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哲学智慧
政治组 刘美玲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课第三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整本书的收尾,对本书做了整体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点睛之笔。虽然是新教材,但是需要寻找它本身的知识脉络和逻辑体系以及它与高中政治其他学习内容的交叉和相关之处,才能让学生系统性、整体性地理解,并且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所以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只有做好前期积累,在关键时机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加快发展。“分两步走”就是要做好量的积累,也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本世纪中叶), 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质变。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矛盾,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体现了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满足人民群众更深层次的需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必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掌握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也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细细梳理,深度发掘,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该思想的精髓,也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梳理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该怎么做,从而明确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