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
作者:洪宗礼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2012-9-10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师生这个共同体在互动中得以发展。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功台,教师在课堂上发展了学生,也必然发展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塑人,塑造有健全人格、公民素养、担当情怀、奉献精神的大写之真人。
教学即创造,课堂教学是创造艺术。教师要善于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引导学生以“有限”课堂为发端,发展“无限思考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让语文真正站起来,活起来。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有10种境界:
1.浸透教育爱、师爱。
缺乏爱的课堂,是遗憾的课堂,是缺失的课堂,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有爱才有智慧,有爱才有灵性,有爱才有活力。
大爱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至爱要渗透到内心深处,博爱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最好的爱莫过于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呈潜藏状态,这些学生的心里同样蕴藏着思维潜能,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机智的一语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如久壅顿开的泉水汩汩流淌;一句轻声的责备,也可以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苗。
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会在有些学生身上“卡壳”。因此更需要教师善于用真爱和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
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教学《皇帝的新装》。一位同学回答“故事结尾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来戳穿谎言”的问题,说了一半,忽然讲不出来了,其他同学“刷”地都举手抢答,我亲切地微笑着对大家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答出来,请等他一分钟。”等一分钟,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是师爱。在60次时钟的“嘀嗒”声中,终于爆出了思维的火花:这位同学不仅圆满地回答了问题,而且讲得很精彩。课后有人提醒我说:“你当着800位听课老师的面,说孩子一定能答出来,万一答不出来,你怎么下台?真为你捏把汗。”我说,这是基于我平时对这位学生语文水平、思维能力的了解,我是成竹在胸,即使冒点险,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值得。这叫“有失有得”。
2.蕴含丰富多彩。
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善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文本的文化含量,使课堂教学的蕴含充实而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充实丰富,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多益善。有时,适当减少内容,反而使教学更加厚重;充实丰富,也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繁复。有时,简单的几个步骤却使得教学越发灵动;充实丰富,也不等于教学手段的多样与时髦。有时,最朴素最古老的方法也能使教学效果不同凡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辩证法。
课文《一双手》明白如话,文章表面的意思孩子一读就懂,看不出内涵的深意和高明的表达技巧。按照一般的教法,就像师生共饮一杯白开水。我教《一双手》先后设计了三个情境。使课堂丰富起来。
情境一:抓外部特征。用老松木喻文中主人公张迎善的手的主要特征:粗一老一硬一干一色深一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那手指是如何的“粗”,如何的“干”,从而联想到这位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的艰辛。这样的感受,一定要比单纯的抽象概括丰富得多,细腻得多。
情境二:妙用一把尺子。讲张迎善的手“大”,作者用了长、宽、厚的一组数字,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运用数字的作用之后,我设计了比手大小的环节:让学生用尺子量自己手的长、宽、厚,与张迎善的“大”手作比较。这个体味“大”的过程,把学生从惯常的概括之中拉回来,让他们认识到简单的概括不能使事物丰满,只有具体、具象,才能丰满。通过量自己的手,使一个看来非常空泛的“大”字,顿时鲜活生动起来,显露了文中用字的精妙。
情境三:咀嚼一个“裹”宇。我引导学生从“裹”字体会张迎善的手大。我对学生说:“同桌的同学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体会一下这个‘裹’字用得好不好?”
学生说:“裹不起来。”“突出了手的大。”
我问:“可不可以把‘裹’字换成‘包’字?”
有个学生说:“不能,因为‘裹’字前面有‘紧紧’二字,‘裹’在这里不仅表示手大,还表示力气大和热情,用‘包’字就失去了这些含义。”师生对“裹”字的探讨,与作者不谋而合。
这里用的是从直观读出具象的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还原“裹”、“紧紧”这些平凡词语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张迎善的手是如何的“大”!
