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苏派教学”的基本成因
要以流派名之,其特征是风格的相似性、结构的群体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所谓“苏派教学”,我想,如同讨论文章的体式,是以“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为原则,是以宽泛、模糊为基础的。提出“苏派教学”表明人们已经注意到江苏地区有了相对一致的风格色彩,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走出江苏人们也能感觉到他们课堂上的江苏痕迹、江苏味道,我想,这基本上是一门新学问,应该属于教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范畴,好在有不少同志已经开始了探索,我这里只是尝试归纳“苏派”的成因。
一、时代精神的影响
尽管讨论艺术、风格、流派,会非常看重个体性格的特点,但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里,时代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流派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在讨论苏派教学,主要是在新时期,特别是以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大背景的,在课改启动时,我经常借用美国一位开国元勋在民族运动风起云涌时讲过的一句名言:“现在的时代就是黄金时代。”新时期就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群众充分迸发出活力,创造了体现时代本质、反映历史规律、昭示前进方向的时代精神,而这种时代精神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强有力地引导着我们,在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卓然大家者都可以看作时代精神的代表。我们所说的时代精神,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实事求是
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伴随着一次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思想解放的重要理论成果,就是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在这个体系在一些场合被误解了。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什么叫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新时期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启蒙,多年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现在倡导教育家办学,都是旨在接近教育规律,真正意义上做到实事求是。许多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优秀老师都深受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不断探索真理,逐步抵达本质。杜威说:“教育本质上是无止境的圆形或螺旋形的东西,教育是一种包括科学在内的活动,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又反映到教育过程中去,进一步改变教育的过程,因此又要求更多的思想,更多的科学,循环往复以至无穷。”①正惟此,我们看到很多的老师一直坚持“在路上”。
2.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新时期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以中央一些关于教育的主要文献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基本精神都是坚持改革创新。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改革创新”作为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看,课程改革就是推进课程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课改出人,课改出论,课改出派。正是坚持改革创新,我们基础教育战线才涌现出那么多杰出的领军人物,才有一批批佼佼者构建自己的教学法和原创性理论,才形成了一个个各领风骚的教学流派。
3.以人为本
思想解放运动,其实也是对人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把“以人为本”写进报告,可以认为对于“人”的思想解放在理论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所有的思考和实践的原点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素质教育从江苏等地草根式生长起来,逐步成为国家教育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列入工作方针。广大优秀教师在这方面显然是先行者、弄潮儿。他们早就擎起大爱的旗帜,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温暖了许多孩子,也引领着许多年轻老师的职业生涯。李吉林认为,“我是长大了的儿童”。在翻看去年和今年两期“苏派教学”专刊时,我总感到与其说这些老师在阐述教学思想,还不如说到处是童心照亮课堂。
二、教育理论的催生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以来,教育思想大普及,许多年长的老师更是较早地注意学习、汲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可以说,教育科学、教育理论对苏派教学起着催生的作用。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其实这也是时代精神的影响,这里只是为了论说的方便,单独加以阐说。我以为,老师们对理论营养的汲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对“古”的进行反思
