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

文 / 屠桂芳 责编 / 屠桂芳 2014-02-10 点击 3525

       导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听课、评课必须以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为依据,这也是要求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原则。此文在这方面总结的很好,四个维度、20个视角,涉及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和课堂文化,很全面,值得每一位教师品味阅读,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第一个维度是----学生学习

 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观察:

 1.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2.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如:记笔记、查阅、回应等。

 3.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参与提问、答题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4.自主: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如: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5.达成: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如: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等,有多少人达成?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第二个维度:教师教学

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观察:

1.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2.呈示: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如:从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进行观察?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动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3.对话: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4.指导: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效?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5.机智: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如: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如: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等。

三、第三个维度:课程性质

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观察:

1.目标: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目标是根据什么预设的?如:课程标准、学生、教材等。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2.内容:教材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合理?如:增、删、合、立、换等。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实施:预设哪些方法?与学习目标适合度?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4.评价: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

5.资源:预设了哪些资源?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生成了哪些资源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四、第四个维度:课堂文化

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观察:

1.思考: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如: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等。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2.民主:课堂话语是怎么样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师生行为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3.创新: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4.关爱: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特殊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课堂话语、行为如何?

5.特质: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如: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等。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