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属数九寒天,却是姹紫嫣红
——语文组参加学校二0一三年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综述
语文组 王夫成
2013年12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月。
学校公布大赛方案及评比标准后,语文组积极宣传发动。组内张小英、王娟、夏丹、李建伟、郑丽芬、刘薇、张苓、熊放放、张静等老师踊跃报名参赛。在教育心理学通识考核阶段,各位参赛老师在搞好教学工作之余,分秒必争地进修提升。除了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料外,语文组老师还对新课改理论进行重温,把参赛作为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难得契机,其发展意识和刻苦精神令人感奋不已。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技能测试结束后,参赛老师及时地认真地撰写教学反思,操练并提交硬笔书法作品,使此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圆满结束。下面笔者就其中上课环节作较为详细的回顾和思考,以利于促进工作,提升师道,光大精神。
出于公平公正的考虑,也是为了锻炼语文组老师限时解读文本确立教学方案的能力,本次上课环节一天内完成。文本提前一天发放。这次赛课所选文本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所写的一篇回忆性记人散文《徐先生》。余秋雨在文中充满深情地回忆了自己上中学时的英语老师徐先生。这是一位很“好玩”的老师:作为班主任不会开班会,却将邻班女班主任开班会的讲话录了音在自己班里放;在公园里带着学生做“军事游戏”,在那个阶级斗争异常敏感的时代却被公园管理人员当作“特务”给抓了起来;拼句游戏让在座的校长陷入了“躲在别人的床底下训练狗”的尴尬境地;梦想着边玩边讲课、号召学生找一个深山野庙狂背英语单词;喜欢四处游历,退休以后甚至到了八十岁还在西双版纳义务做英语导游……这样一位十分另类的老师,即使放在今天看也是颇有争议的,更何况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但是,徐先生是真人真性情,搞的是真教育。“‘徐霞客班’的同学,至今依然脚头撒野,若要编一本通讯录,须翻开世界地图”就是最好的证明。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审视思考余秋雨笔下的这位徐先生,可以帮助我们观照反思我们的教育理想和姿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八位选手在缺乏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独立解读文本,苦心经营环节,体现出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和基于学生学的灵动设计。梳理九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既可以看出他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又可以看出基于个性解读和特长发挥的鲜明的教学追求。
一、营造和谐氛围,师生在文本中自由自在游弋。
文本是学生深情回忆老师的文章,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老师们在教学时注重营造人文情境,感染着带动着学生,使课堂自然形成一种“自在状态”。课堂上,我们看到老师和学生彼此充满真诚和热情,随人物经历、感受欢笑,探究交流,像一条大鱼带着一群小鱼,快乐地游弋,相忘于江湖。张静老师由徐先生“实在算不上一位好老师”“精神也许最正常”入手让学生进入文本认识评价徐先生,接着让学生从文本跳出来,以说自己老师的形式审视十三中老师的精神风貌,最后现身说法谈自己作为人师的所为所想。这样接地气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消除了与本文之间的隔,所以课堂自始至终同声相应一团和气,让学生浑然忘却是在开课是在学习课文。最好的管理是让人感觉不到存在的管理,最好的教学是让学生无拘无束感觉不到老师在实施教学的教学。
二、抓住大的东西,引导学生拥抱文本。
教学目标要抓荦荦大端,不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篇文章的大端是什么?是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评价徐先生其人其事。参赛老师都能抓住这一点,做有高质量的学习和探究。刘薇老师以分析人物为教学中心,带领学生一步步走向人物形象——徐先生为人有真性情,为师是真教育,为教属真育人。再看郑丽芬老师的主要教学环节:一、概述徐先生身上发生几件“尴尬事”,说说事件中徐先生的表现、学生和其它人反应。二、品读对话:“你的这位老师,精神是否稍微有点不正常?”“比之于我们,他的精神也许最正常。”三、体会本文明贬实褒、以不完美见其美的选材视觉。第一步指向基本情节梳理,第二步指向关键点的突破,第三步理解写作技法,而这些都是本课的主干。对比之下,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为新而新,舍本逐末,实不足取。
三、选准理想的抓手,引导学生一起走进人物内心。
单是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有的老师问徐先生的“好玩”表现在哪里,有的问徐老师遭遇哪些尴尬事,有的问哪些地方让世俗之人觉得徐先生“实在算不上一个好老师”。而这些有趣的问题一经提出,便立刻触动学生的兴奋神经,使他们一下子进入文本。而在“徐先生到底精神正不正常”这一重点和难点环节,各位选手各运匠心各逞其才,一时间异彩纷呈。李建伟老师把“我”和邻居的对话改变成简短话剧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现世俗的不解和作为学生的“我”对老师的维护。学生趣味盎然,课堂清新活跃。为教学找一个“有意味的形式”,其意义由此可见。
