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化学组 黄颖洁
在今年的“行知杯课堂教学”大赛前,学校对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最新的要求与挑战,希望老师们可以试着用“活动单导学案”的形式更好的实施教学。那么,什么才是课堂上真正有意有效的“活动”?我仔细思考后觉得,可以把它进行拆分,理解为用“活”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因此,在课前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1、制定课题:选择了高中化学较难理解的一节内容,高二化学人教版旧教材《选修三》,和物质结构密切相关的内容《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2、对比教材:目前新课标高考方案已经实施,但新教材尚未到位,因此在备课时我将人教版(新旧)、苏教版、鲁科版教材的相应内容作了对比,并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了课时内容的筛选与重组。3、了解学情:正式赛课前在自己所教的班级进行了两节以“活动单导学案”为新媒体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为本节内容前一节《共价键》,以此充分了解学生在此学习方式实施之初可能遇到的操作困难,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尽量用更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能让课堂“活”起来,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1、课前建模:根据前课《共价键》的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请学生根据所学键参数内容要求,以轻质黏土、牙签等搭建本次上课可能用到的几种分子的球棍模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初步体会看不见的分子内部的键角及空间构型。2、课上出彩:提前准备了彩色小气球,每位同学发一个,在课上运用分组,分别将气球以两个、三个、四个紧密扎在一起再松手。小小的一个教具,瞬间“化无形为有形”,让学生体会了本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用于预测分子立体构型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由来。3、问题分层:学生最怕在课上老师的提问答不上来,将问题设置分层,从易到难,自己想一想,小组问一问,互评纠一纠。在这样一连串的精心设计之后,上课时就就悄悄甩手,把课堂交出,让学生自己“动”了起来。4、所学落实:课堂上光有热闹也不行,得有实在所学,因此通过表格梳理的方式请同学将所学进行归纳,之后再辅以习题进行演绎,将当堂反馈作为学习成效的诊断,及时发现问题,用于下节课前的查漏补缺。最终,我将以上几点想法落实在了此次的课堂上,使得它变得少许生动活泼起来。
“上好每一节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的初心,每次参与赛课都是我对教学的一次再思考、再审视、再提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我们教学的源头出发,那就是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将课堂充满其渴求的知识“活水”,则“动起来”的体验感必将伴随着清风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