“古”者,传统也。每个人都有一个民族的根,在某种意义上说,人都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庞朴先生认为:“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②,江苏有的学者在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很多老师在自己的实践中,都能以反思的精神,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扬弃,这些都使某些教学法的推广、流派的形成具备了一定的民族理论基础。还应看到,由于中国的学术在很长时期是以综合的面貌呈现的,因而老师们重回古典不仅仅指向教学,比如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重要理论源头之一就是古代文论的意境说。孙双金等人对诸子的研读也是基于教育、超越教育的。
2.对“洋”的积极借鉴
“洋”者,外国也。新课改以来,有人批判盛行的教育理论是“欧风美雨”。我以为,“欧风美雨”并没有什么不好。从中国历史看,越是开放的时代,也越是强盛的时代。本次课程改革坚持“国际视野、本土立场”,自然少不了“欧风美雨”,许多国际上的教育思潮、教育理论都是在这次课改中为广大老师们所知晓所熟识。正如有的同志在进行国际比较的时候说,我们现在的课改,终于可以与欧美发达国家在一个话语平台上进行比较,展开研讨了。参加有关论坛,深有体会的一点,就是我们许多校长、老师与国外的专家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了。我们可能有过消化不良,但消化不良未必是吃的东西不好。我们应该相信广大老师,他们是有能力对国外教育理论采用“拿来主义”,鉴别、借鉴的。事实上,看看“新生代”的文章,就会大大增强我们的自信心。笔者特别感到自豪的是,江苏的老师在研究国外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思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且不说一些大学学者对国外课程理论的译介研究和其他学科老师们在汲取外国经验时所做的努力,这里仅以我相对熟悉的语文学科来说,洪宗礼先生主持的语文教材研究就对中国百年以来的语文教材和40多个国家、地区的语文教材及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了比较研究,先后编出16卷846万字的理论著作。不要说基础教育界,就是放到整个学术界,我想也无人比肩。这些研究对语文教育、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积极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就以洪宗礼老师本人来说,他是一位语文教改实践者,也是国标本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的主编,这10多年一以贯之的研究可以说为他和他的团队的实践积聚了许多的能量。“有这碗酒垫底”,加上他那我戏称为近乎走火入魔的执着与坚持,取得卓越成就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对“土”的认真总结
这里的“土”是指时间和空间上都属于我们自己。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汇,可以“草根”名之。在长期的实践中,许多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这些“草根式”的理论是我们理论营养的重要宝藏。它们较少时代和语言的隔膜,显得更为实用;它们非常鲜活,显得更为亲切。而且,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又有率先垂范的作用。这些年来,许多老师的研究都在这方面着力许多。可以说,每一个初成流派的,都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提炼。我们也正在组织“江苏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煌煌13卷,六、七百万字。这些经验、理论的总结、传播、交流,对繁花似锦的“苏派”的形成,起到了催生和鼓舞的作用。
三、风土文化的滋养
众所周知,百里不同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克思在给国民下定义时,认为国民即是土地、环境、种族等特定自然基础上,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语言、性格等因素,并在历史、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大众群体。可见,具体地域的风土文化,对于共同性格的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我想,“苏派”的提法也是基于这一点。
1.季风型风土的孕育
日本学者和辻哲郎曾写有《风土》一书,曾经是日本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作。他把风土划分为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按照他的分析,长江下游属于比较特殊的季风型地域。在他看来,季风地区的风土特征是潮湿,是又湿又热。“潮湿”带来湿润、丰沃,但湿气又是难以忍受、难以防御的,这种“潮湿”孕育了季风地带的人忍受和顺从的特性。这就形成了忍辱负重的共同性格。这种性格体现在持久的意志和感情的抑制,表现出对传统的执着和强烈的历史观。和辻哲郎对相对特殊的季风型风土进行分析时,认为这里的中国人似乎有一种无动于衷的性格,但“他们明显保持着一种紧迫感,在忍耐的深处蕴藏着一股斗志”。“从好的一面来看,这种不动声色就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③当然,由于季风型地带季节转换特征非常明显,在我们看来,忍耐是与某种期盼相联系的。顺着这位日本学者的思想,我理解到:在商品经济大潮涌动时,许多北方作家下海了,江苏却没有一个作家往“海”里跳。“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顾炎武的《日知录》说:“江南之士,轻糜奢侈,梁陈诸帝之遗风也。”但明末清初,以江阴、苏州、扬州为代表,又是抵抗异族最激烈、惨烈的地方。如果把“苏派”放在季风型风土背景下,也许有人会提出不同意见,但我相信,也一定会有许多同志会心一笑的。
2.水的滋润
江苏是个多水的省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少研究者都关注到水、水文化对“苏派教学”的影响。狄尔泰在《诗人的想象力》中曾经设问:“以创造性这一相同形式反映出来的人类本性中的共性是如何同其变异性,其历史本质相结合的呢?”我以为,这种变异性“因地”的缘由在江苏最重要的还是水,季风带来的是水,江苏的江、湖、河有的是水。这种水的滋润给人的性格,给艺术(包括教学艺术)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内蕴。不管以什么形态存在,哪怕是哗哗流响,水总是以某种形式屯积的,静水深流则是水的内蕴的极致。内蕴会成为沉稳、从容不迫的性格形成的元素。第二,是灵动。这是大家最容易辨识的,无论是涓涓溪流,还是滚滚长江东流去,都会给人带来灵动美。“苏派”一些领军人物的教学也都容易让人归纳出灵动的特征。第三,是水气。人们的印象中、想象中的“江南女子”,一定会与“水”有关联,这就是“水气”,就是水灵灵的,水葱一样的女子。林庚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谈水分》,他在文章中谈到写文章水分太多,指空话滥调太多因而淡而无味。但水分也不能没有,水是生命的海洋,水分给人新鲜感受,能使潜在的感情的因素浮现出来。这些话对于讨论教学艺术也非常合适。我在江苏的优秀老师的课堂上经常感受到丰盈感。我想就是水分、水气给人新鲜的感觉、生命的感觉。