四、提供长篙,让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几位选手紧贴文本而又不拘执于文本,体现出教者处于高屋建瓴的认识高度,拥有足以辉耀文本的相关资料。郑丽芬老师引用作者余秋雨在另一篇文章里的论述:生活中的两类人——一是甘于平庸的“无生命的棋子”,一是到处遭受撞击的“有生命的弃子”,帮助学认识徐先生的“精神最正常”。张苓老师插入《燃灯者》所引《马太福音》里的话语“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来说明徐先生精神之光的延续不灭。张小英老师由《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带出余秋雨的文化行者的精神标志,然后探究其师承本源,并且把徐先生的立身行事放在“游”文化的背景下考察——游离于世俗之外,游历湖光山色,游侠于坚硬世界,自然、深刻,发人深思。这些课外东西和教师的独立得的进入,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空间和思考深度,令人称赏。
本次大赛也暴露一些“软肋”,重点谈两个方面。一不能处理好“入”和“出”的关系。参赛选手深入文本选点挖掘功夫深,但不能“跳”出文本看文本意识不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不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子是没有将课改精神中的教材观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追求。二是问题设计有时失之于盲目,问题不是从学情中来的“真问题”,设计也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一厢情愿、学而躐等、牵而强之势必造成课堂上的冷场和低效。放低身段和学生等高去获得疑问、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台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后附八位老师的或全文或片段的教后反思,期望语文同仁一起切磋,共同提高,也欢迎其他教研组老师批评指正。
抓牢学生
——《徐先生》教学反思
张静
《徐先生》是散文名家余秋雨写的一篇记人散文,人物个性鲜明,学生自读一遍文本就能基本读懂,那么在这种前提下,课堂上如何始终“抓牢”学生,让所有学生始终“在场”呢?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全副精神,紧随老师的引导一步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呢?换句话说,我的教学目标和课堂设计如何才能切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激发学生的认知渴求?我的问题引导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中学生的下怀?老师如何调控课堂使学生既轻松快乐又学有所得?为尝试解决这几个问题,我决定采用浅文深教的方法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还算顺利,目标基本达成,下面是本课的几点教学反思。
一、从文本特点和学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从文本和学情出发,我设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感知人物形象。2、体会作者对徐先生的情感。 3、探究写人散文的特点,尝试片段写作。预习作业为:1、阅读文本,请用几个词概括徐老师的特点。2、选择一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师,记叙关于他(她)的一件事,200字左右。
目标决定行动,所以教案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如下四步:1、整体感知:理清文本思路。2、文本研习:品析点评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3、探究写作特色并进行片段训练,领会写人类散文的形式特点。实际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散文学习中由理解到品味,再到探究和应用的特点,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散文的文辞之美,又感悟到散文特有的情感之真,同时也领略到不同类别散文的形式之变。
二、让预习内容以一种“陌生化”方式重新呈现
第一个教学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过程其实是“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虽然这对学生来说比较轻松,但是非常必要。所以我布置的预习作业是“请用几个词概括徐老师的特点”,如果学生进行了有效预习,课堂上只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一环节,从而迅速过渡到下面的教学重点。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大家课前已经知道的东西重新饶有兴味地再呈现一遍,如何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就牢牢抓住所有学生,让他们以高度的集体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看来“下面我们检查一下预习作业”肯定是不行的,只能想办法转化提问方式,让学生的预习内容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重新呈现,这样,课堂的第一个问题既能引起大家兴趣,又不难回答,从而营造良好的起始氛围。我的具体做法是:“文中作者对徐先生有两处评价,请你迅速找出原句。”