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异构 异样精彩
2013年12月19日, 地理组青年教师韩进萍、李明霞、姜永华和张雯雯四位教师给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纷呈的同课异构课——《山地的形成》。四位教师赛前积极准备,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异样精彩的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四位教师,都尽情地演绎了“同题异构”的教学魅力,如同姹紫嫣红竞相怒放。四节课各有特色,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生机勃勃,教学丰富多彩,真是同题异构,异样精彩!赛后,四位教师结合自己教学设计的意图和理念、上课的实际情形、评委的点评及互相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对比研讨,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以下是四位教师的教学反思:
《山地的形成》教学反思
地理组 韩进萍
这堂课总体还算比较成功,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课堂设问不够精练,有的提问过于琐碎,需要再精心设计提炼。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法,提问并不仅仅在于解决一个问题,还在于如何解决该问题。巧妙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欲望,还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擦出耀眼的火花,思维得到一次次有效的训练。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一位旅游爱好者拍摄了以下几张照片,请你对照片中的景观作出分析,哪些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哪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2)褶皱是怎样形成的?
(3)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有哪两种基本形态?如何区分它们?
(4)图中甲地的地质构造是?地貌是?乙地的地质构造是?地貌是?
(5)为什么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此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6)如果要在图中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是选择在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设计的意图是:由问题(1)的思考回答,分析出前三张照片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地貌,后三张照片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山地,这样既复习了前一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又导出《山地的形成》新一课;问题(2)(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尤其是问题(3)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种区分背斜向斜的办法,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4))(5)(6)三个问题是结合活动探究的转化,问题(4)旨在区分地质构造和地貌两个概念,问题(5)旨在把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不同结果,问题(6)旨在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课前的问题设计看上去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但到了课堂上由于时间紧张和自己的急躁心理,总是不能给予充分时间给学生思考,有时自己就匆忙帮学生分解问题甚至回答出问题,把“为什么”的思考题变成了“是什么”的填空题,问题十分琐碎,而且追问不多,没有了探究和分析,背离了设计意图。
所以关于问题的设计还需要精心准备提炼,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自己不能急躁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同时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思维的开放性等等。
2、课堂探究不够充分,生生互动环节不多,动手操作的安排较少。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整个课堂要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填鸭式地教学,必须创设情境,积极引导,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全身心投入,从以往的被动转为主动,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活动:
(1)结合课本的活动题区分背斜和向斜,探究选择何处修建地下隧道。
(2)结合已学地质构造和地貌知识,在野外考察判断辨别褶皱山和断块山。
设计的意图是:活动(1)的关于修建隧道的实践活动离我们还是较远的,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自己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活动(2)是给出一系列的山地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辨别褶皱山还是断块山,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生活地理放置于课堂,又把课堂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在课堂实践中,第一个活动由于讨论不够充分,而且一开始没把握住东西方向的具体方位,没着眼于“地下隧道”的修建,不少学生想当然地直接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较疏松不安全把背斜这个正确答案排除了。第二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根本还没来得及开展就下课了。
所以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上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活动探究,多一些师生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这样才会展现真实的内心世界,从不同的角度暴露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活动也应让学生增加动手的机会,比如也可请学生上黑板板图背斜向斜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理解、学会并会学。,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
另外,课堂结构还不够完整,最后总结有些仓促;课时安排略显紧张,课堂节奏稍快,有些难点没能得到深入细致的分析;课堂练习不够,学生演练不到位,效果反馈不是很明显;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等等。这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山地的形成》教学反思
地理组 李明霞
这次赛课指定的内容是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从开始准备到赛课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由于时间仓促,面向非所教年级开课,在备课上课过程中,难免存在困难和不足,现反思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教学过程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国家地理杂志图片作为兴趣导入,野外地质构造照片科学引导,基础概念规律重在自主探究,教师根据教材图片整合讲解,重难点部分合作交流结合动画形象演示,抽象知识辅助真实图片增强感性认识,理论逐步联系实际解决实践问题。我的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因此在备课过程中,看到开课的内容山地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这节内容相对较抽象,需要增加一些辅助性的真实图片让学生更能感性的认识抽象的地理概念,如褶皱、断层、背斜向斜等地质构造,及其产生的不同的地貌形态,我是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图片引入,然后讲解过程中如地形倒置的部分,也用了一张非常典型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照片作为案例。最终较为完整流畅的完成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在教学策略方面,能让课堂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考虑到授课对象是兴趣爱好广泛的高一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较强的期待感,喜欢接受新思想、新感受。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我尽可能抓住他们的年龄特征,从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活动入手,适时补充辅助性的动画和图片,达到对教材相对单调的补充效果,如讲到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和向斜这一部分,我用美国马里兰州I-64公路边,向斜褶皱的核部构成山包这样一张照片,设计了五位同学捡化石判断化石年龄的简单活动,学生对此表现出较强的兴趣,既理解了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信心感和实用性。同时,多角度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多种方案来及时应对。
