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教学反思
地理组 朱斌
一、课标和教学重难点反思
与第一节类似,本节是为了落实“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说明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危害”,教学难点是“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二、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教学总体上是按照“情景感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共同建构”的思路展开。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情景,提出核心问题: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进而引出地震的成因及危害。此外还引导学生认识地震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不仅包括地质灾害,还有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等。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三点:
1.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通过汶川大地震、浙江丽水特大滑坡、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案例,引导学生对地质灾害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也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以他们身边曾经发生或者听说过的地质灾害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灾害发生的过程和原因。通过学习灾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未来生活有很大帮助。
2.教学中紧扣“概念——原理——案例”的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灾害分析的一般思路。教学中强调概念的重要性,通过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例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灾害之间的联系,认识一种灾害可能会引发其他灾害,进而理解灾害链的内涵。此外,还注重引导学生对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震级与烈度、滑坡与泥石流等,进行辨析与区分。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列表对比的方式辨析这些相近的概念。
3.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及形成原因是学生较难把握的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可视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图形或视频呈现灾害发生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此外,教学中还充分利用教科书的一些灾害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探究这些灾害发生的特征及原因。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知识,也能提升信息获取、加工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反思
1.本节内容在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能了解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基本概念、危害及分布特征,同时能运用资料说明灾害的形成原因。知识评价方面不能过度关注知识的记忆,而是要关注知识的理解过程。例如,在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地震灾害概念时,不能仅仅以能否准确无误地说出“什么是地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并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表达。
2.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评价。本节内容难点在于对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要求学生展开合作讨论的形式根据提供的材料说明灾害发生的原因,在说明成因时对学生表现出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以及地理思维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例如,在说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成因时,我积极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形成滑坡或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因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认识其内在的相互作用机制。
3.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从灾害链条的角度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进而理解灾害影响要素之间、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结合上述灾害的时空变化,分析其发生和发展过程。此外,在分析灾害发生原因的时候要能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角度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从“人对地的影响”和“地对人的影响”两方面入手。例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灾害也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在分析地质灾害时还要能从特定区域中加以认识,理解区域特征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从中评价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在地理实践力的评价中,关注对学生获取和处理简单信息能力的评价。让学生对案例素材进行提取、加工、分析,从而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
4.本节内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明显的渗透和体现。例如,教材在讲述地震的危害时,强调“严重损害灾区 人们的心理健康”。在这 一内容的评价中,引导学生认识大灾面前,我们不仅要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支援灾区,而且要关注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通过合理的方式抚慰灾区人民的心理,帮助他们振作精神,共渡难关。
四、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过程中缺少了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的措施,使得整个教学环节不够完整。
2.虽然结束时有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结构,但缺少必要的板书。
3.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汶川大地震、浙江丽水特大滑坡、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案例素材不够凝练,逻辑结果不强,导致部分知识点学生较难归纳总结。
4.展开合作讨论时,部分学生难以有效组织、开展,缺乏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