学生很快找出,第一句是“按当时的标准,他实在算不上一位好教师。”第二句是“比之于我们,他的精神也许最正常。我是他的学生,很惭愧,至今还没有学好。”然后我问为什么徐先生“不算好老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他的“精神最正常”,如何理解。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梳理出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徐先生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性格本真,有真性情。这一环节目的是检查预习,并整体感知,但由于换了种问法,通过找出的两个句子拎起全篇,从而避免了开头的枯燥,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自我感觉这第一个环节对学生抓得比较牢。
三、教师要给学生可操作的方法、具体的指导、必要的纠偏
第二环节是教学重点,旨在通过品味细节描写,感受作者和学生们对徐老师怀有的情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课文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事件以及生动的细节描写,徐老师的个性特点和学生对徐老师的情感正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所以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关键是提供给学生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具体的指导,以及必要且及时的纠偏。但是很遗憾,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自我感觉并不满意。很多同学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但做不到通过品评细节和词语来体会情感,学生分析时没有侧重点,比较笼统,而我没有及时调整问法,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纠偏,导致这一环节变成了几个同学对某几个事件的随便谈一谈,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收获不多,且由于问题不集中,没有针对几个细节反复品味,教师对整个课堂调控力不强。我的教训是:在品析鉴赏的环节,一是要求明确,二是可操作性强,三是适当指导纠偏,四是老师自己对该问题要有明确的答案。
四、在阅读中提升写作
对于名家散文,不仅要赏析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探究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会给我们一些写作方法上的启示,所以本课第三个环节是探讨总结写人散文特点,并练习写作这类散文。其目的是打通阅读和写作教学,在此之前的散文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环节,但有一些不成功的教训,所以这次我吸取教训,让同学们课前“选择一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师,记叙关于他(她)的一件事”。首先结合本文让学生分组探究写人散文的特点,学生很快得出如下几点:写出人物特点,展现精神风貌;融入作者情感,善用细节描写等。我在投影上展出四位同学所写的片段,让大家评析,由于所写对象是本年级熟悉的老师,所以大家饶有兴趣,从是否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是否渗入了作者对老师的某种情感,描写记叙是否形象生动等方面进行品评。遗憾的是,原设计中要让学生集中修改其中一则,但时间紧张,未能当堂修改,所以只能留为作业。
看得见·想得到·够得着
——《徐先生》教后反思
张小英
语文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从教师解读到课堂呈现的过程。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极大的学问,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课堂呈现的面貌、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品质。
一、由薄到厚——教师的文本解读
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对语文老师的第一重考验。拿到一篇陌生的文本,在缺少外界辅助资料的情况下,能否调动储备知识,把薄薄的几页文本转化为富有个性且厚重的解读文字,决定了这一课堂的深度和基本框架。关于这一点,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法”能给我们新老师很好的启发。于漪老师认为:“第一次备课应当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这是老师与文本之间发生碰撞的重要契机,唯有摆脱他者的纷纭见解,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品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中心,具备讲授的底气和自信。
