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唱主角,热情大方接待世界多家主流媒体
10月21日,我校迎来了来自英法德三国《金融时报》《展望杂志》《世界报》《经济学人》以及国内《中国日报》《金陵晚报》、腾讯网、南京广电集团等主流媒体记者的来访。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南京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感受亚青与青奥为古城带来的活力与激情。我校组织了一支由社团骨干、学生会成员、国际部英语高手组成的参观陪同队伍,获得了媒体朋友们的一致赞赏。
十点三十分,满载中外记者的中巴车缓缓驶入校园。负责接待任务的同学们站立在校门两侧,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在校党委易红书记的安排下,同学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记者们在听取了屠桂芳校长对校园的简短介绍后,分别与接待小组结对。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用英语与外国朋友们亲切交谈,向他们介绍学校的日常活动,带领其参观校园,回答记者们千奇百怪的提问。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又带领着记者们走进学生食堂。面对食堂里五花八门的中国菜,记者朋友们都无所适从。在同学们耐心详细的介绍下,记者们愉快地与全校同学共进午餐。
午餐后,记者们又参观了我校的社团活动。Bravo乐队、TOT舞团、机器人社以及广播社的精心展示,让记者们流连其间,对同学们的才艺大加赞赏。两个小时的活动在同学们与记者朋友的欢笑声中结束。临走前,记者朋友再三称赞了我校的接待方式和同学们的精彩解说,表示这种方式,让他们了解到最原生态的学生生活。
当天,我们还邀请到了我校2013届的优秀毕业生吴越。她是玄武区微公益形象大使——城墙宝宝的设计者。吴越同学向外国友人们展示了她的设计作品,憨态可掬的城墙宝宝也展示了我校学生的创造力。
活动结束后,参与接待的部分同学还进行了座谈会,总结了此次活动带给他们的收获。
附:座谈会记录
接待世界中外主流媒体活动
——陪同学生活动后座谈记录
【与会人员】
黄琪雯、于铭慧、王心烨、焦子豪、朱文强、刘昊、赵与谦、霍晨、赵佳慧、汪澜、姚文嫍
【座谈记录】
主持人:接待的外媒记者,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刘昊:记者们特别关心我的日常作息,什么时间到校、什么时间放学,每天睡多久、每天那么长的学习时间用来做些什么。
赵与谦:对,他们还仔细问了我们学校每天具体的作息安排、学生是不是都住在学校附近。
姚文嫍:记者们还问了我日常的兴趣爱好,特别用她大学参加社团的例子,鼓励了我参加社团活动。
朱文强:他们对我们的考试制度也很感兴趣,问了我们平常怎么测验,高考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霍晨:他们还问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十三中,我回答他们,环境优美,学习氛围好。
主持人:在带领记者们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我们的校园又怎样的好奇和评价?
黄琪雯:我被问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外媒记者们参观了我们的语文课程基地,看到需要跪着上课的国学教室,还问我,你们学校是不是所有课都要跪着上呢?我就解释说,不是的,这只是特色课程。
赵与谦:外媒们对于展板兴趣不是特别大,逗留了几分钟,就很直接的急着跟我们说,带我们去教室吧!
于铭慧:对!记者们对于我们学生的个人经历非常好奇,喜欢听我们自己的故事。感觉对于校园不是特别关注。
王心烨:外媒记者们参观中加班的时候好玩的问题也蛮多的。例如,他就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加拿大上大学,不去其他国家呢?因为,我选择中加班也是有所考虑的,就回答他,加拿大的福利好,机会也多些。
姚文嫍:记者跟我们的外教交流也很多的,问了外教为什么选择在我们学校任教,为什么来中国。
主持人:接待完外媒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有没有感受到一些文化差异?你们怎么评价这些外国人?
焦子豪:对自己的英语有自信了,感觉跟外国人交流也不是太难得事情。
刘昊:对,感觉只要敢说,都能表达清楚。
朱文强:完全同意,感觉交流大胆了很多,没什么障碍。感觉这次的记者朋友都很亲切和蔼。
王心烨:我倒觉得日常交流跟看书学习差别还是挺大的,好多词一到现场就表达不出来。
黄琪雯:他们的思维都非常跳跃,有时候我跟他们介绍学校,他们很快就会跳到别的话题上去。
于铭慧:吃午饭的时候,他们的筷子都用的很好,我问过我的记者,她15岁以前就来过中国,感觉他们还是对中国挺了解的。
主持人:外媒记者们对于此次参观有什么评价吗?
于铭慧:有个记者跟我说,他们到别的学校去,都是领导老师陪着参观,他们并不喜欢。这次能单独的面对面跟我们学生交流,他们觉得非常好。
朱文强:对!他们很感兴趣我们的校园活动。问了很多我们日常的活动。
黄琪雯:带他们参观了几处社团,他们都非常有兴趣,称赞同学们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