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生物组“行知杯”胡华英教学反思

文 / 陈雨晴 责编 / 陈雨晴 2020-11-11 点击 5366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教学反思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实验是高中生物新课改后的第一个探究实验,第一次将科学探究独立提出,探究实验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能够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并且得出结论的能力。旨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熟悉探究过程、发展探究思维,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及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条件”等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为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了良好的铺垫。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在本节之前的三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及作用。

认知能力:学生通过初中和两个月的高中生物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科常识的认知能力。

3、教学目标设置

生命观念设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细胞的结构决定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科学思维设置:分析与综合,对渗透作用现象进行分析,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科学探究设置: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临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如果是低渗溶液或者高渗溶液会发生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看“红细胞和白细胞在不同溶液中形态变化”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体会输液时用生理盐水的重要性,并据此引入主题“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原理”。

2、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原理

先让学生了解半透膜的定义,观看渗透作用的动画,通过让学生思考液面变化的原因以及如果里外液体对调出现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渗透作用中水分子进出的方向。

再通过两个问题“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帮助学生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深入理解水分子进出的原理。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对视频“红细胞和白细胞在不同溶液中形态变化”作出合理地解释,从物理现象过渡到生物现象,在学生已经学过细胞质膜的功能基础上,将半透膜的概念引申到生物的选择透过性膜,为下面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作铺垫。

  1.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在了解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后,扩大研究水分进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从生活中的现象“糖渍番茄出水”“萎蔫蔬菜喷水后变得饱满”入手,让学生明确植物也同样存在吸水与失水的现象,但是进一步思考动植物的不同。

在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不同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成熟植物细胞的哪个部分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本问题具有较大的难度,可以从液泡具有的功能和植物细胞里外实际具有溶液差的部位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清水和蔗糖溶液观察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通过对现象的描述让学生对原理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深入理解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不同的原因。

再提出问题(1)为什么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2)能否换成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帮助学生突破本实验使用的实验材料的特殊之处。

5、承上启下,深入思考

其实除了水分子,我们之前学过的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也可以通过细胞质膜进行运输,但是它们的运输方式有所不同,引发学生思考,为下节课做铺垫

四、教学反思

1、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容易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到操作环节,有学生随意走动的现象,对实验课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并且虽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做实验,对于显微镜的操作仍然不是很熟练,出现了一些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比较影响教学进度。在实验课的课堂管理上需要对学生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实验器材和试剂的摆放,本实验的具体要求最好在幻灯片上做出明确的呈现。

2、对于渗透现象的理解学生光靠动画不够直观,也不够触动学生,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应该设置不同组别的实验,通过液面高低的对比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实验原理。但是本实验教材中使用的半透膜是实际使用时由于硬度问题出现裂痕,在操作上存在困难,可以考虑换成透析膜或者鸡蛋膜。

3、在学生做正式实验前教师已经做了实验,但是该实验出现了紫色不明显,细胞破裂,引流法操作困难,现象过慢等影响实验现象观察的情况。可以考虑对实验做适当改进,比如适当增加蔗糖溶液浓度,在挑选材料时选择紫色较多的洋葱,撕取洋葱外表皮尽量使用尖头镊子,使用吸水效果更好的吸水纸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