二、不足之处
1. 问题的设置缺乏精准高效性。
课堂进行过程中,在设计背斜向斜地质构造对地貌形态的影响部分,我用一张地形倒置的照片,目的是想让学生跳出惯性思维,辩证的思考问题,一般情况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而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相反的现象。但是由于这张地形倒置的图片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基础铺垫知识欠缺,能够判断出地形倒置的难度较大,作为教师,没有逐步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出现断层。
问题的设置往往反映出教师备课的深度、广度,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杜绝随意性的简单即问即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一时无法解决,应灵活将问题化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转换设问、或提供思考背景等。问题要有一定的系列性,要将整节课问题系统设计。问题还可以是课前提问(学案),也可以是课后问题,尤其可以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变换问题。总之,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创造学生敢问,敢说,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的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
2. 课堂教学不够体现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在设计问题的抛出之后,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由于我连续几年在高二年级人教,上复习课的惯性教法导致我有急于得出问题答案的想法,以致课堂互动不够,缺乏对学生兴趣的调动,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地质学家,在地质考察中应该如何判断某山地的背斜和向斜呢?”和讨论“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两个地方,我只是用传统的设问回答的方法让学生单独思考,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获取灵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和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
3.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不足以体现教学创新
本节课,我在比较完背斜向斜的区别之后,设置了一个活动“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其中一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也可以用测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区分褶皱山和断块山,由于事先没有遇到这类问题,缺乏应有的教学敏感,思维不够敏捷,以致课上处理的比较仓促模糊,没有深入的剖析这个答案的对错。因此可能会挫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现在想来,这位学生的回答首先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岩层在年龄上的完整性不同,可以作为区别两类山体的一种方法。但是实际的野外考察中这种方法难度大、操作复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这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的赛课,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往往自认为是较为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山地的形成》教学反思
地理组 姜永华
通过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我在分析本节的知识目标,即通过读图、分析,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通过火山爆发的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形态;设计了一堂旨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培养其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以及学生的操作演示法:因为本节教材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对图的理解与分析。因此,采用在学生读图分析、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增加本课的趣味性,有利于课堂教学。
同时,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利于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另外,也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更多的学生有交流、发言的机会,其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深入研读课标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节课的时间容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探讨,最后的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以及整堂课的表现来看,达到了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撰写教学设计方案时课表研读不够充分,则容易造成:一教学内容选择偏离课标要求;二教学难度的确定把握不准;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准确;四课时的计划随意等问题,易出现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充斥着课堂,体现不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本节课,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如果只看教材,似乎什么都可以讲。研读了课标,我更加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着重运用内外力原理去分析地形成因的思维方法的学习,而不在于具体某个山地怎样,所选例子仅仅是个案例,要透过这个案例看到它背后规律性、原理性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需要的。
