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课堂教学困境让学生自由翱翔

文 / 屠桂芳 责编 / 屠桂芳 2014-01-26 点击 3331

突破课堂教学困境让学生自由翱翔

www.jyb.cn 2013年12月28日 作者:康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泽州一中的课改,从改课开始。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多年,但具体到一所学校,改变课堂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2009年5月3日,泽州一中从课堂入手,拉开了课改的帷幕。与别的学校在旧有课堂框架上的修修补补不同,校长李海勇的思路很明确,调整、补充、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彻底改变传统课堂,必须从结构上改课。

  教室里黑板多了起来,每个教室四周的墙壁安装了9块两米长的黑板,教室的名字更名为“学室”;教室里课桌的形式变了,6张桌子两两相对,放在一起,6人组成一个“学簇”(即小组);教师不再写教案,改为研制“学道”;学生不再写课后作业,改为课前在学道的引导下完成自学任务,做好课堂展示准备;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课堂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而是学簇团队展示的课堂。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学习是他们的天性。课堂必须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发展和主动学习为着眼点,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先学后教是基本的课堂教学流程。”李海勇这样解释泽州一中“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背后的理念。

  重建课堂模式

  在泽州一中人看来,“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又叫“一三七”模式。

  “一”就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问题及问题解决为一条主线。其主要载体是学道,学道是课堂的生命线,学与导都聚焦于学道,学和导同行,聚焦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特指自主学习课、交流展示课、演练反思课三种课型。特点是自主式、螺旋式、大课堂。所谓自主式是指在学道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知识,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然后带着问题和自学成果上课、进行展示。螺旋式即一节课的结束即是下一节课的开始,每节课的最后2分钟,教师要将新学道下发到学生手中,指导学生如何紧密结合课本进行自学,开启下节课,进入螺旋发展状态。大课堂即每节课除了有配套自习外,包括了课前、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的集合,汇集了各种学习资源,能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七”是七个教学环节:学道导学—自主学习—学道点评—学簇展示—学室展示—小结检测—评价反馈。

  支撑起泽州一中“一三七”课堂模式的三大关键词不得不提,就是学道,学簇,学修。

  学道类似导学案或学案,但又不同于学案,它是知识问题化的载体,是教学内容整体化的平台,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入口。它是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起点,为学生自主和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而设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行动路线图。

  学簇类似学习小组,但与学习小组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它不仅具有学习的组织功能,还具有行政的功能和科研的功能等。其由6个学生组成的,是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最高效的管理“细胞”,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共同体。

  学修即通常意义上的教师培训。泽州一中除每周对师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10多次外,还经常引进专家的培训,或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等,通过不同的培训学习,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

  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新课改推进中的教育学概念,甚至传统的教学概念也被一一打破。将原来“教”字打头的名称改为冠以“学”字打头,如学务处、学导处、学研处、学源处、学勤处、学统处等,教室更名为学室,教师更名为学师,甚至课代表也被改为了学科代言人,等等。

  这些在别人看来“瞎折腾”的行为,在李海勇看来,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指向只有一个: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重建课堂模式的个中甘苦,教师们的体会尤其深刻。

  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编制学道。学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命线,无论怎样的课型都离不开学道,学道的质量关系着课改的质量,但如何编制出符合学情、适合需要的学道?

  高二生物教师郝晶晶就经历了学道从1.0版本不断升级到3.0版本的全过程。“2009年我们编写的1.0学道,‘问题’意识不够清晰,多以填空、选择题目呈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培养没有什么影响。”这样的学道发下去,自然遭到了学生的“抵制”,于是有了后来的升级版学道,但就是2.0版本学道也被学校很快放弃,因为“虽然注重了问题引领,但都是一些低水平的问答题”。

  正是在这样不断推倒重来的过程中,有了编制学道的六大原则:一是课时化原则,即做到一课时一学道。二是具体化原则,即要具备指向性、操作性、标准性,因为学习目标是学道的灵魂。三是问题化原则,即把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和能力点。四是参与化,即在学道设计编制过程中充分创设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发人人参与的热情、激发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五是方法化原则,即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甚至“授人以欲”。六是层次化原则,即编写学道要有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如今的郝晶晶,再不是当年只会把课本上的习题转移到学道上的新手教师,真正在编制学道的过程中读懂了教材,读懂了学生。

  有了学道,才有学道导学、自主学习、学道点评、学簇展示、学室展示、小结检测、评价反馈7个环节的陆续展开。

  在泽州一中,课是倒着上的,每节课最后两分钟,教师会迅速收起旧学道并下发新学道,“点火”启动下一节课,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指出学道重点思考问题和完成要求等。这就是学道导学。