这便是使课堂教学充实丰富起来的关键:从课文中拎出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然后布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丰富的意义与情味,而不是那种泯灭印象的概括。这里隐含着通常所说的由过程走向结果的理念。三个情境把白开水烧得沸腾起来,丰富起来。课堂应当追求这样的教学效应。
3.知情意行完美统一。
知情意行的融合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一起,体现语文模糊科学的特点。这是汉语文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在“语文综合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更需要体现这一思想。
30年前我教实验班,设计了《模拟法庭辩论》的教学。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一。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语文课程知识和语文读、写、听、说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如何阅读法律文书“庭审记录”、如何写作“法庭辩论稿”;涉及到基础阅读方法系列中的速读、细读和研读;细读中的圈点批注,研读中的“比较参读”和“质疑阅读”等。这些知识与技能不是以单纯的静态面貌出现,而是以动态过程形式呈现的,成为指导学生听、说、读、写言语实践的程序性知识,发挥了适时为学生的实际操作定向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语文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关系;其中有对于庭审记录的话语概括、整理分析案情时填写表格、预测辩论动向、预设询问和答辩提纲等。这些设计把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活动外化为可见可查的口头与书面言语。有效地强化了语文各要素的整合与渗透。
4.富有教育智慧和灵性。
语文应是诗意的,充满智慧和灵性。一堂好的语文课也应该是有灵性有智慧的课。叶澜教授说,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实践中的智慧是透视实践、改造经验、提升自我的能力,它往往表现为怎样处理鲜活的、具体复杂情境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理解、新的思想。
这是一种通达洒脱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要有很高的语文教育的综合素质,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培育自己的创造的智慧和灵性。我深切地体会到具有这样的智慧和灵性的价值,所以努力在自己课堂上践行。
我教作文人物速写《你看他像谁》,当课堂上出现两位同学对作文内容激烈争辩,几乎要扭打起来的“突发事件”的当口,我才感到,这时教师的教学智慧,更需要具有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重要作用。人们总是愿意用“教育机智”一词来评价能够有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教师,认为他们具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教育才能,把它归因为一种特殊才能。这样,“教育机智”就被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被玄虚化了。固然,从处理事件的迅速、机敏等方面来说,教育机智确实不失为一种灵活多变的才智,但是从我和学生的对话中,在我用张飞和鲁迅的外形描写引导全班同学讨论从而化解冲突时,我透视出机智灵性的背后仍然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和珍爱。教育爱,才是教育机智的真正归因。
智慧型教师不但要善于“处理鲜活的、具体复杂情境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而且要学会在课堂上察言观色,能透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甚至能通过观察学生不同的眼神,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上50双眼睛就是一个个教学信息窗口。学生的眼神意态,就是无声的教学反馈:有的透出自信,有的含着怯懦;有的表露强烈的表达欲,不吐不快;有的显得胸有成竹,不屑一谈;有的锁眉沉思,有的茫然淡漠;有的表示心领神会,有的则百思不解……我在教学中总是用心洞察这些眼神,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材施教。
5.严谨、扎实又不乏灵活。
扎扎实实的课往往不如花哨的课抢眼,但它泪泪地流淌着知识的琼浆,提供丰盛美味的精神大餐。我认为,语文教学理想的境界是把实与活结合起来。
教《孔乙己》,一般当讲到孔乙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时,往往对“排”字一带而过,我认为这不妥,不能放过这个“排”字,而要引导学生做一做“排”的动作,把“排”字落到实处,又让它活起来。我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表演‘排’的动作时,好好琢磨一下,孔乙己当时是怎么‘排’出这九文大钱的,细心体会鲁迅先生用字的妙处。”
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把9枚硬币排成一线,用双手一推说:“就这样排的。”我说:“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说:“孔乙己好喝酒,数出9枚钱,双手一推,是急着要喝酒。”我表扬了这个学生。
另一个学生走上台来,先把九枚硬币排在手心上,又“哗”地一溜儿泻在台面上。学生说:“理由是孔乙己今天口袋里有钱,他洋洋自得,‘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个动作,就是要表现他得意的心理状态的。”他的表演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又一个学生把9枚硬币用拇指一枚一枚按到台面上,整整齐齐地排好,“孔乙己心中说,‘我孔乙己今天不但付钱喝酒,酒还要喝两碗哩。我是个知书达礼之人,满肚子学问,你们竟敢笑话我?真是岂有此理!”
塑造典型人物,是写本小说的基本要求。我这样讲“排”字,是培养学生选择最准确的文字,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能力。
6.课留“思地”,具有弹性。
画留空白,课留“思地”。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出色的乐师常把听众引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教师要深谙有张有弛、动静相宜的妙处。
《阿Q正传》中“穿着崇正皇帝的素”这句话,蕴含深意,我本可通过讲解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但为了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独力思考的精神,我明知故问:鲁迅先生在这里为什么把“崇祯皇帝”写成了“崇正皇帝”?
