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发展知识的任务,也承担着进行德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养的任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在各科教学中落实,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德育总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总是渗透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轻慢,有时甚至被忽视,因而,难度更大。正因为此,各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尤其要引起格外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现状分析
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以来,各科教学十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且通过各种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结合起来,体现出课程的功能,促进了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实践中,大家还努力从学科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采用了各种方式方法,探索了不少鲜活的经验。总之,各科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各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立德树人的意识比较淡薄。从总体上看,与知识教学相比较,思想品德教育仍处在失衡、失重的状态。比较普遍、突出的现象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考试轻思想品德的考查,重分数的多与少,轻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各科教学还没有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显然,这影响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究其原因,固然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更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有关。应试教育忽略、排斥思想品德的培育,它是最不道德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必须坚定地改革以应试、升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制度和方法,解除教师的担忧和纠结,让他们大胆地在知识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其二,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育人的能力不强。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中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学科的独特性并不否定与排斥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共同的任务。相反,对我们的挑战恰恰是如何根据学科的独特性,探索、寻求立德树人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果各学科都能明晰自己的独特任务、视角和方式,就会在课程改革中全面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其实,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问题是如何在课程开发、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利用以及考试评价中加以落实,同时也应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加以完善。比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都十分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体验,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事实上,与中小学生生活的结合,尊重他们的经验,选用与他们生活关联紧密的材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如何对生活素材进行 提炼,如何在生活中凸显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 育,教材呈现方式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以及思维的含量,等等。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又如,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无疑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但是语言文字是离不开思想和道德的,应当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独当之任中,不能让独当之任成为“孤独之任”。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以载道任务完整、准确地把握必须继续引起极大的关注,这些既关涉到意识,也关涉到能力加强问题。
其三,各学科立德树人任务缺少整体性的建构和制度保证。尽管各学科从不同的角 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德育,但是绝不意味着各自为战。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课程的整体性必然要求各学科的德育也应有整体性的思考和建构,而各自为战必然造成学科 之间的德育力量的分散、德育内容的重复和缺失,也会造成育人功能的脱节和分割。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课程标准在修订中,已从综合的角度注重了各学科间的衔接和统整,但仍然还有不少有待完善和加强的地方。因此,各学科的统筹,增强综合育人的功能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继续增强育人意识,也需要制度的保证,还需要从课程标准与教学过程的统整上继续努力。
学科统筹中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如上所述,学科统筹要有制度、方法、技术保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确立核心理念和明晰基本要义。核心理念的确立,可以让我们有更高立意的追求和引领;基本要义的明晰,可以让我们有共同规则的遵循以及在基本要义下有更丰富的创造。这样,统筹就有了方向,有了核心。教育是一个以道德方式传授最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其基本要义不只是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还在于用道德方式。舍弃道德方式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良好的教育。教育总是伴随着价值,价值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舍弃价值教育,教育也会丢失理想。教育的价值、价值教育是必须引起大家足够关注的问题。因此,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这已成为一个无须争论的共识。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我们应当形成以下一些核心理念,并以这些核心理念来推动并保证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落实。
核心理念之一:所有的课堂都应当是道德课堂。所谓道德课堂绝不是指德育课程的课堂,而是包含以下意思:首先,所有课堂都必须以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为最高目的。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切要聚焦在教学目标上。爱因斯坦曾用“完善的方法和混乱的目标”来刻画所处的时代。的确,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使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正确的和什么是可取的等问题变得如此“混乱”。这种状况无疑也会进入课堂,使教学产生一些困惑。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目标落实在教学目标中,使之清晰起来、坚定起来,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紧迫。其次,道德课堂要创造各种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澄清。道德判断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中发现道德意义,价值澄清则是要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现象中自主选取正确价值,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分析各种现象,进而去追求美好、追求崇高、追求理想。因此,道德课堂引导学生过一种道德生活,让道德意义在课堂里流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里开始萌芽。可见,道德课堂是超越学科的,是所有学科教学、所有课堂共有的追求和共同的特征。倘若如此,教学中立德树人任务的统筹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核心理念之二:所有教师都应当是道德教师。与道德课堂一样,道德教师是超越学科的。其含义之一是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崇高的师德。“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当以师德为先,在教育教学中,对教育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拥有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对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一些先进、模范教师把师德概括为有爱心——爱所有学生,让爱走在教育的前头,让爱成为教育的力量和教育的方式;有童心——成为长大的儿童,贴近儿童的心灵,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的真实需要,真切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脉搏,以爱心触及童心,让儿童创造之心飞扬;有平等心——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儿童,特别关爱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相信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进步;有平常心——把握教育规律,同时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能把握儿童发展的节律,让每一个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自主发展。道德教师才可能自觉地去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二是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去展开教育教学。道德的方式是尊重学生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道德的方式是吸引人的方式,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发展;道德的方式还是文化的方式,让学生浸润在文化中,陶冶情操,培育健康心灵,从多元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文化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不可忽略的是,道德的方式并不排斥严格的要求、必要的批评,恰恰是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让学生有明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澄清。道德方式必然使各学科教学更具道德感和道德意蕴。三是从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本质上说,学科教学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加强学科的育人功能,不是渗透而应是开发,开发体现了自主性。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不应是附加式的渗透,而应是深度的开发,是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的自然融合。当教师都成为道德教师的时候,学科德育的加强及其统筹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核心理念之三: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教学的本质,应当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样,思想品德教育也应是学生的道德学习。所以,所有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应当走向学生的道德学习。道德学习具有自主性。道德学习从教师的讲授、被动的接受转向自主的学习、探究。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逐渐成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体。道德学习具有实践性。学生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状态置于实践活动中,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将道德情感真实自然地渗透、融合在道德实践中,克服了认知与行动的脱节。道德学习具有探究性。道德学习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生活、社会、自然、世界进行探究,在探究中澄清价值,在判断中选择。道德学习具有体验性。道德学习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在亲身体验中,对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切身的感受和感悟,这种感受是真切的,感悟是比较深刻的。当教师将自己所任教学科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的时候,思想品德教育就会逐步摆脱灌输、告诉,而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育人目标就会得以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就会落实其中。 (责任编辑施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