余秋雨的《徐先生》是一篇完全陌生的文本,初读时大体理清了徐先生的几个事件,对这一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一个另类的好玩的老师。再读时选择几个重要的细节进行揣摩,例如徐先生说普通话时,“全班学生都脸红心跳,怕发生受不了的事,为他着急。”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老师的担心,足见师生关系之亲密,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第三遍读时发现诸如师生关系这样的细节,不是文章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东西,它们作为侧面信息,烘托出徐先生作为老师其中一个方面的特质。这次重读,眼光集中在了徐先生慷慨激昂地说出的那番话,当中言及曹禺、梁宗岱特立独行的教学方法,还提到了徐霞客。而且作者将当时的情景描写为“像是在为自己壮胆,又像是在跟谁争辩”。这里体现出徐老师受限于当时的教育格局,但是没有胆量突破;又抑不住洒脱散漫的天性,试图挣脱却又无奈的复杂心情。他所提到的几个人物,引起了我的探究兴趣。而且曹禺和梁宗岱这两个名字再次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或许这当中包含着余秋雨有寓意的安排?通过资料的查找,得知曹梁二人在教学上都有自由随性的风格,而这也是徐先生用来为自己辩驳的例证,也是他试图仿照的对象。至于徐霞客,他是游历山水、投身自然的典型代表,与徐先生爱旅游、爱说游历故事的心性若合一契。由此想到“游”这一个字或许可以概括徐先生这一人物。第四遍阅读中,重点关注与“游”有关的情节。徐先生除了自己爱游玩,还有带着孩子们游玩,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他的学生因此能将游记写的很好。此外,他又是一个与当时的教育体制有所隔膜的人,教学上要求的普通话都说不好,也不会在班务会上讲道理,这可以概括为他与现实体制的游离。而文章第三部分述及退休后的徐先生,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寻山访水,不懂之处还发急电求解,这引起了邻人“徐老师是否精神上稍稍有点不正常”的疑惑,这体现出徐先生与世俗标准之间的游离。因此萌生出用一个“游”字来概括这个人物的想法。第五遍阅读时,开始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距离余秋雨中学毕业已经二十余年,他何以在这一年写出这篇文章来纪念他的老师,这当中是否有特殊的用意?结合余秋雨的简历和89年这个特殊年份,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在文中寄托了一种自由宽松的教育理想,这或许可以用“游于艺”来概括。
二、由厚到薄——课堂的有力抓手
在对文本进行了反复的阅读和揣摩之后,初步设计出以下三个环节。1、整体感知:概述散文中描写徐先生的几个事件,谈谈对徐先生的认识,并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他。2、研习文本:对相关事件进行分类,一些体现了他喜游乐的性格;另一些则体现了他与当时教育体制、与世俗标准的游离。3、拓展研读:从“游”这一个字引申开去,梳理游的文化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最终归结为“游于艺”的教育理想。
在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设计是存在很大缺陷的。在第一个环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概括出几个事件,并谈到了对徐先生的认识,诸如天真、亲切、不受拘束等;也存在一些不太准确的理解,比如认为徐先生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这说明学生没有抓住细节,片面理解。进入到第二个环节,试图让学生往“游”字上靠拢,将事件进行分类,这里出现了问题。“游玩”这一点尚能联想到,“游离”则不易答出,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拖、拽”的感觉。基于此种情况,第三个环节愈加难以实施,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思维不能及时跟上,就谈不上互动了。整节课上下来,感觉磕磕绊绊,结果令人沮丧。
备课前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备课时也有了比较细致的设想,何以到了课堂上却收不到效果?经过老师们的点拨和自我反思,参照其他几位老师的教学构思,找到了关键症结。例如张静老师的设计,她抓住了“按照当时的标准,他实在算不上一位好老师”,“他的精神也许最正常”这两句话,以此驾驭全文,使学生有了“看得见、想得到”的切实可用的抓手,顺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走入文本,贴近徐先生,并与老师有情感的呼应。对比张静老师的设计,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没有将“厚”的解读进行简化,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薄”而“精”的内容;更关键的是没有找到切实可操作的抓手,课堂被架空在学生欲达而不及的地方。这是此次赛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收获。
三、由此及彼——学生的学情分析
认识到了文本解读由薄到厚、教学设计由厚到薄以及设置课堂抓手的重要性,如何寻找抓手、搭建桥梁,使学生的“彼样理解”上升到老师的“此番解读”呢?这当中少不了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备课时,我也曾将文本交给几个学生,听听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我所带的是高一的竞赛班,这几个学生的语文底子较好。他们反馈过来的信息是:人物方面,认为徐先生是一个有真性情的“老顽童”、倡导“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拘小节又有些冒失、有自己的想法却经常碰壁、他对学生有很好的影响等等。也提出了一些疑惑,有的较有高度,如“文中可知徐先生已经八十岁,为何作者时隔这么多年才来写这篇回忆性的散文?”由此,我判断学生基本能够把握人物性格,并能进行较有深度的思考。所以在设计教案时,试图将自己思考的东西全都讲给学生。
