肯定会更乐于投身教育之中。天长日久,这种幸福感不仅会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激发教师创造更多幸福,也会成为教师理想信念的重要源泉。

 教师职业是一项寓神圣于平凡的工作。只要拥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就能更好地激活自身的潜力,出现把不利化为有利的可能。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努力,这样的生命,又怎能不奏出一支生命和教育的宏大交响乐呢? 

(作者朱永新系苏州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04
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人才
 习总书记语录:

学习语录: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人才

 文/田慧生 

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既是科教兴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才强国的应然要求,亦是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义。 

提高教育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注重“有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举办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中国而言,要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就必须注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关注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突出质量内涵,提高质量意识,推进教育向内涵发展转变,着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提高教育质量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应然要求。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最持久、最有力的支撑,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际竞争的核心。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

 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人才强国的应然要求,没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换言之,只有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育更多管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精尖人才,抢占人才竞争制高点,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提高教育质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真要义。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既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于教育价值指向的准确判断,也进一步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命题。而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田慧生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05
教育公平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总书记语录:

06
理想信念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习总书记语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