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异域的文学风景——李继宏老师教我们“外国文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 / 张小英 责编 / 张小英 2020-12-14 点击 5160

探索异域的文学风景

——李继宏老师教我们“外国文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11月19日晚,著名翻译家李继宏老师受邀来到十三中,为热爱阅读的十三中学子带来一场关于外国文学的知识盛会。

刚开始,李老师用他儿时的一个故事引入主题:他买回不少的外国名著,可觉得晦涩难懂。随着年龄的增加,他还是没有明白自己小时没有读明白外国名著的原因。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上海一家杂志社工作,机缘巧合下成为了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的受邀记者之一,在参加颁奖仪式上,他遇到了自己很仰慕的南非作家约翰·库切,并把自己购买的图书拿去签名。此次经历激发了他对翻译的兴趣,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翻译之路。

译作《追风筝的人》大受好评,李老师因此获得了多家出版社的邀约。在十几年的翻译生涯中,李老师逐渐找到了当年自己无法理解外国小说的原因,他认为之前的翻译者们受限于科技和交通条件,无法快速地获得与小说相关的背景知识,对外国的文化渊源也难以完全把握,因此他们所翻译的一些作品有时候缺乏一定的背景注释,限制了中国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接着,李老师就此问题举了几个例子。首先是《傲慢与偏见》中有关黄瓜的问题,在当时的英国,由于天气寒冷,冬天的黄瓜只能在塑料大棚种植,价格极其昂贵,可达到7英镑一根。而书中却把它称为“一道穷酸的小菜”,足见其家庭的奢靡。还有《简·爱》中”Shrubbery”的中文释义,它代表着英国园林中的小径,周围布满各类植被和鲜花,多是给有钱人家用来散步的。还有当时蜡烛的象征意义,在19世纪的英国,只有富贵人家或是王公贵族才舍得点蜡烛。而简爱寄住的舅妈家虽然有shrubbery,算是当时家产殷实的有钱人,可是她的舅妈在没有客人来访的情况下,为了省蜡烛钱,常常太阳未下山就已经开饭,由此影射出简爱的境遇。

最后,曹勇军老师对李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曹老师认为,李老师为同学们指出了外国小说的三个正确打开方式:注重译者,故事背景,多看不同类别的外国文学作品。李老师精彩的演讲,曹老师精辟的提炼,令我们受益匪浅,掌声持久不息。

听完李继宏老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后,同学们争相举手提问。一位同学提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阅读原版书时遇到的问题,对此,李继宏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选择地阅读原版书籍,也可以由易到难有梯度地选择原版书。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在阅读《百年孤独》新译本和老译本时遇到的差异,李继宏老师指出,老译本和新译本各有千秋,有的新译本做出了更细节的注释,更有助于读者们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同学们在阅读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与喜好做出选择。最后一位同学则提出了选专业与就业是否一定要一致的问题,李继宏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职业的选择不一定要完全依照大学的专业,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自我提升——阅读,无论是选修什么专业都应当坚持学习,不放松不懈怠,尽可能多的让自己从书本中获取各种知识。

李继宏老师向我们强调,多读书比读什么更重要,广博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让我们未来的就业拥有更多可能。对于外国小说的选择,李老师是这样总结的,对于读书的内容要优先选择代代相传的经典书籍,对于版本问题要考虑翻译的年代,新译本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具体全面地了解文化差异,同时要优先选择有名气的译者,翻译者直接决定了读者是否能理解外国作家要表达的意思。时间空余的话可以选择多类别的书,读一读和一本外国小说相关的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

初冬之夜,霖雨微寒,一席良言,让我们怀揣热忱,去探索那异域的风景!

 

撰稿人:龙婧琳  唐小清

审核:张小英老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