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13日,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第十次实验工作会议在南京十三中隆重举行。
此项由原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校长发起的教育研究与行动的民间项目,在近几年来国内学校联盟中影响力巨大。《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主编、北京新学校研究院的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位校长参会。
“新学校行动研究”就是要推动参加实验的优质学校走向理想学校。用两句话可以阐明。第一句话,“把你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我们每一个校长,每一个学校的实践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你的优势、你的问题、你的困惑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第二句话,“把研究成果转化成我们的行动”。我们不搞坐而论道,我们要站起来立即行动。我们聚在一起的宗旨是实现“共享”,所以各实验学校能够尽量多地提供最新成果。提交成果材料的学校,才能够分享其他学校的成果。出席会议并作演讲的,必须是校长;其他人员仅能与会,不做演讲安排。
“新学校”的愿景:“新学校行动研究”通过对参与者所在学校及相关实验学校的测量、透视、诊断、追踪和对比,分析、研究、解决学校中课程、学生、制度、文化、教师和校长中存在的问题,提取理想学校的基因,破解理想学校的密码,构建理想学校的模型。在这个愿景的表达中,量化的概念比较多,我们的目的就是将它做得实在一点,分析透彻一点,诊断明确一点。
“新学校”的使命:寻找学科教学规律,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搭建师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舞台,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培养学生喜欢、敬佩的老师,把学校办成幸福的乐园;构建互动的领导和管理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塑造积极、简单的学校文化。
“新学校”的产品:核心产品:理想学校和教育家;主导产品:行动方案、操作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案;副产品:《新学校》丛刊、“新学校行动在线”网站。
为了追寻理想中的“新学校”,各个学校,从自己的“痛”处出发,寻找和借鉴各种研究工具,从课程的层面推进学校整体的变革,坚持成果分享和集体行动,“新学校研究”创新了校长成长与学校发展的舞台,深化了我们的教育实践,哺育我们的教育情怀。
玄武区教育局李玉鹏局长对新学校研究第十届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校长、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李局长介绍了玄武区教育的成果及玄武教育愿景是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标志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到2015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提前5年完成《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发展目标。李局长介绍了十三中作为玄武区和南京市的窗口学校,是深受老百姓信赖的优质品牌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质量推进、校本科研、学生个性发展、群体工作等方面呈现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各位会议代表将在十三中校园里感受办学的氛围和成果。李局长认为600多位校长齐聚南京,共享新学校研究成果,体现着一种信仰和情怀,是教育实践的深化,是精神文化的奇迹。这对于玄武教育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和借鉴的极好机会,今后要动员更多的学校加入实验的行列当中,以新学校研究作为具体的路径来促进玄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促进教育理想的实现。
会议中,屠桂芳校长向与会代表致意,并作了《精心打造卓越教育的校本名片》的主题发言。内容包含学校精神文化、校本研修、课程基地及个性学生培养,用十多个案例解读了十三中用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用激情打造有生命的教育,用课程打造有智慧的教育,用爱心打造有情义的教育,用管理打造精致化的教育,用特色打造品牌化的教育 ……在教育面临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发展期待之中,屠校长表达了十三中要以理性抓住“历史机会”,以智慧破解“现实问题”,精心打造卓越教育的校本名片。在适应社会转型、教育自觉转轨、学校主动转变的道路上,再创学校发展新优势,追寻教育发展“不一样的精彩”。
会议中,北京新学校研究院专家代表就“公民素养教育课程的研发及实践”表达了对当代学生素养的担忧,提出公民教育的三个标准,即理性、个性和德性。接着是实验学校交流环节,河北张家口第五中学陈静的发言主题是“走出青春的困惑”。茶歇时间,会议代表参观了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二十位知名校长作了分享演说。“走出青春的困惑”“追寻理想中的教育”“经历课程”“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等二十多个精彩汇报赢得与会代表阵阵掌声。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参观了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园,盛赞十三中校园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最后是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作了关于新学校建设的专题报告,掀起大会高潮。李希贵校长以走向个别化为题,介绍了十一学校在学生成长上以“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为愿景的教育实践。针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谁为多样化的课程负责?——首席教师负责制;如何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诊断式考试、考教分离与团队评价;如何保证后进学生的成长?——援助课程; 如何进一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课程完善。
一是课程完善。进一步明确每一个课程的定位,充分认识其课程价值,不随意更改,不随波逐流。
二是课堂改进。认真研究24人以下教学班的课堂教学规律,实现课堂教学个别化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不仅在“最近发展区”,还要找到孩子最敏感的学习任务。
三是自主空间。构建每一位学生为自己负责的教育机制,发现学生可以伟大的地方并让其走在通向伟大的道路上。
四是活动策划。最大限度减少学校、年级、教学班及各种团体的统一活动,研究常规工作个别化实施的操作办法。数字驱动让课程更适合每一位学生,教学诊断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会议由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副主任时晓玲、李振村、高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