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赛教学反思(四)

文 / 吕劲蓓 责编 / 吕劲蓓 2014-01-20 点击 10448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反思

历史组   袁顺

 

2013年12月19日,我参加了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首届课堂教学大赛(同题异构)历史组的比赛,我上的课题是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时代上看,北魏处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介于秦汉和隋唐这两个统一时期之间的中间时期,即合久必分的分裂动乱阶段,但分久必合的统一融合趋势也已比较明显,各民族在争执交锋中有新的交流融合,历史将重新由分裂走向大一统,即为将到来的隋唐鼎盛打下基础。本单元所包含的内容即南北朝时期北朝中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进行的一场有着深远意义的改革。此改革由于主旨是向中原汉族学习,全面实行汉化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深远影响,对于今天强调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单元包含了改革的背景、具体内容和改革的历史影响三个部分,课程内容井然有序,线索清晰。怎样才能使这节课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呢?这是我上课前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力求在这两个转变上有一定的体现和反映。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

一、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景,使学生直观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等。比如,通过PPT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线索图,使学生对北魏所处的历史阶段一目了然。通过制作表格让学生掌握孝文帝改革前期的主要内容。这样就使学生可以具备相应的一些历史空间概念,减轻学生学习思维上的混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在备课中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充分挖掘教材,补充了一些必要的史料。运用历史材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进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把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教师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比如: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它的了解很少,我就引用《魏书·序记》中的一段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论从史出,了解鲜卑族的民族特点。同时可以增强史实的真实感、可信感,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关于北孝文帝改革的一些背景,学生不容易理解,我补充了四段历史材料,分别补充介绍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严重,以及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一些情况简介。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孝文帝改革深入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材料,多用启发式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教学中,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参与的方法,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而言,让学生领会“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是改革的前提性,“社会改革迫在眉睫”是改革的必要性,“冯太后和孝文帝”是改革的可能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

上完本节课后,感觉学生课堂气氛较活跃,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还不够丰富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发挥长处,补上不足,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在课堂上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