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悠悠”
——记历史组“行知杯”初赛
10月26日,历史组“行知杯”初赛悄然拉开帷幕,组内四位青年教师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为题,基于核心素养进行了同课异构,展现出各自的教学风采。本次初赛邀请了本组教学经验丰富的王东峰老师、吕劲蓓老师、袁志梅老师和焦玉蓉老师担任评委,具体赛课安排如下:
序号 |
时间 |
教师 |
地点 |
课题 |
1 |
10月26日第二节 |
王静 |
高一(7)班 |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
2 |
10月26日第三节 |
杨婧 |
高一(1)班 |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
3 |
10月26日第四节 |
臧弦 |
高一(4)班 |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
4 |
10月26日第五节 |
苏静 |
高一(5)班 |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
王静老师首先从时空观念上明确了辽宋夏金元这一时期是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然后从回顾这一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引出文化成就,就儒学的复兴,文学艺术,科技和少数民族的文字四方方面讲述这一时期的文化。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和相关史料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梳理重难点,线索完整,结构清晰,互动较多,教学效果良好。
杨婧老师的这堂课从陈寅恪先生和白鹿洞书院导入,围绕本课重难点程朱理学来设计教学环节,从传统儒学的困境、时代赋予的机遇、朴素的理性之光等方面,层层深入地讲解理学的主要思想体系。对宋元时期文化的其他发展成果也展开了课堂讨论,如文学体裁为何呈现通俗化的趋势,三大发明为何在东西方发挥了不同的社会作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等。课堂互动与随堂练习兼顾,既引导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也拓展历史思维能力。
臧弦老师的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切入,明确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从思想、文艺、科技和文字四个方面讲述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对特定时期文化的影响, 通过展示大量史料和图片,探究了宋元时期理学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就宋元时期文艺发展状况,别出心裁地以宋词为载体进行分析,课堂既有文学性,又有史学型,教学效果良好。
苏静老师的课从架构上来看,使学生理解宋代处于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领先世界,体会到这一时期文化雅俗共存、士大夫文化和市民文化并存,并进一步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为祖国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内容来看,以宋朝为主,元朝次之,辽夏金只在第四目出现。因此,苏静老师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对宋的评价引入,探索宋时期的文化的发展和特点,第一部分重点讲解程朱理学的兴起,内涵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第二部分则以文学为主,以元曲为立足点,激发学生兴趣,简述书法绘画;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三大发明的应用和外传,对世界史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介绍三位科学家及代表作;第四部分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字,重点涉及蒙古文字,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课堂效果良好。
本次“行知杯”初赛,四位青年教师备课充分,内容紧实,各展所长,充分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促进了本组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的转变与创新,也促进了历史组立足于新高考方案要求不断提升,借这次“行知杯”初赛,历史组将会不断研讨新教材,不断尝试与创新,展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