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论·教育篇
本文看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越来越突出强调立德树人。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立德树人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立德树人重要地位不断凸显。新时代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得以确认。
总结、梳理70年来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意义。坚持党的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坚持以明大德、守公德、立私德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坚持全面发展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指向,坚持与时俱进是不断推进立德树人的动力源泉,坚持以青年为主体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切入点。
新时代、新发展,立德树人需从以下几方面不断精进。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铸魂,二是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三是全面落实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四是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五是健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协同育人格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越来越突出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精髓。回顾70年来立德树人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总结提炼基本经验,对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画好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教育同心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的发展历程
“立德树人”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德育统领,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立德树人初步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如何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并未对人民的道德品质作出具体规范。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这一阶段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德育问题受到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立德树人重要地位不断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迎来新契机。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关键。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三个面向”和“四有新人”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丰富了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21世纪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和人才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重要地位不断凸显。
新时代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得以确认。
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使人类德性面临严峻挑战。鉴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下来,体现了党对教育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本质的新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把“四育”提升为“五育”,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全局,深刻阐释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对于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怎样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要“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家长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重要论述。对于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全局,进一步丰富了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总结、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立德树人工作涉及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坚持为党育人的根本立场,坚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我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坚持以明大德、守公德、立私德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立德的根本目的是树人。人处在与自己、他人、社会、国家、世界的交互中,因此,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应该兼顾国家、社会与个人三大维度。毛泽东在1937年10月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中写道,“我们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强调个人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大德。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首次以条文形式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在道德建设方面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拓宽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立何德”做了深刻阐释。强调“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大德”;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守社会文明、风清气正之“公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涵养慎思笃行、严于律己之“私德”。
坚持全面发展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指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也是不断推进立德树人向前发展的理论依据。从静态的视角来看,立德树人主要涉及树什么人、立什么德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因此,要树立全面育人观,拓宽立德树人的面向,构建“大德育”体系。从动态发展视角来看,立德树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坚持协同育人、全过程育人是推动70年来立德树人取得实践成效的重要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就是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坚持与时俱进是不断推进立德树人的动力源泉。70年来,党在不同阶段赋予立德树人不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需要不断调整。在实践层面上,改革开放前没有统一的德育课程,1982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一次系统化、科学化地构建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体系。21世纪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分段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迈入新时代,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投入使用。立德树人工作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和国家育人需求,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青年为主体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切入点。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具活力的力量,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早在延安期间,毛泽东同志就高度重视青年群体,提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将青少年教育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关键一环,提出要不断改进和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努力使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胡锦涛同志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7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青年群体价值观、道德观的塑造,注重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时代立德树人发展趋势
新时代、新发展,立德树人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不断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需从以下几方面不断精进。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铸魂。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以理想信念铸魂。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要居安思危、长远谋划,更加重视对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青年树立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共同理想,树立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崇高理想,树立贡献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扎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宣传推广、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等工作,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做好铸魂育人工程,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是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是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三是全面落实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教材。统编教材要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研究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及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中小学教材审查工作细则。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
四是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课外活动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各领域。充分挖掘五育之间互为关联、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育人价值,构建落实立德树人的新模式。
五是健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有责任。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重要影响源,教育等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凝聚立德树人的教育力量。全社会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70年来,党对“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认识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突出强调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0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立德树人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引领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