  课前、课后、自习:学生自主学习,这是第二个环节。

  课前5分钟及课上1分钟:学校出台候课制度。课前5分钟,校园会有提示广播响起,教师到学室开始组织学道点评,延伸至上课后1分钟。这是第三个环节学道点评。

  接下来,在学道点评后的29分钟内:教师先是组织学簇展示,在学簇展示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分配学室展示任务或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室展示,在学室展示时,学生在质疑对抗中,深入理解、运用、巩固知识。教师在组织学簇展示和学室展示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情况、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等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穿插、阶段或整体评价。在这一时间段,课堂的第四环节学簇展示、第五环节学室展示、第六环节评价反馈便完成了。

  课堂30—35分钟内:教师集中对难点疑点进行精要的释疑,并对整节课进行小结,提纲挈领,由分到总。

  从这7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中可以看出,在泽州一中,教师只在某几个步骤中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课堂真正的“主角”是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前上课就是自己一个人讲,以为学生明白了,其实后来拿到考试卷子才明白,学生没有明白,师生想法协调不到一块儿,所以教师角度代替不了学生角度。”高二年级化学教师李玏1996年来校,一度对学校的课改有抵触情绪,现在却是坚决的拥护者。

  “学生角度”、“学生意识”正是泽州一中课堂的最大特色。

  传统课堂的时间和流程是:教师讲→学生练→学生问,“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对课堂时间作了调整,每节课最后2分钟,教师“点火”启动下一节课,学生利用课前、课后、配套自习依据学道完成自学,这样时间一调整,新课堂的流程就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展示学习→教师解疑”。

  小小的时间变革,达成了学前置、导前置、问题前置、解决问题前置的目的。学生先学,教师辅之以导,经过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实现了学生个人学习问题前置,每节课学生都是带着思考的问题走进课堂的,这样先找“的”,再放“矢”,学生上课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得到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痼疾得到有效遏制,角色变为学习的评价、引导和合作者。学生互相检查学道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传统学习方式变为合作、讨论、探究、展示、质疑、交流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教亦学,学亦教,教为学,学为教;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

  “以前,一节课要我自己讲,用不了30分钟就能解决问题;现在50分钟都下不了课,学生的问题太多了,千奇百怪,想都想不到。”看似对学生埋怨,实则是李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欣赏。

  “课堂教学必须是互动的课堂,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实践和交流中。要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李玏说。

  为了调动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赵卫中在自己的课堂上提出了“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的地方”、“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给你一份惊喜”、“展示的机会和生命中的机遇一样,抓在手中当仁不让方能成功”、“合作!合作!合作!没有输家,只有共赢”、“让激情燃烧成为我们的学习状态,让精彩展示成为我们的学习方式,让纠错反思成为我们的思维习惯”。

  这样的激励性的横幅和标语刺激着每个学生的眼球和神经。每个学簇所分配的小黑板顶部由学生每天更换着不同的内容,不仅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更是学簇精神和风貌的展示。

  如今,再去看学生学习的场所,每一个班级的外墙上都设有班级展示台和一块小黑板。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有班级目标,学师长寄语等内容。小黑板用于各种活动的班级宣传,也是一个班级的代言牌。走进教室,学生分为9个学簇,每个学簇6—8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聚拢在小黑板前,进行学簇展示,进而围绕一节课重难点进行学室展示,展示过程中,学生质疑、对抗,教师点拨评价,人人都参与到了“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学习中来。

  这样的课堂,“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改变的是学习状态。正如高一年级学生陈鑫英所说:“心态好了,才有好成绩。”

  在创新模式中发展

  改革没有停止,2012年,泽州一中的课堂再次创新。

  “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正如其名字一样,是不断螺旋向上发展的。

  “放大了学生的展示,课时不够了怎么办”、“一堂课7个环节,教师稍有不慎,就不能完成”……

  虽然,李海勇不断提出,课堂40分钟,有些环节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时间框框,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作出一些调整和处理,关键是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和高效。但面对高密度、大容量的课堂节奏,一些年轻教师显然难以适应。

  如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李海勇动起了“大单元教学”的脑筋,这是基于整体化学习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即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学习。

  “这就像修理自行车,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才能拆了再装。如果只给一个零件筐,修理者根本不知道从何修起。”李海勇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他看来,学习必须是一个“整体—碎片—整体”的过程,而教师的作用就是,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让每一个学生知道每个零件的作用。“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知道学习的目标,而不是最后才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使课堂内容无重复,教学环节更紧凑,课堂内容达到高效。”李海勇说。

  经过不断研究,“大单元教学”课堂模式确定了。新的模式已经突破了之前的自主学习课、交流展示课、演练反思课3种课形,采用思维导图、研读文本、问题探究、拓展提升、测评反思等五种课型。

