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反思
吴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反思,具体有以下五点。
一、语言方面: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与十九大报告有极强的相关性,理论深度较强,因此我的这一节课力求语言简洁,便于学生理解,语调富于变化,逻辑性强,前后联系紧密,课堂节奏紧凑。
二、设置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政治意识的过程。这些探究性议题从哪里生成呢?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第二,课外的时政材料。如新闻、视频、文字资料等;第三,社会生活。如学生生活、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提出议题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具体时政的认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用具体的实施热点来印证政治理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意识。
三、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逻辑性的培养。
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点,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社会认知过程中,其核心素养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结合本节课,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设定可以思辨的议题并且引导学生向相应的逻辑方向去思考,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进而提出方案尝试解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质疑其观点。这样就充分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核心素养中队公共参与的要求。其次,对议题的讨论思辨不能浅尝辄止,要擅于去挖掘学生思考中不充分或错误的地方,抛砖引玉式地发问,进而让课堂的思维深度得到进一步地拓展。
四、注重政治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对于本课中的“八个明确”“14个坚持”的掌握,我教学设备中的互动模式,请学生在把握课本的相关知识内容后,独立思考,找出议题中“垃圾分类”在“八个明确”“14个坚持”中的体现,让学生上台在屏幕上直接练练看,再请其他同学评判他连的对不对,有无遗漏。真正做到课堂由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生成,生生互动协作,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所学内容。
五、不足之处:
个人在上完这节课后,感觉时间的节奏把握不够流程,最后的一个议题讨论的不够充分,学生可能仅仅流于对“垃圾分类”这一话题的认识,无法进一步通过师生的互动追问来将“垃圾分类”要长期开展引导到对生态理念的不懈秉承,进而升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践证明: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应该在自己全部政治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要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样,才能使政治课堂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