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的体会
语文组 王娟
11月25-26日,非常荣幸能够跟着曹老师参加了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这次的主题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论坛只有一天半的时间,虽然短,但是通过集中听取一系列精彩的讲座、发言以及示范课,我的收获很多,对于散文教学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实践层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下面谈一谈我的具体体会。
首先是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南帆的讲座,有两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是他强调,对于散文的分析、细读虽然非常有必要,但是在细读的同时,必须注意不要破坏散文的整体感,避免过度分析所产生的零件的感觉。散文是一个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这是我们分析讲解散文的前提条件;二是南帆教授对我们平时所讲的语感进行的分析。语感是什么的确是一个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它的存在、觉得它很重要,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南帆教授指出语感虽然玄妙,但也是有迹可循的。它背后的元素有语意、语调、情感、用意等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逐一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以求达到对于语感最大限度的接近和了解。虽然这两个问题在具体文本研究和教学中该如何操作,南帆教授并没有具体言明,但是我觉得它们在理念上给了我以启发,对于该如何解读散文以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其次是上海的张广厚老师的发言,张老师谈了散文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相关问题。张老师指出当下不少的散文教学内容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比如说一提到写景散文就是借景抒情,一提到写作手法就是比喻、排比等,这些教师教起来虽然轻松,但是学生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甚至是由于不断的重复产生厌倦的情绪,这些当然是失败的散文教学。而张老师认为真正的散文教学教的应该是“什么内容用什么语言来写最合适”,寻找的是不同的作家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时间段的个性,去仔细品味学习语言的独特性,而不是满足于仅仅知道他们的共性,因为这些共性往往是学生本来就清楚不需要多说的。所以他强调散文教学千万不要教一目了然的东西。不要仅仅满足于分类,教师要立足于努力去找出那把唯一能打开某篇文本的钥匙,而不是满足于拥有一把万能钥匙。最后他总结道,教一篇散文我们必须要回答四个问题“语言表面写了什么?它的背后还有什么?作者的世界观是什么?这个世界观是如何得到表达的?”,每篇文章都只有唯一的答案等着我们带着学生一同去品味探寻。
而来自金坛市教研室的一位老师的发言可以说是对张老师发言的进一步延伸。这位老师认为我们教散文,教师一定要有深入全面富有个性的解读。我们要从文本中不仅读出作者,还要读出作者和读者的交集,更要读出自己来。而想要读出这些东西来教师必须要花大功夫。紧接着他以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一课为例进行了具体介绍,在备课阶段,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有郁达夫写作这篇文章时期的日记,有表现郁达夫对山水自然思考的其他作品,有对于郁达夫的春愁进一步研究的文献资料等,掌握如此多、如此全面的资料,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自然会深入不少。他还指出教师要想进一步深入对文本的研究,除了针对某个文本的研究之外,更主要、更为根基的还有教师自身学养的增进,这包括文学艺术修养以及社会人生阅历,真正是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备课。这句话说起来虽然大,但细想来要想能够上出打动学生,给学生以教益的好课,还真的非如此不可。
以上两位老师的发言启发了我深深的反思,我的散文教学中有没有存在类似的问题?非常惭愧当然是有的,由于认识的不足以及自己的懒惰,我时常也会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只知道一些表层面的东西,大而化之缺少深入的挖掘,这样的课上出来自然是没味道。找出了问题所在,我想今后的散文教学,我会更多地努力去挖掘个性的东西,虽然不会轻松,但是个性才是触及到散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灵魂,对此我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而由曹老师在活动中教授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在文本个性化解读这个角度,可以说正是一个精彩的示范。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与人物个性发展紧密相关的两副笔墨以及梁实秋从徐老师那里继承来的独特的语言风格,粗看上去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但都被曹老师给深挖出来了,叫人不由得产生“真的是这样,我怎么没找到”的感慨。这不由得人不佩服曹老师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底。
这堂课还充分体现了曹老师的语文课要以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用他的话来说也就是课要上得“扎实一点”、“朴实一点”、“结实一点”。落实到这篇文章中,比如说“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下”,具体是怎样的情形,什么叫“正当防卫”,我的“上午捣乱下午安分”又是怎样的情况,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看似只是文中的简单的描述,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从学生刚开始的回答情况来看,他们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偏差的,而曹老师及时地指出了这些问题,带着学生一起解决,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程度自然又深了不少。这些问题并不花哨,说白了就是理解文本,但却又是语文学习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除了精彩的示范课,曹老师在课后还进行了说课,由散文教学说开去,对整个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强调了课要扎扎实实地上之外,曹老师还特别指出,语文不仅仅是课堂学习,它是包括备课,授课、批作业、与学生交流等一系列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都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效果,我们要用完整的眼光的来看待学生,把语文教学看做是一个流程。此外,区别于其他学科,我们还要用“语文的眼光”来看待教学,把课上出语文味来;对于课堂要有敬畏之心,用“情境的眼光”看待每一堂课的教学。这些都是曹老师日常教学中以及对我们的指导中所一直强调的,积淀着他数十载的教学经验及其对语文教学的深入探究和深刻洞察。
这次的活动,如果要用两个核心词来概括的话,我觉得是“见识”和“视野”,虽然只是局限在散文教学,但是通过学习,它进一步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无穷以及今后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