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有穷时,阅读无止境
——记2021夏季夜读沙龙《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
5月8日晚,6:30,我校夜读小组在新青年教育剧场举办了一场夜读沙龙《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时值周末,一群热爱木心的校内外同学,聚在一起,热情分享阅读木心感悟体验。
曾经登上央视舞台的《从前慢》广为人知,但是对于这首歌的词作者木心先生,大家知之甚少。先生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到杭州、上海求学后更名为孙牧心。孙牧心成为木心使用时间最长的通用名,也是正式名。“木心”这个笔名即来自孙牧心。关于改名的原因,木心自己说过:“‘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做过教师,学生都很好,就是不能使之再好上去:牧人牧己两无成,如能‘木’了,倒也罢了。其实是取其笔画少,写起来方便。”
关于“木心”这个笔名的寓意,木心自己有过解释,据《文学回忆录》,1989年8月27日木心在给学生做《诗经续谈》讲座时提到:“古说‘木铎有心’,我的名字就是这里来。”木心之名显然与“木铎”这一传统器物有关,隐含着特殊的内涵。“木铎”就是铜质木舌的铃子,是官方在发布新的政令和宣扬教化时用来吸引注意力以便召集听众的响器。随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木铎被附加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比如《论语·八佾》中木铎成了怀抱真理和匡扶天下的圣人。
郎裕锦、赵玉婕、高恬、张婧懿、张懿钦五位同学以一首自弹自唱的《从前慢》拉开了此次沙龙的序幕。为了能够形象生动的介绍木心先生的生平,洪宇翔、岳新凯、戚望杰、张懿钦、许馨元同学富于创意的以表演的形式演绎了先生传奇的一生。
虽然先生最初是通过《从前慢》这首诗歌走进大众视野,但是木心先生创作最多的还是散文。同学们以访谈的形式向观众们介绍了木心先生的作品特点。王欣然、杨宁、裴羽洁三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他们认为先生的文章标题美丽、语言典雅、接续了“五四”之前文学传统、中西合璧、充满意识流。
尽管陈丹青倾力赞誉木心,但是对于这一个“文学的鲁滨逊”,文坛一直颇有争议。同学们不回避争议,以自己的阅读感受为本,表达了自己对木心的看法。吕欣睿、张婧懿、高恬三位同学认为木心是名副其实的集大成者,是文坛宗师;而李帙翰、张莹桢却认为陈丹青、孙郁等学者对木心的评价有过誉之嫌,木心之文字虽特别,但至多是个名家,不能称之为“大家”,不应“神化”木心。在这一环节,主持人也热情的邀请了台下的观众,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木心的看法。史佚飞、姜瑞涵、曹梦熊、夏楠等同学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尽管文坛对木心的文字颇有争议,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样一位诗情画意、学贯中西的作家应该被了解、被重视。最后大家以朗诵的方式,致敬先生,致敬这一位“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演出结束,我校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作了精彩点评。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读书沙龙,同学们对木心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我们更希望通过此次读书沙龙,让同学们明白:书中世界,包罗万象,天大,地大,世界比我们想像中的大!在眼前的生活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等待我们去认知。光阴有穷时,阅读无止境,要相信阅读带给我们的滋养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