3.富足而生精致
讨论江苏的“地利”,我总是想起繁体字的“蘇”,这也是江苏的风土。江苏水网纵横,把平原隔成一个个小块,需要较为精致的生产方式。“苏常熟,天下足”。江苏雨水丰沛,土地肥沃,鱼米之乡,生机盎然,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于是有更多的读书人,有更精致的艺术,更讲究的生活方式。据考,从顺治丙戌(1646)至光绪甲辰(1904)两百多年间,江苏共出产状元等(包括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184人,浙江137人,两省相加是直隶、顺天、河南三省相加的35人的近10倍。其背后,首先是鱼米之乡的经济优势,于是就有条件使得其中的一批批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再看看苏州、扬州的园林,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刺绣,名满天下的淮扬菜,还有昆曲、评弹等等,还有江苏当代作家笔下那么多袅袅婷婷的女性形象,怎一个精致了得?在“苏派教学”中,精致是很多老师的共同特征。以“南通二李”来说,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相当精致,李庾南被誉为“梅派”也包含了细腻婉曲的成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常常会为他大气中蕴含的精致、精致中透出的大气拍案叫绝。
四、和谐人脉的浸润
要成就一番事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人和是最不可控的变量。苏派教学蔚为大观,很重要的是,这个变量变成了常量。
1.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
江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教研部门的同志,对“苏派教学”、“苏派名师”都是鼎力相助、全力支持的。李吉林老师的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洪宗礼老师的江苏省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都是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这在全国恐怕是极少见的。江苏教育界的许多领导是苏派名师的后盾,更是可以进行深入交流的朋友。当年吴天石先生对斯霞老师的支持,时任副省长的王珉同志对李吉林老师的关心,前任教育部副部长、副省长的王湛同志和历届教育厅领导对名师们的关怀,都给人温暖的回忆。笔者曾不止一次看到,王湛同志参加江苏名师的一些活动,不要代拟稿,都是亲自研究、亲手执笔,发表了非常有见地的讲话。江苏省一些课标教材,是民间自主开发的,教育厅、教研部门毫无保留地予以支持,而现在的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出版苏派教学书系,也都是切实有力的措施。从教学改革大环境看,课程改革启动时,省教育厅就组织力量,对江苏课程教学改革多年来的探索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在“江苏特色”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考量,这自然对苏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2.新老左右融洽的友爱氛围
有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国外学者,研究多年后终于悟到,在西方人与人的关系可用“网络”一词概括,在中国则最好用“氛围”来概括。此论极当!江苏基础教育界,就是有这样一个好的氛围。每次聚会,新老之间,同仁之间,亲密无间,其乐融融。在一个流派内部也是相互支持、携手并进。笔者接触过一些江苏名师所在的学校领导,他们提出来的问题都是怎样把名师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我想,一个团结友爱的氛围,一支合作分享的团队,一块浸润肥沃的土壤,就是苏派教学最好的成长的地方。
3.苏派名师无私奉献的人格光辉
教学流派都是围绕领军人物形成的,和谐人脉的核心也是这些领军人物。我们十分崇敬地看到,许多功勋卓著的名师,他们有的年过七十,还活跃在讲台上,有的还在做班主任,有的还在思考下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的还在手把手地带徒传后。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人格光辉,照亮了追随者前行的路。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最让人感动的是对自己创立的教学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正在继续探索,以至于我面对他们新的思想时常会发出一种追问:他们思想的晚期会是一种什么景象?萨义德说,时间“是持续的象征”。阿多诺又曾期待一种晚期风格“断裂的景象”④。我想,不管如何,那都是一片绚烂的景象。他们的努力,一方面是在继续丰富“苏派教学”,另一方面他们在催发“新生代”、“新新生代”。我们也十分欣喜地看到“中生代”、“新生代”在咏唱汪峰的《飞得更高》:“我知道我要的幸福/就在那更高的天空/……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飞得更高!”正是大家不断向上向前,和谐的人脉关系才有了最核心的元素、最感人的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注释:
1.《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页。
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4期。
3.《风土》(日)和辻哲郎著,陈力卫译,第108、112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阎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