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刘俊虎
2013年12月19日,我在高二4班开了一节学修课,内容是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下面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感悟、存在的不足反思如下:
一、教学理念:以生为本,从学生的知识积淀和理解能力出发,安排讲练。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气氛比较紧凑,效率的提升直接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自己一桶水,第二阶段给学生一碗水。
第一阶段给自己一桶水即教师知识储备阶段。
所谓一桶水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一节好的历史课离不开老师个人专业知识的储备和专业素养的修炼。所以,在设计本课之前,我首先要做的不是想怎么去备课,而是用了一个星期去阅读与本课相关的史书,比如:《资治通鉴》、《魏书》等,查阅百度百科关于北魏与鲜卑族的历史等等。
这个阶段让我更进一步厚实了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丰富了我对民族融合方式的认识: 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没有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等;丰盈了北魏孝文帝改革阶段的了解: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第二阶段:汉化。而课文主要介绍的是汉化阶段的改革对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等等。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知识储备,为下一步教案设计的知识搭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北魏之前五胡内迁开始,北方各民族长期密切交往,各民族交融在一起,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即位后继续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民族融合史上的一个亮点,为后世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现在看来,这个阶段是完全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提升我的专业素养而且增强了我在课堂上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的信心。
第二阶段给学生一碗水即教案设计从学生体验的角度,抓住核心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本课我采用讲述式的模式,将这堂课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情境导入:以本课的改革的大环境为切入点,以对魏晋南北朝大格局演变的介绍为线索导入新课。
第二层为基础知识落实阶段,这一阶段是要让课堂“实”起来。真正做到“活而实”,就是基础知识掌握很实,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因素。期间,关于北方统一的意义为重点,拓跋珪时代的汉化也需要强调,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是有渊源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为适应新环境落后文明向先进文明过渡的必然性。
在此基础上,我通过选取材料解析和重点概念释义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改革的必然性做出判断,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北魏不完善的制度下阶级矛盾的尖锐性,落后的民族政策所造成的民族矛盾的激烈。从而真正认识到“改革迫在眉睫”。
对改革两大主角的介绍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两位统治者的倾慕并学习汉族汉化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后来北魏封建汉化改革出现的可能性。
第三层为知识的归类和整理阶段,原本计划的学生整理因为时间的原因只能自己完成。按改革的有利因素,必然性,可能性三方面梳理出本课的知识结构,以作小结。
三、教学感悟
通过这次的比赛,更坚定了新课程改革的信念,不能死教书,教死书。要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理解改革在国家发展中出现的必然性。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学案上的历史材料信息量有点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观点稍显困难,所以材料要用但不能太多。
2、学案的设计虽突破了导学案模式,但还需优化和创新。
3、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等方面,没能充分挖掘和体现,因此,在抓住本课核心内容的同时也要巧设计,从而突出历史课的本色,上有历史味的课。
4、在教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不够精炼等。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发挥长处,补上不足。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课堂中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