  以思维导图课型为例,就是为曾经的学生自主学习定标,即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将本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大致了解完整的单元内容,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进行实施。这就是“先见森林”的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非常管用,我不再像以前就是死记那些零碎的东西,而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我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翟路杭充满自信。

  加入了“大单元教学”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也让教师尝到了甜头。

  “以前觉得思维导图就是负担,现在我们越来越觉得它非常管用。”郝晶晶坦言,自己也在领着学生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有了知识的整体观。

  改革依然在继续,“组组通”、“走班制”,泽州一中的课改之路不是完结时,而是进行时。

  “课改首先解决的是学生厌学的问题。‘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最大的亮点,一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二是减少了厌学情绪,当学生在展示中角色转变为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者时,自己的观点受到关注,能力得到肯定,心理得到慰藉,因此,看得更仔细了,听得更专注了,练得更认真了,想得更深入了。三是学生会学了。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课堂充满争辩的火热气氛,发言逐渐变得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这样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与同学、老师一起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变得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摸索知识规律,进而促进了学习的有效、高效。”教师张前亮如此总结。

  而在李海勇的想象中,课堂还应更彻底地解放学生,解放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行为的自主和自由。因为“传统的课堂是现在做着过去的事情,现代的课堂是现在做着未来的事情”。(记者 康丽) 

  学生感言

真心感谢课改

  1114班 3簇 李丑丑

  2011年,我进入泽州一中,说心里话,刚开始时,我很怀疑自己能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学习氛围,但是当我真正开始了在这里的学习生活时,我的疑虑就完全被打消了。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又都是学生,没有老师与学生的界限,师生呈现出一起学习的氛围。“组”变“簇”了,“教室”变“学室”了,这一切的变化既让我感到新奇又让我激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努力,有一种家人之间彼此关心帮助的感觉。无论是在进行“簇展”还是进行“室展”时,我们都能够集中注意力,将目光集中在展示的同学身上。

  在学校,学习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课本上的知识”和应试教育,而是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对于课改,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感受着它的魅力。

  3年的时光,感觉没有虚度。我从刚开始怯懦的学生变成了如今可以积极展示的学生。我相信在这3年的锻炼中,我已经具备了可以在社会上行走的资本。在课改的春风中,我将茁壮成长。

  现如今,在即将高考的时候,我越来越感受到课改的重要性。在经历3年的锻炼后,我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面对高考,心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了,而且传说中的黑色高三,也因为课改而变得有滋有味、色彩斑斓。真心感谢课改!

   导学引领自信之帆

  1110班 6簇 张利苹

  2011年9月,当我第一次踏入泽州一中的校门时,新课程改革的浓浓春意、创新教育的缕缕阳光,一齐映入我的视野。这时我深深认识到这里充溢着自由、开放与包容,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始了。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比如导学,顾名思义,导学是对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那么,作为一个导学员,首先需要了解课堂流程——学道点评、簇展、室展、小结检测、课堂点评、学道导学。其次,导学员要明白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前做好预习的工作。最后,导学员还要有一定的能力,比如自信、勇敢、语言流畅、声音洪亮。只有拥有了这些能力,才能主持好整个课堂,真正帮同学们利用好每一分钟。

  我想,当我踏出泽州一中校门时,我是自信的。面对众人的目光,自信地发言;面对同学的注目,自信地展示;面对老师的信任,自信地导学。这便是课改中的我——沐课改之风,乘自信之帆。

我的地盘我做主

  1209班 5簇 苏懿之

  在泽州一中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间了,我慢慢熟悉了这种上课的方式,展示自我成为课堂的一种主流,在这里我的个性得到解放,每次展示都会让我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是在磨难中被一次次击倒,然后沉沦为那浩瀚宇宙中的一粒细沙;还是自我觉醒,不怕挫折一步步迈向成功,变成那浴火的凤凰?在我看来,克服困难勇敢向前,这才是成功成才之道。

  在我们的班级中,如果谁出现知识上的漏洞或者欠缺,在展示时很快就会表现出来,同学们会对你讲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这样就能把自己在知识上的缺陷很快放大,促使自己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对自己的学习有极大帮助。而且展示也能锻炼自己的自信,让自己越来越放得开,语言的组织能力就会在这时得到提升,对自己将来进入社会也大有裨益。

  学校对展示、质疑、学道应用、评价都会有所奖励,激起了大家对这四项任务的热情,不只是为了奖励,更是为了那份荣誉,我发现,同学们在这里都渐渐地增长了自信,争着展示自己。

  有些人不喜欢展示,是他们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宁愿做默默的“幕后人”,其实对人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学会展示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