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盖,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家园。了解、认识海洋,是开发和保护海洋的基础,也是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重要载体。海水的温度、盐度分布规律是许多地理特点和规律的形成基础,通过对海水理化性质的分析,可以为后面的所学的环境问题与保护等奠定基础。
海水的温度分布属于其物理性质,海水温度的分布状况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其中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主要取决于当地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与支出热量的差值;约4℃以上的海水其垂直温度分布与深度呈负相关。
海水的盐度分布属于化学性质,表层海水盐度与当地的降水、蒸发及河流注入等因素关系密切。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分布规律,必然与全球太阳辐射量分布、气压带风带分布、海陆轮廓、沿岸河流状况以及洋流分布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最直接、形象的表达方式是图和表格等,因此本内容的教学集中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图文转换和地理综合思维等能力的要求。另外,本部分内容与物理学科有一定联系,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学生已经具备了太阳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理解本节内容应该难度不大,但对于水体的相态变化与热量的吸放关系,还需要做一定的物理知识的铺垫,同时对于影响盐度分布的全球气温和降水因素,必须要作图形补充,才能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更加完整,以便减少认知难点和盲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解全球系统中海-气相互作用和海水的温度及盐度概念;识记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图文转换能力。通过相应的地理图表、案例以及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提升思维总结能力;通过与物理、化学学科间的综合联系,分析、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提升综合思维素养。通过对我国沿岸海洋的了解,树立海洋观念,增强海洋意识,进而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本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以后,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以及个人课后的一些思考,有得有失,有思有悟。课堂的整体设计较为流畅,从情境导入—材料分析—总结归纳,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具体有以下三点感受:
1.“真体验”。首先从视频导入美国马里兰州海水低温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开始,拉近了学科知识和生活情境的距离,让学生产生“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过程中展示了很多生活情景中的图片,如喜温性水的罗非鱼,喜冷性水的鳕鱼,人类改造环境养殖牡蛎的图片等。
2.“真数据”。本节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通过展现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分布曲线,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曲线等数据曲线等进行分析,“用数据说话”,即让学生了解到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真实数据之上,学会通过真实数据的表象分析背后内在的因素,由表及里,细致分析。一方面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影响因素之复杂,思维之缜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工作者绘制图表之复杂—探索之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并且也塑造了学生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科学价值观。
3.“真思维”。通过文字概念的理解以及学科间知识联系渗透,使学生首先强化对概念的深度认识,这是促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前提;进而对数据图表的细致分析,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图表背后复杂的因素,需要综合思考,缜密思维,方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最后通过网络状结构图的分析展示,对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形成了知识的结晶,培养了总结性思维,渗透了学科核心素养!当然,本节课如果能够在师生互动的同时能再激发更多的生生互动,效果会更好,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或许,这就是笔者不断学习的动力所在!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师生应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好处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齐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资料,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到达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