二、认真确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准确,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定好知识目标,二是要写好能力目标,三是要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确定得好,教学方向就不会迷失,才能通过一节又一节这样的课达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本节为例,若对其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是使学生能够:一、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二、以山地为例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三、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追溯原因—解决问题—形成认识(知识与方法);四、将所得知识、方法应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五、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乐于学习与探究地理问题。这样的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在教学时就会心中有数,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以目标为导向,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层层递进,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并注重整体宏观框架的建构。
三、把握教学理念
本堂课,我努力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把学生看成是主体,那就会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定教。以本课为例,如果不从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出发,只是按着课本来讲,必然炒冷饭。学生不爱听,老师也教得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选择了问题导向,案例分析加模拟演示分析的方法。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既有图片欣赏,也有视频观看;既有问题个人思考,也有同学间面对面的演示与互相讨论,质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所看不到的。这当然需要在平时多练习运用,因为如果学生一旦习惯了灌输的学习方式,而突然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反倒不习惯、不适应。以本课为例,本地区学生自小学到中学,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及个人自学、自问、自答的学习模式,毫无小组合作的意识。所以,不仅教师要带头践行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只有学生人人都争做小组合作学习的促进者时,这一学习方式的作用与意义才得以真正的体现,从而避免出现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热”、学习“冷”的现象发生。
四、重视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要落实,教学目标要实现,需要通过教学流程才得以现实。教学流程如设计不好,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及其质量。以本课为例,我把整个教学流程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山地的形成原因,反推其背后的原理与规律;二是迁移与运用,抛出几个问题,步步设问,牵引学生不断去思考、去解决;三是练习巩固,通过练习训练,学生不仅可调用已有知识,起来强化、复习与巩固的目的。这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间都有必要的过渡,这样就保证了流程的流畅及过渡的自然。当然,本节仍然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小组互助合作讨论学习的意识,这是今后应该继续反思提高的地方。
《山地的形成》教学反思
地理组 张雯雯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等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锻炼,从而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学反思,并将其提高到教学行为中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方式,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了“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应该做好教学反思。本文以自己讲授的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为例,从教材的创造性应用方面、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方面、教学的“败笔”之处等方面谈一下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本节课的反思,希望能够起到提升自己理论水平、发展自我素养、完善教学艺术的作用。
一、教材的创造性应用反思
教材,历来是课程之本。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本节讲授的是三种山地的形成,以褶皱山的形成为例,教材编排的顺序是褶皱的形成,褶皱山的成因,三个活动题目来巩固知识。但是教材中呈现的有些图片有些过于抽象,比如教材P74活动2,“甲处成为山岭,乙处成为谷地的原因”,如果在授课中能够展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直观图片,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中笔者用了图1和图2来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思
新课程把“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作为基本理念提了出来,课堂教学应该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在本节课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比如,对褶皱的形成这一内容,让每个学生都用身边的材料(比如书本等)演示褶皱的形成,并简单画出褶皱的示意图。学生完成了这一探究式活动后,对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的基本形式等内容就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帮助学生解答学习困惑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把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的方法在课后利用教学反思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贵重的财富—教学经验。本节课出现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比如课本P74活动第三题“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本人在讲课之前,查阅了大量的教学参考书,期待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一篇论文中找到了突破方法,并上网查阅找到了一幅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生们制造的 “巨型”纸桥图(图3),展示了这幅图片以后,学生很容易就想到背斜构造里修隧道不易塌方,安全性、稳定性好。
四、教学的“败笔”之处
课堂教学复杂多变,难以准确无误的预设,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失误之处。作为一名工作年限不长的年轻教师,更应该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应该吸取的教训。同时应该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为起到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本人尝试采用了问题导入的方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同学们喜欢山还是喜欢水?接着呈现一些著名山地的图片导出本节课的课题。但是为了缓解自己上课时的紧张,又无端问学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含义,还煞有介事的请了好几位同学来回答,既浪费了时间,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深究这一“败笔”的原因,还是备课不充分,对本节要讲授的主要内容缺乏总体的认识,从而导致了这一缺乏教学意义的所谓“提问”。
山地的形成这一节的内容一般是分为两个课时来讲授,第一课时讲解褶皱山、断块山,第二课时讲解火山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在本节课上,由于在讲授的过程中速度偏慢,再加上前面所述时间的浪费严重,所以到本节课的结束,只讲授了褶皱山的成因。高中地理课时紧、任务重,如果每次都这样拖沓,势必造成教学效果的低下。所以,今后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时间观念,严格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