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诗薇:平实的力量

文 / 徐伯钧 责编 / 未知 2011-12-07 点击 7879

 

平实的力量

——第四届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有感

语文组  邢诗薇

        近日随曹勇军老师参加了在合肥一中举行的2011年第四届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一论题的确立应当说与目前语文教学密切关联。各版教材中,散文,尤其是现当代散文一直是主导的文类。散文该怎样去教这些散文?教什么?便成为中学语文界和高校语文教育界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一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此方面的探索。本次论坛专门请王荣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将其一篇相关论文附在《会议指南》中。

        26日上午,开幕式之后,听取了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南帆教授题为《散文的解读》和浙江大学金建人教授的《从语言的角度谈中学散文教学》的报告。南帆教授对中学散文教学并无切实经验,但其以散文读者、散文作者和散文学研究者三重身份,以研究的眼光来观照散文本身。他认为目前中学散文教学注重文本细读,注重文本的文字疏通,注重文本的结构分析,注重文本的主题提炼。散文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躯体,应当充满整体气韵和语言的灵动性。因此文本细读不能破坏散文的整体感,不要让人感到散文是是机械装配,应该从语义,情感、语调、用意等四方面把握语感。金健人教授的报告则从语言的角度谈中学语文教学,颇具学理性,重点阐释了小说、散文、诗歌不同文体语言的特点,展示了散文这一文体的独特之处。

下午是课堂展示板块,聆听了三堂精彩的展示课,它们分别是:安徽合肥三十二中刘万紫老师的《汉家寨》(张承志)、上海建平中学郑朝晖老师的《老王》(杨绛)、江苏南京十三中曹勇军老师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刘老师教授《汉家寨》在于将文本与现实作联结,试图通过令学生们与作品、与作者、与生活对话的逻辑环节安排将学生由文本而现实,发掘对散文文本社会学意义。语文课之所以为语文课,大约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课改之后,语文的“人文性”被无限放大,于是读一读课文,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找几个学生随便说说,便急急忙忙得出所谓结论,然后就忙着去花大量的时间去组织学生拓展、探究文本之外的现实问题了。最常见的便是用投影展示大量新闻图片,让学生用刚刚给出的现成结论漫无目的地谈谈看法,最好再有几个学生争论争论,教师最后高屋建瓴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课堂便在一片热闹中结束了,语文课更像是政治课。笔者前几日所听一节课便是如此,教授小说《示众》文本研读匆匆结束,后半节课抛开文本,大谈小悦悦事件,而学生提出应更为理性看待此事件的观点,大约因其不合教师的提前预设,便急急否定。学好语文首先要学好教材,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连文章都没有认真读过,一问三不知,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此次刘老师的课有对文本的研读,但也不能免俗的设计了利用大量新闻图片,与生活对话的环节。虽然该环节时间不长,但也妨害了语文课堂的纯粹性。刘老师教学设计中多次使用了“对话”这一手段,但这并非是课堂教学中可实践的教学手段,似乎仅仅是为了看上去“更美”、“更理论”,课后刘老师回顾课堂教学目标与环节时,这些浮夸的词语便不见了踪迹,其实语文课可以更实在一些,不必刻意包装。

        郑朝晖老师的《老王》由学生们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本理解的差异以及学生们生成的“杨绛为何‘愧怍’?”这一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在学生们纷繁的问题中能够缕清一条明线和暗线那着实不容易。郑老师课后也提到,他试图由以往的老师一问一答的纯粹问题链的形式中脱离出来,形成贴近学生阅读实际的教学线路,从而实现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将问题呈现出来,或者说生成出来,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忙碌”。应该说郑老师对文本有着个性化的深刻解读,对课堂高超的驾驭能力,课堂节奏很快,特别是对学生的回答能快速做出准确和机智的反馈,笔者很喜欢这种爽利的教学风格。但就学生配合而言,这节课的效果却是三节课中相对较冷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文本是初中刚刚学过的,这种重读使得学生往往容易陷于已有认知,很难跳出固有的思维藩篱。另一方面,笔者觉得还是在于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有着某些距离,郑老师希望学生解读出老王对杨绛一家是一种亲人般的感情,但学生则坚持认为这是一种友情,郑老师的多次引导都没有让其得出自己预设的结论,因而让学生不太敢表达自己,自然显得有些冷场。其实大可不必拘泥于此,只要让学生认知到文本中双方人物情感付出的不对等,就可以理解郑老师对本文的解读了。曹老师曾说教师向外能看出课文应该教的内容;向内能设计出课堂教学步骤。后者是更为难得的,因为任何教学步骤的预设都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的,只有能用学生的眼睛看待课堂才有可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因为课堂是生成性的,学生也未见得是及其熟悉的,教师其实还有第三双慧眼,敏锐而迅速捕捉课堂现场每一秒的细微变化,在整体推进中不断微调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句教学语言。

        《我的一文国文老师》是一篇看似简易的写人记事散文,曹老师在导入部分用作者梁实秋的名言——文章要深,要远,就是不要长。理解文章时,采用浅文深教的方法,变学生“一望而知”为“一望无知”,通过问题,纠正学生肤浅的理解。起初学生的表现可以说是很不配合,但曹老师沉着大气,引着学生一点点梳理,细细品,慢慢读,渐渐地学生的朗读也有感情了,渐渐地学生终于深入文本研读,学会质疑。拓展部分是极其智慧的,用文中国文老师教的作文技巧来具体评价这篇文章,源于文本,归于文本。最后仍以梁实秋的那句名言作结,再次强调读文章也要深要远。现在的语文课承载的东西太多,尤其是公开课,常常在课堂上人为附加很多东西,在这儿加一点,给专家看的,在那儿加一点,给老师们看的,单单忘了上课的学生。语文课有一种浮躁的气味,看似花哨却空洞无物。只有让课堂回归常态,才会更多地想到这个内容该怎样处理会更利于学生的理解,那个环节该怎样安排才更符合教学规律。曹老师将常态课与公开课做一个较为真实、切近的结合,如他所说必须舍得在单篇教学上花力气,语文课应该上得“朴实一点”“结实一点”,“宁拙勿巧”,要以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同时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课堂学习,它更是一个流程,教师要用完整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把语文的教法还原到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让学生进入原生态的语文学习生活之中。要用“语文的眼光”、“课堂的眼光”、“情境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周围很多教师听课时都说这节课听出了一种老一辈国文先生教书的味道。这看似平淡的课堂实质上是一种深厚的人文涵养和深刻的教学体悟的体现,是绚烂至极致转入平常后的从容自在和不疾不徐。

        27日上午主要是专题发言和自由论坛,三省一市高校代表和中学教师代表各自对语文教学尤其是散文教学各抒己见。

        笔者于本次论坛活动中,有了对散文教学更深层次的体悟,更要将获得的思考充盈到日常教学中,化为永恒的行为,让语文教学成为灵动而审美的过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