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教学反思
地理组 单志猛
最为一名刚到岗不久的教师,通过这次的“行知杯”教师技能比赛,使我受益匪浅。在我学习地质灾害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对自己过去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反思的体会总结出来,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前要做好准备,完善教学内容。
在准备这节课前,我熟读了教材和教学参考,并将重点的内容勾勒出来,以便更好地了解整节课的框架体系。我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了解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带来的危害和防御措施,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不断吸取知识,这样才能带来更生动、更有意义的课。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我应该认真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
二. 教学过程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上这节课时,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分清楚课堂的主体,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是我引导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短,而且设问的内容少,这就是教学的无效性,这是我应该反思的方面。
三. 教师应对每一节课进行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提到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我觉得提出了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是我应该需要调整、改进的。另外,我觉得可以用一条清晰的脉络去串联整节内容,比如说,我们国家是地震多发地带吗?引起学生的思考,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他们回答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开,学生在这杰克真正愉快,真正做到将内容形成体系,这是最重要的。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四. 课堂教学要有鲜活度,要体现真实的情景。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课堂教学的智能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鲜活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在这节课上,我只注意学生回答的对、错,而不太注意学生答问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方式的鲜活性。这样的教学,是“应试”的教学方式,是不完整的教学,我在提到滑坡和泥石流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口语化表达,这是我要积极改进的地方。
五. 教学要稳扎稳打,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我认为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就比如说,提到地震这一名词概念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地震的结构,如“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老师一直再将,这会让学生少了很多创造性,会增加学生的依赖性。
六. 教师要用于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师要勇于创新,在讲到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进行,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所以我认为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理解成课堂形式的改变就是课改,就能成就有效课堂。通过学习、结合我的简单教学经历,我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全体学生都爱学、乐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为此,我要不断改进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动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大学有所成、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