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赛教学反思(三)

文 / 吕劲蓓 责编 / 吕劲蓓 2014-01-20 点击 10379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反思

历史组 杨婧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作为本单元开篇第一课,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转折点,又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因此本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着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辨证思维能力,能较为全面地看待问题,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分层训练、巩固提高。

首先是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提前下发学案,学生根据学案做好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其次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是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我将教材整合为四部分: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过程、主要对抗形式和两极格局的影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通过合作探究来突破重难点。设计意图: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设计上,对本课教材内容进行了主次区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形成知识脉络。“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靠主动的探究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之中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采用史料论证的方法,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构建平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由于本课内容在初中已有所涉及,对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掌握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德国的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具体史实问题不大,但根据这些史实来分析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对于一个阅历有限的高中学生来说,要他把握当代国际关系的动态和总体,那是有难度的,所以将这两个问题确定为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实例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课的课堂设计,紧扣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几个最关键的问题展开教学,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直观地展现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学生学情及教学实际出发,遵循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确立了三种教学方法:

问题学习法——根据课标要求,确定三个探究题来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即:(1)为什么会形成两极世界格局;(2)“冷战”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3)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分析法——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一系列图片和材料,并作适当的分析,强化对史实的掌握和历史结论的认识。

讨论学习法——围绕学习目标,同学们可以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教学材料,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掌握具体的史实和结论。

在本课内容讲完后的结束语设计上,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主线,将历史与现实拉近,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主流。

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传统教学的惯性,部分学生参与度远远不够;第二是我并没有真正做到摆脱主控课堂的行为,教学仍是在我事先设计好的模式框架中进行;三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在课上尚无法清晰地判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