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培养青年教师基于“新高考”、结合“新课标”、运用“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地理组于2020年10月21日-10月22日开展了“行知杯”组内初赛活动。本次比赛共8名教师参加,并邀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优异的丁孟群老师、任英明老师、陆赛娟老师、姜永华老师、韩进萍老师和李明霞老师担任大赛评委。具体赛课安排如下。
本次大赛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8位地理教师分别就新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许阿香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课堂环节完整紧凑,教态自然过渡顺畅,亲和力强,内容丰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探究教学讲练结合,课堂效果优良。许老师“海水的性质”一节课中,用视频短片的形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采用探究问题式教学,重难点把握较为准确,适当拓展,适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积极思考,提醒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并采用规范表达和黑板画图的形式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徐姗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循循善诱,以几个关键问题做引领,紧扣课标要求,且问题的设置注重任务驱动和思维引导,注重学生能力提升,问题链条的串联和递进思维含量较高,落点较准。鱼类洄游等案例生动翔实,注重真实情境的运用,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流畅地触发学习的发生。
周慧老师从大家对海洋的感受开始,通过情境设问,阐述概念,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图表归纳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的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进行了归纳总结。整节课条理清晰,语言具有亲和力,注重引导学生研习教材。课堂上周老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感知海水的温度、盐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资源意识,体悟人地协调观。
朱斌老师的课,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教材挖掘深入得当,问题设计层层递进,注重关注全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读图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范表达及时巩固,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效果突出。朱老师采用一组图片对比的形式导入课堂,学习内容引入自然,以问题设计为线索层层深入,积极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分享启发学生思维和准确表达能力。对教材内容把握到位,深入发掘,并加以拓展,重难点分析透彻,板书美观条理清晰。
杨露老师亲和力强,教态大方得体,注重对学生学习生成的及时关注与反馈,与学生互动性较强;通过各种地理信息图(地图,数据图,示意图,景观图)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规范学生的表达能力;案例注重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利于体现学科价值;情境的创设,例如由海滨游泳(温度)到海水味道(盐度)的过渡,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进阶,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张雯雯老师的课堂通过美国马里兰州因水温低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引入新课。张老师语言精炼,课堂上教学活动多样,充分利用各种图表,化抽象为具体,建立思维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温度和盐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课堂提问紧扣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梯度。课堂上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能力。
张娟娟老师通过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因遭遇“海中断崖”而失事的案例和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针对教学目标,创设了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和总结,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内涵,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张老师课堂结构严谨、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顾亦周老师通过一段介绍海水的性质的英文视频引入,既激发了学生探索海洋世界的兴趣,又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在分析“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时,顾老师让学生对比了低纬度和中高纬度海区在垂直方向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顾老师的语言诙谐幽默,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在课堂上受益匪浅。
本次组内赛课的成功举办,为各位地理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交流学习的实践平台,地理组也将以这次比赛为契机不断地探索新高考、解读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促进“教”和“学”共同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