问题的关键在于,此种学情调研方式是片面的,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认识水平。一方面,这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较浓,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他们是在我的布置下认真地读了全文的,从上交的讲义上可以看出,他们反复地琢磨过,并做了很好的笔记标注。而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大多数同学在上课前有如此细致认真的解读,并达到这样的高度是不现实的,也违背了教学的常态。现实是,学生可能只是浅略地浏览一遍文章,对人物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这种印象很可能是片面、粗浅、模糊的。如果仍以前面那种调研结果来设计教学流程,就会出现滞、涩、牵、拽的尴尬现象。所以,准确了解学生“看得见、想得到、又够得着”什么,并据此设置课堂的有力抓手,将是今后教学中尤其需要观察、积累、思考和突破的地方。
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在他们的生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只有一次机会上到某一篇课文,而一堂课讲的好不好、到不到位很可能决定了他们对这一篇文章,乃至对一个作者的认识是否得当。教师在长久的教学生涯中自然会反反复复地接触到这篇文章,有机会进行打磨完善;而那些上“坏了”的课绝大多数是无法弥补的。想到一个孩子,甚至全班的一群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造成无法纠正的错误或遗憾,就不禁冷汗涔涔。由此想起曹老师说的“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挣扎”,在每一次的“挣扎”中,多问问自己:这篇文章自己能够理解多少,这节课想要教给学生什么,他们又能学到多少?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缓解“误人子弟”的惶恐不安吧。
如何准确设计教学问题
——《徐先生》教后反思
郑丽芬
24小时,没有资料的辅助和长辈的指导,独立解读文本、设计教案。青年教师借助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静下心来和作者进行生命对话、情感的沟通,慢慢地把隐藏在文本文字表面下的文化内涵领会、提炼、展现。教师进入了文本,进入了作者的内心,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架设作者和学生、文本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要怎样才能确立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独立地阅读、设计、上课,及时地、深入地评课,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一、明确最有价值、最核心的观点或内涵,根据核心价值观确立切入点,直指作品主题。
王老师评课时谈到,上课要抓最有价值、最核心的观点和内涵。怎么找最有价值的内涵呢?语文教师本身即是一个个充满个性魅力的个体,有着丰富的情感、个性化的理想追求、自由的创造力,因此不同的人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情感倾向。但即使个体感受、阅历或经验有着不同,都会被文中所传达出来的普世精神所打动,惊喜或悲伤于彼此相通的事、情、意。最初的阅读感动,一字一句的阅读、体验、琢磨、品味后的审美感受,都能帮助我们分析确立核心价值观点和内涵,它也是一切分析与研究的起点与基础。
初读《徐先生》,先是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读着读着难过起来,想起在故乡大片大片油菜花地里翻筋斗,想起夏日雨后满田满田的滴翠荷叶,想起乡村小学教室后里草编的秋千,想起漫山找老师用糖果包成的“地雷”,想起在家乡溶洞里跟着老师打着火把探险,想起回家路上三五成群的小孩们多在池塘边树荫下看小人书……那是最幸福的时光,没有之一。冷静后思考,这篇文章怎么会让我想到这些呢?怎么会让我难过呢?为那份自由自在的快乐,为那份自由自在却被约束。自由、自然,约束、威压。徐先生就是一个在挤逼的群体里生机勃勃地活着的小老头,虽然刚开始不够大胆自信,但是学生的成长壮了他的胆;而他的学生也是自然、生机勃勃地活着,虽然刚开始也担惊受怕,但有徐老头呢。“人”的实现,不就是要让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自然发展自由释放吗?人如何在现实世界里实现自己?这是人的生存处境的关注。人与人的生存处境,不就是最有价值的吗?
二、教学问题既要应统领全文又要集中。
以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由浅入深,理解文本。让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是个有效的方式。核心问题设计应该能统领全文而又集中。
在设计问题时,我在纸上列出了关键词:尴尬、自由、隔阂、不理解、威压、冷遇。正常:顺从、规范、从俗。徐先生:自然、勇气、真实、笨拙。在纸上漫无目的地列了一系列问题:
1、读完文章,说说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三到四个词语概括徐先生的特点。
2、请同学们概括徐先生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事情中不同人的态度,事情的结局。
3、别人的态度?他改变了吗?屡教不改。
4、校长发复出现,代表着什么?外力的挤压和约束压制。
5、你怎么理解“徐先生精神是否稍微有点不正常”、“精神也许最正常”的矛盾评价。
6、游戏的好处?学识非要与游戏对立?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命力、创造力能自然发展和自由释放。
7、玩的性质?寓教于乐。玩的好处?学生各方面进步了、成长、更重要的是,遍布世界各地、对生活充满兴趣,俏皮劲;别人对“玩”的态度?徐先生改了吗?
