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读一读“没用”的书

文 / 张燕 责编 / 未知 2013-04-22 点击 4212

 陶和洋

    各位同仁,各位同学,上午好。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一读“没用的书”。听了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读“没用的书”呢?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没用的书,所谓“没用的书”,是指跟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的书,这样的书涉及文学、历史、哲学,也涉及科学,等等。正因为这些书跟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暂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有的人就读得很少,或者干脆不读。

    有的同学会说,我现在学习如此紧张,如果有点时间,做做题目看看教辅资料才是正事,哪有兴趣和时间去读这些“没用的书”呢?这话虽不无道理,但很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所谓“没用的书”不是真的没用,而是有大用;其次,我们现在不是真的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没有安排好时间。

    先说“没用的书”的大用。

    中国传统的读书论特别强调读书对于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影响,认为读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用:

    (1)深明人情事理。读书可以增加知识,使我们对事理懂得更深一些。读书可以扩展我们的生活空间。一卷在手,我们便可走出狭小的生活圈子,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杨绛把读书比作“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竭有名的学者“。有这么多贤哲的指导,我们对人情事理自然能够看得更深更透。

    (2)涵养心性情操。读书并不等于养性,然而读书可以对养性有所帮助。读书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书卷之气,使我们少一点狂躁之气、暴戾之气,少一点世故之气、功利之气,多一点揣摩天地的智者之气,多一点心系苍生的仁者之气,多一点自强自立的强者之气。

    (3)增强审美能力。一条水牛从梨树下经过,碰落了一些梨花。一个农民,也许对此事浑然不觉,兀自走过,但读书人却觉得“落花水牛”的图景很美,于是就会有一番享受。这不单是对于外在环境的熟悉还是陌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读书人有了阅读带来的丰富的感受,审美能力大大增强了。

    假如把话说得功利一点,我们就可以说,读书的这些功用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厚实,让我们能够活得更加明白,让我们作为思想的苇草更有力量,我们的包括写作能力在内的很多才干会自然得到提升。当然也许有同学会说:“难道课内学习中读的书没有这个作用吗?为什么一定要另外再读书呢?”不错,课内的书当然有这样的作用,但是课内的书数量毕竟有限,另外课内的书因为是带着任务的,难以放开去读。而课外所读的“没用的书”却能让我们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进入阅读,这样得到的收获会给我们更为真切的精神滋养。

    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辈子,读书的人却能活三辈子,不光有现在,还有过去和未来。

    再说时间的安排。

    唐代李密出行牛角挂着《汉书》,行路不废读书;宋代欧阳修读书利用“三上”的时间,即马上、枕上、厕上。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现在有些同学能够抓紧时间打游戏,聊QQ,却不能够抓紧时间读书。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巨大的憾事。

    如何读“没用的书”?不是随便翻开书就读的,要注意方法。

    (1)要读经典

    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洗的,其高明之处为世人公认。不能沉迷于玄幻类穿越类侦探类言情类的畅销小说网络小说之中,要自觉接受经典著作的引领。阅读经典,其中有些书可能现在看不大懂,没关系,可以“不求甚解”,有个印象,也能够给日后的高层次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勤于思考

    读书要善于思考,才能进得去,出得来。读书若不能思考,只是一路看下来,头脑就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前人提倡读书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心到就是强调思考,手到就是把思考的内容和结果记录下来。

    (3)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就是确定好读书的数量和阅读的速度。做好课内和课外的平衡。切记不可畏难,不能产生“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拉倒”的想法,要把读书当作一件大事来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各位同学,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每一本书都有鲜活的生命,与书为友,其乐无穷,所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今天我们说“读一点没用的书”这个话题,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某个问题,更主要的是希望诸位能养成勤于读书的好习惯,让读书这件美好的事伴随自己的一生。

    各位同仁,各位同学,读“没用的书”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我们要能有读书的想法。在此,我把一首打油诗稍作修改,来个“旧瓶装新酒”,诗曰:“春天正是读书天,夏日炎炎莫等闲,秋去冬来真迅速,诗书满腹好过年。”谨以此诗与诸位共勉。谢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