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式”志远课堂教学观摩 暨南京市高一地理教研
——人文地理教学研讨
春日暖阳,繁华灼灼,3月8日上午,南京市高一地理教研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李琳老师主持,依次有课堂教学观摩、专家讲座两个环节,南京市各区、校的高中地理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课题,由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章昕妍、许阿香老师分别带来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公开课。在“新三学”背景下,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不断优化“三单式”志远课堂模式,以“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课后作业单”三单式学习为支撑,让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达成创新,两位老师均在本次开课中体现了这一理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
章昕妍老师以“原产于热带地区的咖啡,为何在云南省广泛种植”为核心问题创设情景。学生通过两个环环相扣的子问题,在多个案例中掌握了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着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
产业活动的选择是对地理条件的综合利用,本节课章老师通过“情境-问题-行动-生成”的模式,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应用,从空间的视角,看待理解农业区位的选择。农业区位选择就是立足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地理因素,合理利用土地。
整节课学习目标明确,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路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用于表达,教学效果较好。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
许阿香老师以“山东寿光”的农业发展变化为案例导入,提出核心问题:从“种粮贫县”到“中国菜都”,寿光农业发展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上节课所学:常见的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紧接着提出子问题一:哪一类相对稳定?哪一类更容易发生变化?并结合案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会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当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时,农业区位选择是否也会发生改变?案例四和案例五分别展示了同一种农业种植在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其农业区位会发生改变;同一个区域,当区位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其农业发展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带着所学知识,课堂再回到最初的核心问题。同学们很好地阐述了寿光从“种粮贫县”到“中国菜都”再到“寿光标准”发展历程中涉及的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整节课堂以“故事”引入、以“故事”结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
随后,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李琳老师为我们带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思考”的讲座,从人文地理核心知识的梳理、思维路径、教学思考三个部分展开交流。
在第一部分,李老师紧密结合新课标中高考测评任务的要求,探讨了以往要素视角下的人文地理核心知识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地理学本质的“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的人文地理核心知识。李老师多次强调了“格局”“过程”“机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体现。
紧接着,李老师结合两节公开课,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学习活动的角度、问题分析的角度提出人文地理学习思维的展开路径。李老师特别指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之根本,在于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提升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素养,理解大概念有助于达成高通路迁移。
在实际的教学中,李老师提出要重视教材中的模型建构与分析,注重形成“情境-问题-行动-生成”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启发老师们对于归纳、演绎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李老师的讲座,启发了老师们对于人文地理教学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三月芳菲,暖意融融,正值“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李老师动员在场的老师们去十三中附近的玄武湖走一走,本次活动在大家温馨的祝福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