10、什么是健全而响亮的人格?
11、余秋雨如何写“徐先生”?孩子的眼光、取其拙而可爱之处,寓态度与叙述之中。
最后以“尴尬”为切入点,重点谈以下几个问题:一、说说徐先生身上发生1-2件比较尴尬的事,事件中徐先生的表现、学生和其它人反应;二、探讨“你的这位老师,精神是否稍微有点不正常?”“比之于我们,他的精神也许最正常。”三、谈一是甘于平庸的“无生命的棋子”;一是到处遭受撞击的“有生命的弃子”的生存处境;四、理解“明贬实褒,以不完美见其美”的手法,要求学生选择自己非常熟悉、喜爱的一位师长或朋友,用“明贬实褒”的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细节。
重点突出四件尴尬事,强调尴尬事中他人的态度、事情的结局、徐先生的态度,其余事件略讲;引出两种价值判断与人生态度,最后选择与尴尬事件有关细节谈写作手法。实际授课中,遇到了阻隔,一是学生对正常与不正常的理解过于局限发电报的细节,二是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有重复。故探讨第一、第二个问题花的时间较多,后面没有足够的空间展开。
王老师指出,问题设计可以更集中。第一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回答有重复之处,直接将第一个问题删掉,集中到第二问题,抓课文中两句矛盾的话:“你的这位老师,精神是否稍微有点不正常?”“比之于我们,他的精神也许最正常。”由这一个问题统领全篇,将邻居、其他老师、公园办公室的人、校长的的态度与徐先生的态度点出,谈两种态度后的不同价值判断。第二步探讨两种生存处境,不止于甘于平庸的“无生命的棋子”;和到处遭受撞击的“有生命的弃子”,还可以谈是否可以既“有生命”又不做“弃子”呢?第三步写作训练也有了空间和时间,不至于仓促。
三、遵从 “实际”设计问题:文本实际,学生实际。
问题设计应该尊重文本实际,不能过度引申。由于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不同人在解读时会有不同理解,因此出现了在解读时拔高某些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提升文章的内涵和意趣的情况,设计出过度引申的问题。设计的问题浮于表面固然不可取,但过度挖掘也是一种失误。如此分析作品,师者的匠气也会造成学生对文本的处处小心和过于阐释。
在对设计教案时,对徐先生我提到了“独立人格”,设计教案时查阅,独立人格: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曹老师认为徐先生还谈不上独立人格,他是不具备说空话大话的能力,故此干脆顺从本性,只是一个受旧式宽松教育影响较深的人。
问题设计还应该尊重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学生的理解力、心理、兴趣,都决定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设计问题时过于艰深,学生将无法触及,导致文本理解的隔阂。无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问题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
独立地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方案,促进了我对教学更深入思考,如何设计问题搭建作者和学生、文本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做到由薄到厚、入乎其内,又能由厚到薄、出乎其外。独立的设计教学方案,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将更努力地学习和专研文本,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寻找理想的“抓手”(反思片段)
夏丹
如果我能将文本读得更深入一些,思考更透彻一些,能抓住文中最关键的段落,最关键的句子,并能果断去掉牵绊我时间的并不重要的问题,我是不是就能很好驾驭这堂课了呢?可能还是驾驭不了。因为这样还只是停留在读透文本的基础上,课堂还是会呈现出散乱的状态。需要一只“手”来抓住课堂里的每一个步骤,统领每一次起承转合,纵横捭阖。这只手是读透文本后的一个高度的提炼和浓缩,是整堂课的纲领,是匠心所在,更是独具慧眼。所有的安排从此发散出去,又全部收缩于此。
经师傅点评之后,反观自己的课堂,整个教学步骤就是一步一步推进而已,没有这样一个“抓手”,来统帅课堂的节奏和步骤。不能散开去,更没有收回来。无法纵横捭阖收放自如,给人一种课堂的弹性和饱满,灵动和深度。如张静老师的课,抓住“不算好老师,精神最正常”这只手来结构整节课,就非常好,能放开去讲,又能巧妙收回到“精神正常”的徐先生的精神品质上来。郑丽芬老师以余秋雨的一句话“甘于平庸的棋子和到处遭遇撞击的弃子”为纲领来把握徐先生的人格,将邻居眼里的不正常和余秋雨眼里的最正常进行对比,牵动全文。张苓老师在结尾处以赵越胜《燃灯者》中所体现的“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他照亮了一家人,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收束整堂课,既笼盖这节课所体现的夫子精神,又提拔了课堂的品质。相比之下,自己的课堂是多么平淡无味。
