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要去“全”存“特”

文 / 高学林 责编 / 未知 2014-05-15 点击 10063

公开课要去“全”存“特”

  有些公开课比较强调一定的模式,讲究备课设计的全力、讲授内容的全面、教学环节的全程、运用手段的全能,好像不“全”的课就不标准。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课,课中一名学生提了一个“怪”问题,教师为了帮这名学生解决问题花费了时间,到下课铃响时,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完成(讲课前,教案已交给评委),结果被评委扣了分。公开课要求的“全”,往往阻滞课堂教学特性的生成,要求“全”的公开课并不能体现公开课的本质特点,公开课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要允许“百花齐放”,让教师带着各自实际问题去研究。

  我们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一般不要搞大而全的“标准课”的研究,要提倡带着新问题、带着难问题去上公开课,以引起大家的思考,以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公开课更实在、更有特色。公开课对听课者来说是特殊的课,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常态课,不要以公开课严肃、规矩的课堂造成学生的紧张。我们说,课堂教学要有“三声”,即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学生在有特色的、放松的、活跃的课堂上学习会更有收获。其实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并不强求“全”,一节课能够解决一两个问题,特别是能够解决一个新发现的问题,这就很有效率了。我们开展公开课教学研究,一定不要求“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新的探索,这样的课才有特别的研究价值。



Baidu
map