有的学生说是笔误;有的说是印刷排版出了差错;有的说是对封建帝王的讽刺和嘲弄……
我没下结论,是让学生把问题带到课外去思考。
7.始终有追求感、新鲜感。
善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追求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多种方法,可以设悬置疑,层层激思;可以故拟相反答案,预设思维岔道;可以投石激水,引起争论;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触景生思;也可以别出心裁,策划智力游戏,引逗思维的乐趣。总之,要使学生感到积极思维是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我的一堂作文课,一上讲台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特大的问号,学生一下子就被这问号吸引了(设悬),接下来我问:“老师今天第一天给你们上课,带给大家一个礼物。是什么礼物?猜猜看。”(置疑)大家左猜右猜,怎么也猜不出。有的说书,有的说钢笔。我提示一句:“礼物不一定是具体的物品,还可以是——”(点拨)我的话音未落,就有人脱口而出:“是思考”。“意思对了。”我马上肯定,并说,“你真聪明。”(激励)“大家能用一个字来表述吗?”(启思导练)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用排比句突出这个礼物的宝贵:“想,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想,是走向未来的桥梁;想,也是语文读写听说的总开关。打开这个总开关,读写听说四盏灯才会亮起来。”(用三个“想”把课的主题和重点深深烙在学生心里。)
为了让学生理解“想”是不是宝贵,为什么宝贵,我讲了个小故事:“一位妈妈拉着6岁的女孩小芬,夹在火车车厢里拥挤的人群中,突然,手一松,小芬不见了。”我说,“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把‘想’这个法宝用上。”(引导扩散思维)学生想出了6种思路。哪种思路是合理的、深刻的,哪种思路是偏颇的,肤浅的?我引导学生做出评价,让他们从主动地想、积极地想,提升到合理地、深入地想。最后我又曲水兴波,就小黄鱼与大黄鱼的区别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向渔民、鱼商、科技人员请教,查阅图书、网络资料认真思考分析,写一篇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思考和实践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再次被引入了深处。
8.协调、和谐,民主化。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能动体双向交往互动完成的。从本质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应当始终保持协调、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不能把课堂教学误解为“给予”和“接受”的关系,对学生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缺点、弱点和问题,应循循善诱,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的课堂“对话”,从而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这是民主化课堂起码的要求。
我教《联想与想象》,与学生平等对话,有问有答,自然亲切、有说有笑,毫不拘束,学生回答问题不妥,不完整,我就和他们一起商量、研讨,甚至用俏皮话,鼓励他们和我争论,允许他们反驳。这实际上是保护学生的缺陷美。在这种民主化的氛围中,教师就成了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
9.序而有变,动静相宜。
课堂教学可以有一定的程序,或大体的系列,但不应设计一套教学程式,或用固定模式改编“教参”,甚至变相因袭凯洛夫的几个环节,刻意追求所谓“科学系统”。更不可取的是把最具生命力,最有灵性的语文课堂僵化,模式化。一堂好的语文课总是序而有变,节奏鲜明,既有条不紊,又起伏迭宕,就好比演奏一部动人的乐曲。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个“活”字。教师教法的优劣、精粗、雅俗,不能只看课前预设问题的多么巧妙,安排的序列多么精细,要在是否“活”上加以区分,在“活”字上得以体现。我教《小桔灯》,尽管课前理出了一个大体满意的思路,但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教学计划要“适合学生”,以人为本的原则,先后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新的意外的发展变化,四次改变原教学计划的线路。随机调整教学思路,课堂节奏虽有波澜,却和谐平稳,尽可能做到序而有变。
10.如话家常,平易朴实。
课堂语言平易洗练,自然温馨,充满关爱,要让学生乐意和老师互动,心甘情愿、真心实意地积极投入。教师课堂上每讲一句话,乃至每用一个词,都要出言谨慎,反复推敲,不仅要加大含金量,准确、深刻,有哲理情趣,而且要语含温馨,平易、朴实、亲切、自然,如话家常。
以下是我在《藤野先生》的教学(片段)中与学生的对话。
师:“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样”,什么样呢?请大家仔细看课文的一、二两小节。
(学生边看书,边思考)
生:东京有樱花,有“清国留学生”。
师:樱花怎样?
生:“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教师插话:是“望去”,不是“近看”)
师:这个比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东京的樱花还是满意的,可是“清国留学生”又怎样呢?
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帽子“形成一座富士山”。
师:为什么不说“形成一座泰山”或者“形成一座其他什么山”?
生:过去我们学过,夸张也好,打比方也好,最好“就近取材”,这样才贴切,易懂。“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山体像圆锥,而且“清国留学生”又在日本。
生:用“富士山”来形容,更有讽刺性。
师:好。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继续讨论:“清国留学生”是怎样的?
生:“清国留学生”的辫子油光可鉴。
师:“鉴”的原意是什么?这里作什么讲?“油光可鉴”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引用注释来回答。略)
生:走起路来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师:“标致”原意是漂亮,这里是讲的什么意思?
生:丑态百出!
生:令人作呕!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丑态百出”、“令人作呕”,而要用“标致”,还前面加上“实在”,后面加上“极了”?
(学生在比较中揣摩,在揣摩中悟神)
生:这是运用反语,讽刺力度大。再加上“实在”和“极了”,讽刺性就更强了。
师:对。“实在标致”,“标致极了”,都不如“实在标致极了”有力有味。
师:同学们,上面所说的这些丑态百出的“清国留学生”,鲁迅先生是在东京的什么地方看到的?
生:在“花下”。
师:有多少人?
生:“成群结队的”。
师:据有关资料说,这里的“花下”、“成群结队的”等词语,原稿中本没有,是作者在定稿时加上去的。没有这些修饰语句子也通,为什么加?(随机诱导)
生:一加上去,那些“清国留学生”无心读书、贪图玩乐的丑态便跃然纸上了。
总而言之,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学生的、富有灵性和智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又能给学生真善美的享受的开放的课堂,而不是肤浅空洞,单调乏味、死气沉沉的封闭课堂。理想的语文课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生命,铸造学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