如何找到这只美丽的智慧之“手”?通过此次同课异构的上课,我想,读透文本是找到“抓手”的前提,只有准确抓住了文本的关键段落关键句子,理解透才能从作者的文字中走出来,去思考如何用最核心的东西来结构全篇。然而,读透文本,并不是就能找到这一只统领全篇的智慧之手。从几位老师的巧妙构思来看,我觉得她们在备课时运用了大量文本外的知识,来读懂文本牵动文本结构整堂课的脉络。曾经读过的某一本书,书中的某一句话,话中的深刻思想与自己在读文本时的体验正好相合,这个共鸣的东西立刻在脑海中闪闪发光无法抹去,进而成为你统领全篇的核心,成为整个课堂的“抓手”!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是阅读、经验、反思的外延。一个教师的阅读数量和质量直接制约着备课的深度和广度,一个教师平时的思考和积淀制约了课堂的纵的思路和横的知识面。路漫漫其修远,吾将即刻而求索。
教学反思(反思片段)
刘薇
有两点感受:
1.教者对文本的开发很重要。
曹勇军老师在论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时,曾批评过一种教学“流行病”:把课文随便读一读就忙着去探究、活动,匆匆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个宏大的人文话题之后便去天马行空、时空交错,使语文课弥漫着越来越浓重的浮躁气息。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任何一种形式没有了内涵的支撑都只能成为枷锁。想要实现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的个性化,首先需要教师学会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因势利导,以自己的真切体验,独特感悟去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以个性化的解读引领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而不再拘泥于前人结论、“教参”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首要教学基本功。文本的精细化解读是我们语文老师展示自己语文教学素养的一种方式。
2.追求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注重文本,尤其是关键字词句的落实。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以“语”为本,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圈点批注、摘抄录记的“写”,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不是指课文所反映的人文内容,而是指语文本身的人文本质。“人的语文性”“人的符号智慧”“语言的获得”“言说的欲望”就是语文课的人文性之所在。
赛后反思(片段)
李建伟
在评课环节,蒋老师和王老师对我课的设计给予了鼓励和指导,给出了修改意见,听了各评审老师对其他老师的评价,再反观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现环节是清醒流畅,但失之浅薄,以后一定要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
曹老师告诫我们初入道的年轻教师,平时训练文本解读的时候一定要细,要精,要入乎内出乎外,不仅要懂作者讲的是什么,还要弄懂作者是怎么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和意义,这项工作要做扎实,不扎实就不会深入,不扎实就会漂浮在空中或者溺死在水里。
受益匪浅的2小时(反思片段)
熊放放
在所有人上完课之后,我们进行了评课,迷雾被拨开,我似有所悟。石老师说之所以学生没有走进文本去,是因为我把每个答案都事先“贴标签”了。因为我的心中有一个意识,要用“自然”一词贯穿全文,徐老师的游戏方式是“自然”,徐老师的生活理想是“自然”,徐老师的老师们也都强调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徐老师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理念,而我们也将“自然而然”地传播这种理想。太想体现“自然”这个词的线索作用,我就希望学生的答案中能反复提到“自然”这个词,从而体现我的设计,但学生才刚刚进入文本,他们感受到的只是这个老头很怪,很好玩,“自然”这个词又不是原文中现成的,他们说不出来,感受不到,课堂就越来越散。
“贴标签”是我在外面听课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大都是指老师心中有了固定答案,拼命把学生往答案上拉的情况,正符合我这节课的特征。回去以后我想了想,为什么一向追求自然生成的我,也会贴了一次标签呢?可能是因为太想出奇、拔高了,就忽视了学生,没有给学生梯子,就想让他们摘月亮。
没有带学生一步步分析人物特点,品味人物的行为,把握人物心理,学生对文章太不熟悉了,对故事只有粗浅的认识。而我在上课时只用了一个步骤,即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事,就算了解了文章内容,把学生看得太高了,学生没有进入文本,只在门外徘徊。
这次的赛课,特别是赛课后几位评委坐下来一起说课,让我收获很大。
首先、课堂的预设很必要,但是预设必须留有弹性,给学生表达的空间,给老师发挥的余地。季江勇老师说:“一堂好课不是死死板板钉在那里的,它应该是鲜活的,让我们感受到张力。”我们的课为什么会显得不大气,我觉得就和“弹性”一词有关。高明的课堂绝不是围绕一个死板的核心,打圈子,设计不必要的谜团玩弄学生,真正的好课就好像是裁缝制衣,在心中已有一个目标,东裁剪,西缝补,渐渐出现衣服的样子,在随意中显出不平凡。而我们上课就是机器裁衣,模具一下子切出衣服的样子,把结果暴露得赤裸无疑。
要想做到弹性,我觉得有两种方法。第一要有铺垫,这个铺垫可以是充分的预习,也可以是设计几个有梯度的问题,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第二种方法是模糊现有答案,语文的思考应该是多义的,发散的,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结论,但不可以是过于确定的答案。
其次,课堂的高潮,或者说课堂境界的提升,不能局限于文本,仅仅告诉学生文中某个地方可以换种方式理解。这样的提升仍以文章为蓝本,没有脱离课文,没有达到人、文合一。王夫成老师说展现一个老师水平的地方就是能否做到人文合一。人就是教师,文就是文章,当一个教师真正读透了文章,就可以抛开文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或文化素养给学生以自然提升。像“无生命的棋子、有生命的弃子”这样的总结就很好。这绝不是某个文学评论的总结,这是教师在大量阅读后,记在自己生命感受中的句子,在课堂上与学生共振,自然流淌出了这样的人生感受。
其三,课堂要活起来。课堂是学生的,不能被一棍子打懵了。我们要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进入文章的快乐。比如朗读、表演、体悟等等都是一些很好的方法。虽然在这节课中,我个人不是很认同用南京方言朗读云南话的设计,但的确这个方法活跃了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吸收和创新,想出一些带着学生活动,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害怕背后(反思片段)
张苓
挖口井深入进去,这是我对平淡散文教学的策略。《徐先生》不是一个故事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尾的连贯式叙述,而是拉拉杂杂、琐琐碎碎讲了很多徐先生的小事。铺开来面面俱到的讲解,一个容易时间不够,一个挖的坑太多,浅浅的没什么意思。不如找到一个切入口,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就如同挖口小井,不一定很有气势但会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我在文本前两部分抓住了“徐先生做过我们的班主任,按当时的标准,他实在算不上一位好教师。”这句话层层剖析,总结其性格特点;后两部分侧重从“你的这位老师,精神是否稍稍有点不正常?他独身吗?”展开徐先生多侧面性格特点的探讨。
先肉再骨,这是我对写人散文教学的一点认识。教学,其实先是学做学生。我们的学生对这样的文本谁都能说上很多,但至于判断对否他们并没有过多思考,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对每件事体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是会有误读的。避免他们空中建楼,不知所云,我就必须搭好架子,事例先行,让他们透过鲜活的肉看深处的骨。因此我每讲到一种性格,总是先分析事例,再由学生总结出个性,这样也更让学生易于把握,有的放矢。
多一点,这是课堂教学魅力所在。如果听不听语文课,学生都一样,那一定是课堂出了问题。让学生得的比他们自主学习的多一点,这是教师所不能忽略的。比起《徐先生》,赵越胜所写的《燃灯者》塑造了一位更具风骨的老师周辅成先生,但二人也有相通之处。于是在讲解的最后,我引用了那本书里赵越胜的一段评价其老师的话“邦有道,先生闻鸡起舞;邦无道,先生鹤衣散影”作结,来谈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另类背后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